第62章 第6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沈珍珠自去门外玩耍,潘氏那句写字打算盘不顶吃喝让沐氏有些不高兴。她女儿就会写字打算盘,但这两样本事就是能顶吃喝。

    沈复年给了沐氏一个安抚的眼神,沐氏没有接潘氏的话,只管跟孟氏说闲话。

    门外头,沈珍珠看着沈宝珠,“妹妹,才刚是我鲁莽了,你别生气。”

    沈宝珠笑得有些勉强,若说是四文钱或者六文钱,还能推说是装错了,只有一文钱在里头,谁也不信是错了。

    王氏这事儿办得不体面,沈宝珠想给她圆都圆不回来。

    沈宝珠想到那天晚上沈珍珠带着郭家人来打架时说的话,难道大嫂真的有什么不妥当?

    沈珍珠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妹妹,大哥成亲了,下一个轮到了你,妹妹定要自己挑个可心意的。”

    沈宝珠被说的有些羞,“姐姐快别说了。”

    沈珍珠一回头,发现沈文松兄弟两个竖着耳朵偷听。她伸手拧住沈文墨的耳朵,“外祖父说你课堂上经常打瞌睡,你晚上干甚去了?”

    沈文墨疼得嗷嗷叫,“大姐姐快松手。”

    沈文岳找来了许多小玩意,沈珍珠又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玩那些小孩子们玩的东西,还下了注。很快,她把几个弟弟的钱都赢了个精光。

    胡少言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她,原来他总觉得表妹虽然脾气大,却是个需要人保护的弱女子,可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表妹的脾气收敛了很多,虽然看着还是纤细柔弱,却仿佛风中寒梅一样,不管寒风怎么吹,都不影响它越开越旺。

    沈珍珠眼看着几个弟弟输得眼睛都绿了,笑着把钱又还给了他们。

    沈文墨凑到她身边,把她从头到脚看了一遍。

    沈珍珠奇怪,“你看什么?难道还想输钱?”

    沈文墨悄悄道,“大姐姐,我娘说等你出门子时让我背你。”

    沈珍珠哈哈笑,“就你这小身子骨,还背我?你别把我摔到地上去了!”

    沈文墨不服气,“我力气大着呢,大姐姐不信让我背一下试试。”

    沈珍珠自然不会让他背,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我不用人背,我自己走。”

    沈文墨想了想,“大姐姐跟别人不一样。”

    这是沈复瓯与孟氏背地里说的话,姑娘出门子,总得有人背,二房和大房不合,可能不会让沈文清背。如果三房把沈文松抬出去,大房也会不高兴。既然如此,若是二房来要人背沈珍珠,就让沈文墨去。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哪个哥哥好意思跟他争。

    这事儿沈珍珠考虑过,她是招婿,不是出嫁,到时候她要让郭怀旭牵着她的手出西厢房,她踩着红布上花轿,等回来的时候,再让郭怀旭牵着她进堂屋行礼。行过礼之后,让郭怀旭公主抱她回洞房。

    完美!

    她不要人任何人来背,就算真的要背,她心里还是期盼着沐云舟能回来。

    在老宅吃了顿饭后,二房三房一起离开。

    刚出大门口没多远,孟氏先开口道,“文清媳妇今日这是怎么回事,既然嫁给了文清,如何还这样针对小姑子?”

    沐氏嗤笑一声,“人的性子岂能随意就能改了,三弟妹不用担心我们,珍珠并不在意。”

    沈珍珠倒不在意,“娘,不用放在心上。大嫂今日忽然对我亲热,我反倒不自己在。我跟文清一向不和,王招娣这样也算夫唱妇随。娘您不知道,她一对我笑,我的汗毛就竖起来,心里还得猜测她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沐氏笑骂女儿,“人家对你好你还不乐意,非得骂你才行?”

    沈珍珠将伞往沐氏那边侧了侧,“娘,这样也好,往后我跟文清就继续维持这样不远不近。倘若真来个懂事的大嫂,非要修补我跟文清的关系,反倒不美。满平远镇谁不知道我跟王招娣不合,我可不想再去跟她们打交道。”

    孟氏看了一眼沈珍珠,“珍珠,顾得住大面就好。”

    沈珍珠对孟氏露出一嘴小白牙,“三婶您放心,我今天可没有失礼的地方。”

    两家人在十字路口告别,沈复年转身进了铺子,沐氏带着女儿往家而去。

    回到家沈珍珠就开始忙活,她现在可没时间休息。还有一个月她就要成亲了,她还有好多东西没准备好呢。比如她的小衣,比如她的枕套。

    沈珍珠第一次知道古代的女子备嫁这么困难,那么多东西需要自己一针一线制作。幸亏家里还有三个帮忙的,要是全指望沈珍珠一个人,非得累死她。

    沈珍珠的手艺还不敢单独绣大件,虽然她的针法已经找回来很多,但那总是一种下意识的肌肉记忆,对于针线活的整体把控,非一朝一夕能成。

    她的喜服是徐裁缝做的,床单被面上的花是沐氏指导她和月牙一起绣,只有她和郭怀旭衣裳上的一些纹路和花色是她亲自修的。

    七月的晌午还热的很,沈珍珠正在绣自己的一件肚兜。她怕自己的汗弄到衣裳上面,不时用帕子擦擦手和额头。

    月牙凑过来看了看,“姑娘,您真的要做这样的吗?”

    沈珍珠看了她一眼,“又不让你穿,你害臊什么。”

    月牙捂嘴笑,“姑娘这个还怪好看的,姑娘为什么不做红色的?”

    沈珍珠看了她一眼,“寝衣是红色的,里头的衣裳若是再用红色的,那也太艳了,这月白和鹅黄正正好。若是外头寝衣是淡色的,里头倒是可以配个红色。但你看我娘给我买的衣裳料子都是红色的,我可不想从头红到脚。”

    月牙笑,“姑娘,新娘子都是从头红到脚。”

    沈珍珠手里是一件月白色的肚兜,上面绣了一朵牡丹花,这肚兜前面做了两个凹槽,不似别人那种只有胸前的一片布,她这个是可以整个围起来的,在后边连接处缝了许多布条做的小圈圈,中间一根绳子串过所有的小圈圈,尾巴处可以打个活结。

    这款式有点仿照她前世看到的礼服模式。

    沈珍珠忍不住想笑,这衣裳想解开怕是不容易,她甚至能想象到郭怀旭满头大汗跟这衣裳作对的样子。

    月牙还小,自然不懂沈珍珠心里在想什么,“姑娘,您笑什么?”

    沈珍珠赶紧收起笑,“没什么。”

    后面的一个月,沈珍珠基本上没怎么出门。沈复年一边看着铺子,一边和沐氏一起准备女儿的婚事。就在八月十四那一天,郭怀旭再次归来。

    此时的沈珍珠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准备,因着还有六天就成亲,沈家这个中秋节都没怎么好好准备。

    听说郭怀旭回来,沐氏立刻打发月牙去郭家送了一些铺子里的月饼。

    月牙拎着月饼就往郭家跑,郭怀旭才到家门,衣裳都没来得及换呢。

    月牙一进门就看到郭怀旭正抱着侄女站在房门口说话,他左手托着大丫头的身子,右手托着她的头,让她斜躺着与自己面对面。虽然大丫头已经能抬头,但小脖子还是没力气,必须要拖着,郭怀旭这个姿势看起来倒像是时常抱孩子似的。

    三个月的小孩子能听懂个啥,只是睁着黑黢黢的大眼睛看着眼前忽然出现的人。

    大丫头哦了一声,郭怀旭对着她笑了笑,也哦了一声。

    叔侄两个你一声我一声地说了起来,看得李氏直笑,“二叔真是有耐性,你大哥抱着孩子就不知道要怎么哄。”

    郭怀旭见到月牙站在门口,“怎么不进来?”

    月牙挠挠头,她刚才就是想替姑娘看看姑爷怎么样,没想到却看到这样一幕。

    刘氏不在家里,李氏出来招呼,“月牙来了,快进来。”

    月牙将手中的一个匣子双手捧给李氏,“郭大奶奶,我们太太说明儿就是中秋了,这是铺子里卖的月饼,虽不是什么金贵东西,给您应个景也好。”

    郭怀旭看了月牙一眼没说话,李氏接过月饼,“婶子真是太客气了,月牙你等等。”

    李氏回到堂屋里,将匣子里的月饼拿了出来,又装了一些自家买的点心放到里头,“这是我前儿自己做的花生糖,你拿些回去给你们姑娘甜甜嘴。”

    月牙接过匣子,“多谢郭大奶奶。”

    她又看向郭怀旭,“姑爷,您有什么话要带的?”

    郭怀旭千言万语在心中,却无法对月牙说一个字,“没有什么话,你先回去吧。”

    月牙捧着盒子走了。

    李氏从郭怀旭手中接过孩子,“二叔,你去洗洗吧。明日过节,虽则过几天就要办婚事,明日还是要买些节礼送到沈叔叔家中去。”

    郭怀旭点头,“多谢大嫂。”

    那头,月牙拎着花生糖回了家,跟沐氏打过招呼后直奔沈珍珠的屋子,“姑娘,我回来了。”

    沈珍珠正在清点自己的首饰,“回来就回来,嚷嚷什么。”

    月牙嘿嘿笑,“我去的时候,姑爷正抱着大丫头玩呢。郭大奶奶给了些花生糖,姑娘要不要尝尝。”

    沈珍珠嗯了一声,“你先放那里。”

    沐氏掀帘子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羊奶,“把这个喝了。”

    沈珍珠现在闻到羊奶就想吐,这些日子沐氏天天让她喝这个,说是能变白,让肌肤变得更细腻。

    沈珍珠当然知道羊奶好,可一天喝两大碗她真的受不了啊喂,特别是这羊奶只是经过简单的加工,味道比较重。

    在沐氏的注视下,沈珍珠一仰头喝光了碗里的羊奶,立刻伸手从匣子里拿了一块花生糖塞进嘴里。

    沐氏仔细看了看女儿的脸,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女儿这几个月变化不小。小脸越发白嫩,真正是肤若凝脂,连胸口那里好像都稍微大了一些。

    沐氏心里十分高兴,“别太累着,仔细眼圈黑了。”

    沈珍珠感觉自己在亲娘眼里就是一只小猪,一定要养的白白嫩嫩的,然后忍痛交到女婿手里。

    喝过了羊奶,沈珍珠继续清点自己的首饰。

    因着要成亲,沐氏找□□匠给她打了个全新的首饰盒子,一共五层。最底下一层,是一套全新的赤金首饰,一共五件;第四层是一些零散的金饰,其中一根金钗上面还镶嵌了一颗宝石,虽不是特别名贵的东西,在这个小镇已足够她“艳压群芳”,另外一根金步摇底下面串了两串珍珠,行动间珠串轻轻晃动,沈珍珠特别喜欢那种感觉。除此之外,还有两对金耳环,两个金戒指;第三层是一套成套的银饰,一共七件;第二层是一些零散的银饰,大多都是她之前戴过的旧物;最上面一层,是她的金锁。

    这个匣子里所有的东西加起来,比镇上许多人家的家底都厚。沐氏就这一个女儿,女儿成婚,她毫不吝啬。

    沈珍珠清点完了自己的首饰匣子,让月牙找来另外一个小匣子,把常戴的几样放进去,摆在梳妆台上,然后把大首饰匣子锁好藏起来。

    等清点完了首饰,主仆两个一起去了西厢房。西厢房是沈家准备的新房,虽不是正屋,好歹是个独立的大空间。

    前一阵子郭家来量过了沈家的西厢房,郭铁匠给郭怀旭打了一些家具。衣柜、箱子、塌、桌椅板凳,连盆子都打了好几个。

    小镇上的人天天跟看稀罕一样细数郭铁匠给儿子办嫁妆,啧啧,除了家具和衣裳,还有锅碗瓢盆杯碗盘碟,最让小镇人吃惊的是郭铁匠居然还给郭怀旭买了二十亩地。

    二十亩地放在沈家不算多,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家来说,二十亩地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

    沈珍珠在厢房里转了一圈,“月牙,把我的书什么都搬过来,这么大的书架,空着多难看。”

    主仆两个一起动手,把沈珍珠以前看过的书,连她写的字都一起搬了过来,又往书架的格子里摆了一些小摆件,还在窗台上摆了一盆她种的小野花,整个书房总算有了点生气。

    就在沈珍珠一点一滴装扮新房时,郭铁匠把郭怀礼和郭怀旭一起叫到正屋,把手里的单子递给了郭怀旭,“这是我给你预备的东西,你看看。”

    郭怀旭接过单子并没有看,“多谢爹娘为儿子操心。”

    郭铁匠摇头,“我并没有为你花多少钱,都是你父亲留下的。”

    郭怀旭打开单子仔细看了看,然后皱了皱眉,“爹,这是不是有些多了?”那些零碎的东西都不说了,除了二十亩地,还有一百两银子,这等于是把那二百两银子全给他了。

    郭铁匠看了他一眼,“不多。”

    郭怀旭想了想,“爹,这银子儿子不要,给大哥和三弟分了吧。”

    郭铁匠摇头,“我没给你置办什么东西,怎么能把你父亲的东西拿来贴补自己的儿子,那我成什么人了。”

    郭怀旭合上礼单子,“爹,儿子与大哥三弟自幼一起吃一起睡,儿子有了好东西,岂能自己一个人吃独食。有这二十亩地,已经很体面了,儿子自己也攒了一些,以后过日子不是问题。”

    郭怀礼连忙道,“二弟,那是你的东西,我们不能要。”

    郭怀旭笑道,“大哥还跟我客气什么,咱们家的底子我还能不晓得。章哥儿还没成亲,往后家里的花销大着呢。这样吧,爹,这一百两银子我拿二十两,其余八十两给大哥和章哥儿分了。”

    郭家父子坚决不肯要,郭怀旭没有继续争论,“既然爹不肯要,回头我买些地给大哥三弟也是一样。”

    郭铁匠知道他是个犟头,叹了口气,“你何苦如此。”

    郭怀旭继续看单子,“爹,儿子往后要在平远镇生活,我们兄弟永远都是兄弟。

    郭怀礼看着眼前俊秀出尘的弟弟,心理有些感慨,“二郎你放心,我们兄弟永远都是兄弟。”

    坐在旁边的刘氏一句话都没说,只低头给孙女缝尿布。

    郭怀旭笑了一声,很快看完了单子,“多谢爹娘为儿子置办了这么多东西,儿子很满意。”

    郭铁匠看着郭怀旭,“这些是你父亲给你的,我这里也给你准备了两样东西,你等一会子。”

    过了一会儿,郭铁匠从屋里拿出一张纸交给郭怀旭,“这是南街的一个小宅子,还有十两银子,是我和你娘给你准备的。”

    刘氏倏地抬头,她一直以为那是给章哥儿买的宅子。

    郭铁匠并没有去看刘氏,而是把房契塞进郭怀旭手中,“沈家一家子都喜欢你,爹很高兴。不管你在那里住,你都是我儿子。”

    刘氏动了动嘴,郭怀礼看了她一眼,轻轻摇了摇头,她又低下头继续做针线。

    郭怀旭这次没有拒绝,接下了房契。

    转天早上,吃过了早饭,刘氏喊来郭怀旭,给了他五十文钱,“今日过节,你去买些肉送到你丈人家里去。”

    郭怀旭摇头,“娘,儿子有钱。”

    刘氏看了他一眼,“这是你爹让给你的。”

    郭怀旭接过钱,“多谢娘。”

    刘氏没有看他,“你不用谢我,我并没有为你做过什么。往后,往后你好生过日子吧。”

    郭怀旭嗯一声,“那儿子去了。”

    母子两个以前不怎么说话,后来郭怀旭身世揭穿,虽然偶尔会有交流,但仍旧是很冷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