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过了两天,郭家长孙女洗三,恰逢端午节,郭家只请了亲近的族亲、沈复年一家子和李掌柜一家子。因着孩子还小,郭家也没正经取名,就大丫头大丫头的喊。

    忙过了大丫头的洗三,沈复年再次请了李掌柜等人,一起去往郭家正式送了个好日子,把婚期定在八月二十。

    定日子当天,沈珍珠在家里,没有去铺子。日子一定下来,她的心彻底落定下来。

    沐氏从郭家回来时满脸欣喜,见女儿在廊下捣鼓一盆花,忍不住开始念叨,“就剩三个月的时间,该预备的东西也要预备起来。喜服请徐裁缝做,我看你现在手艺也不错,你跟旭哥儿的里衣中衣就你自己做吧。”

    沈珍珠听到就头大,“娘,是不是要准备很多东西?”

    沐氏对月牙道,“去把纸笔拿过来。”

    等月牙拿来纸笔,沐氏吩咐女儿,“我说,你来写。”

    沈珍珠端正坐好,沐氏一边喝茶一边慢慢道,“你的床就不换了,当日我做的时候就做的比较大。到时候你搬到西厢房去住,衣柜和箱子郭家那里可能会备,你屋里那些也都是新的,这些不用添。你们住厢房北屋,中间厅堂里要加一个高几和两把圈椅,再加一个小饭桌和四张小椅子。南屋放一个大书架,一张书桌和两张椅子。”

    沈珍珠问道,“娘,我们又不单独吃饭,要饭桌干什么?”

    沐氏嗔怪女儿,“若是有人来看旭哥儿,你放两样点心总得有地方。”

    沈珍珠不再说话,沐氏继续道,“帐子做两床,被子打四床,枕头枕套两对。去年给旭哥儿买了许多料子,以着你郭大伯的性子,肯定会给他带过来。你的衣裳原就多,这回给你置办几套新裙子就好,回头过日子细水长流的,慢慢添置。”

    沈珍珠点头,“我的衣裳太多了,从过年到现在就做了四身衣裳,到时候做两身应个景就行。”

    沐氏继续道,“我听你郭大伯那意思,会给旭哥儿准备不少东西,咱们家主要是办酒席。”

    沈珍珠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娘,到时候接亲要怎么接啊?”

    沐氏被问住了,“这我还真不晓得,你有什么好主意?”

    沈珍珠反问,“娘,别人家招婿是怎么做的?”

    沐氏看了女儿一眼,“我说句大实话,好多人家招婿招的都是不怎么成器的孩子,且女婿家都远的很。大多都是提前把女婿叫到家中,直接在岳家办喜事。还有的随便办了两桌酒,敷衍的很,咱们不能这么对旭哥儿。”

    沈珍珠唔了一声,“娘,这意思咱们得开平远镇的先河?”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沈复年的声音,“珍珠有什么好主意?招婿的人家少,就咱们平远镇,往上数五十年,招婿的人家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并没有什么成例。咱们去郭家下聘,郭家给旭哥儿陪送东西,这些已经超出了普通人家娶媳妇的水准,至于迎亲,只要不折辱了郭家和旭哥儿,咱们怎么做谁也说不出个一二。”

    沈珍珠敲了敲脑袋,“爹,要不到时候咱们这边人先去郭家,请了郭二哥过来,然后,然后我坐轿子,我们一起出去溜一圈,再回到咱们家来,您看可行?”

    沐氏立刻抚掌,“这个法子好,普通人家迎亲不就是这样,无非最后是回到哪里去的区别。”

    沈复年坐了下来,月牙上了茶水,他端起茶盏轻轻刮了刮盖子,“这个法子倒是行,总不能让你去郭家接亲。”

    沈复年也无法想象自己女儿去郭家迎娶新郎的场面,不如先派了沈复瓯等人去请郭怀旭过来,然后小夫妻一起出去把镇上转一圈,再回郭家,又体面又热闹。

    “先这样定,明儿我去问问郭家的意思。”

    沐氏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到时候让林家多出两个吹鼓手,弄得热闹一些,路上多洒些喜糖,给郭家和旭哥儿做足脸面。”

    一家三口一边闲话一边商议成亲的事情,沈珍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了其中许多的细节。

    说着说着,天就黑了。一家三口正准备吃饭,沈复瓯来了。

    沈复年起身迎接,“三弟来了。”

    沈复瓯客气向沐氏问好,沈珍珠也与三叔行礼。

    沈复年招呼他上桌,“来,一起吃。珍珠,把家里的酒端上来。”

    沈复瓯也不客气,“我与二哥好久没在一起吃饭了。”

    沈珍珠送来了酒,沐氏晓得男人吃起酒来没完没了,索性带着女儿去西屋吃饭。

    沈复年亲自给弟弟倒酒,“家里怎么样?光靠那几十亩地,往后文松和文墨长大了,怕是要吃紧。”

    沈复瓯端起酒杯,“二哥别说,先让我喝一杯,一醉解千愁。”

    沈复年笑,“也不至于,日子能过的下去,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沈复瓯喝完一杯酒,“二哥,我来是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受大哥所托。过几日大哥要去王家下聘,让我来问问二哥去不去?”

    沈复年给他倒酒,“我不去,等王家女过门时,我该送礼送礼,但王家那边我不会去的。”

    沈复瓯喝了一口酒,低声问道,“二哥,这好好的,你怎么和豆腐王家结了仇?我看你以往极少与人结怨的。”

    沈复年慢慢吃了一口菜,“我也不瞒你,豆腐王家的女儿连同北街王家子一起暗算珍珠,若不是珍珠机灵,怕是糟了毒手。这事儿牵扯到珍珠的清白,我只跟你说,连爹娘都不知道。出了这个门,你就全部忘掉。”

    沈复瓯手里的酒杯停在半天空,半晌后他缓缓放下酒杯,“二哥,您要不说,我心里还跟着大哥大嫂一起埋怨您呢。既然如此,二哥不去也罢。只是二哥,这王家女既然这般不妥当,往后过了门,大哥家里的日子又得不消停。”

    沈复年沉声道,“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二嫂还挨了爹一顿骂,我何苦再去多嘴。”

    沈复瓯叹气,“爹就是这个性子,没得办法。我听说前儿沐叔跟爹吵嘴了?”

    沈复年看了弟弟一眼,“长辈的事情,咱们不好多嘴。”

    沈复瓯打哈哈,“二哥说得对。”

    沈复年又问,“除了这个,你还有何事?”

    沈复瓯叹一声气,喝一口酒,“二哥您看,我两个儿子一天大过一天,且都在读书,虽不知将来能不能有个结果,但他们想读,我总不能把他们叫回家种地。原来还有爹娘和二哥照看,自从分了家,我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想来问问二哥,有没有什么好门路,辛苦些不怕,一个月能多几文钱,好歹也能补贴家用。”

    沈复年陷入沉默,一连喝了两杯酒才缓缓开口,“那种眼睛头上看得见的挣钱门路,怕是不好找。”

    沈复瓯回道,“这个我自然晓得,我不能文不能武,又不像二哥这样有才干。我知道有些为难二哥,也是话赶话赶到这里,跟二哥讨个主意。二哥以后帮我留心些,成与不成二哥不必放在心上。”

    沈复年端起酒杯与他碰一杯,“那这事儿我先放在心上。今日我去郭家送了日子,就定在八月二十,到时候还得劳烦你许多事情。”

    沈复瓯把胸脯一拍,“二哥只管开口,这等热闹我最喜欢凑,更别说珍珠还是我侄女。”

    兄弟两个一边吃喝一边说闲话,一顿饭吃了个把时辰,沈复瓯喝得有个五分醉,拒绝了兄长相送,自己回家去了。

    沈珍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今天五月初七,离八月二十还有三个多月,三个多月后我就要成亲了?

    沈珍珠又摸了摸手上的戒指,她把郭怀旭给的戒指套在了左手无名指上,虽然别人不明白戴在这根手指上的意思,沈珍珠自己却喜欢没事摸一摸。

    沈珍珠把身上薄薄的被子踢开,只盖了个肚子。初夏的小镇,晚上不热,偶尔还会有蚊子。她床上的帐子已经放了下来,淡绿色的蚊帐在夏季看起来就很清凉。

    时间过得真快,过两天他又要走了。前两天郭家办洗三,这两天定婚期,郭怀旭都没怎么过来。

    等下次他回来,我们就要成亲了。

    沈珍珠想到那日他在铺子里的情景,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抱着被子卷在床上滚了起来。

    上辈子这个年纪我在干什么?好像在读高中,那时候的日子真难啊,没有学费、没有生活费,姑妈操碎了心,她就那样咬牙挺了过来。

    想到姑妈,沈珍珠心里的迤逦顿时消失不见,又平添了一丝惆怅。也不知道她过的怎么样了,我给的钱她能留在手里吗?

    沈珍珠心里叹了口气,希望姑妈在那一世能好好的,希望那一世的父母能早早投胎,下辈子长命百岁。

    在心里祈祷了半天,沈珍珠渐渐进入梦乡。等她再醒来时,外面已经有了亮光。

    五月的天,早上亮的比较早。早上天气不冷不热,沈珍珠只穿了两层,既凉爽又舒适。

    她收拾好了正准备去铺子里,被沐氏叫住,“月牙,把油纸伞给你们姑娘带上。往后外头有太阳时,给你们姑娘打上伞。”

    沈珍珠吃惊,“娘,又没下雨,我打什么伞?”这种小镇子,她要是天天打散,说不定人家又要背地里说她娇气。

    沐氏看了看女儿的脸,“往后太阳一天比一天大,你每天去铺子里,路上晒着了可不好。别仗着长的白就不当回事,仔细长斑。”

    沈珍珠看了看外面刚刚升起的太阳,“娘,那我等太阳大的时候打好不好。早晚又不晒,我打把伞,到时候人家跟看猴子似的看我。”

    沐氏笑,“那王家女出个门还戴帷帽,你打个伞怎么了。把伞带上,晌午回来吃饭,吃了饭在家里歇一歇,到时候让你爹去替你。”

    沈珍珠笑,“我晓得了,娘我先去,等会子让月牙回来拿饭。”天暖和了,饭送到铺子里也没凉。

    主仆两个出了门,沐氏开始在心里计划,夏天如何才能不让女儿晒黑。

    想到这里,沐氏回房就去喊沈复年,“官人,现在天暖和了,你的腿也不疼,往后起早一些去铺子里看看。”

    沈复年一边起身一边笑道,“我晓得了,怕晒着你女儿。”

    沐氏笑骂他,“别胡说,姑娘家家的哪个不金贵。也就咱们珍珠懂事,见天往铺子里跑,谁家姑娘要出门子了不在在家里养几个月。”

    沈复年就着沐氏洗剩下的水洗脸,“都听你的,把你女儿养好一些。”

    沐氏给他找外衫,“旭哥儿长的那么好,咱们珍珠也不能差了。”

    沈复年把手巾搭在盆子上,“男子汉大丈夫,长得好不好看不打紧。”

    沐氏哼一声,“那长得不好看的,你女儿才看不上呢。”

    沈复年笑,“胡说,我女儿才不是那等浅薄之人。”

    沐氏也忍不住笑,“就兴你们男人挑好看的,难道我们女人就不能挑俊俏的?”

    两口子说笑的时候,沈珍珠已经到了自家铺子。

    开前后门,月牙去后院生炉子烧开水扫院子,沈珍珠盘货,主仆两个各自忙碌。

    等两个伙计来了后,月牙回家取饭,一切如平常一样。

    才过了端午,铺子里的生意会差几天,故而沈珍珠今日不是特别忙。半晌午的时候,铺子里就没有太多客人。

    就在她闲着没事托着下巴趴在柜台上看外面人来人往时,门口忽然出现一张熟悉的脸。

    郭怀旭来了。

    他径直走到柜台前,“在看什么?”

    沈珍珠看了他一眼,“看人来人往,看人间百态。”

    郭怀旭哦一声,“这是悟道了?”

    沈珍珠歪头看着他,“以后请叫贫尼悟道师太,这是我的道号。”

    郭怀旭忍不住发笑,“今日不忙?”

    沈珍珠嗯了一声,“每次过节后都要清闲几天,你什么时候走?”

    郭怀旭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吴和小李,低声回道,“后天。”

    沈珍珠伸手拍了他一下,“说话就说话,看他们做甚。”

    郭怀旭站直身,坐到旁边的凳子上,“我看看岳父在不在。”

    沈珍珠也坐了下来,“我爹事情多,除了铺子,我家里还有一百多亩田地呢。前一阵子春耕收租子交粮税,我爹哪样都得操心。我感觉你才回来没两天,这么快就要走了。”

    郭怀旭定定地看着她,“我很快就回来了。”

    沈珍珠想到下一次回来就要成亲,忽然感觉脸上有些发热,躲开了他的目光,“你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身体。夏天太热,没事莫要到太阳底下晒,看晒黑了。”

    郭怀旭开玩笑道,“我晒不黑的。”

    沈珍珠斜睨他一眼,“你这是想让我嫉妒你吗?”

    郭怀旭伸手在她头上揉了揉,“你跟岳父岳母说,婚事从简,别太抛费。日子是细水长流的事情,不在那一天。”

    沈珍珠拍开他的手,“别把我头发揉乱了,我说话我娘才不听呢,她就要往热闹了办。”

    郭怀旭的眼睛一直停在沈珍珠身上,她的眉眼,她的神态,还有她嗔怪他时的模样,他想一样一样刻到心里。

    这一走,又是三个月。

    沈珍珠感觉到他的目光灼灼,抬头看了一眼。有情人之间的对视,只消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沈珍珠低下了头,从抽屉里拿出账本,“你来帮我把这几天的帐算一算,我看看这个节日里什么卖的最好。”

    郭怀旭将凳子搬的近一些,两个人一个算账,一个报账,郭怀旭遇到不懂的就问,沈珍珠毫不保留,一时间,铺子里只听见两个人的细细说话声。

    等账目算的差不多,月牙回来了。

    一进屋,她先去后院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茶水,然后跑到前头来汇报今日的结果。

    “姑娘,姑娘,今日大太太也去王家送了日子。”

    沈珍珠问了两个字,“哪天?”

    月牙回道,“七月十九!”

    沈珍珠吃了一惊,“这么快!”

    月牙因为跑的急,出了些汗,她掏出帕子擦了擦额头,“昨儿咱们送的日子是八月二十,我听说大太太和王家合计,说什么长幼有序,姑娘这边八月成亲,大少爷总不能排到后面去。大太太本来想挑个八月初的,怎奈八月初没有好日子,这才挑了个七月十九。”

    沈珍珠笑道,“我晓得了,你辛苦了,去后面玩去吧。”

    月牙见郭怀旭坐在这里,转了转眼珠子,叫上毛毛就一起去了后院。

    沈珍珠对郭怀旭道,“七月十九还热着呢,大伯娘可真是舍得。到时候剩一些菜留都没法留,还不得白送人。争这个先,有什么意思。”

    郭怀旭继续打算盘,“到时候你去吗?”

    沈珍珠点头,“我去老宅吃个席,别的跟我没关系。至于那王招娣,若是她懂事,看在祖母的面子上我叫一声大嫂,她要是跟我拿乔,我可不买账。”

    郭怀旭嗯一声,“她过她的,我们过我们的,不相干。”

    沈珍珠忽然低声道,“文清可真是心大,王招娣以前天天往你跟前凑,他竟然不在意。”

    郭怀旭立刻从算盘里抬起头,眯着眼睛看着她,一双眼睛像黑曜石一般,看得她心头发颤。

    沈珍珠立刻连连摆手,“我不说了,你快算账。”

    郭怀旭低下头继续算账,“眼见着天又热了起来,夏天太热,你莫要贪凉吃凉东西,夜里还是要盖着肚子。”

    沈珍珠托着下巴看着他,帅气的小哥一边算账一边跟她说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黑发如墨、面如冠玉,沈珍珠觉得自己每次这样看他时都会词穷,她只想拍案而起,真他/妈的太好看了!

    郭怀旭察觉到了她的目光,他再次抬头,眼神温和地对她笑了笑,然后低下头做自己的事情,全然不去管她放肆的目光。

    是的,沈珍珠的目光有点放肆。从头发丝一直到脚下的鞋,她一寸都没放过。

    那边两个伙计十分有眼色,一直在那边说着闲话,连看都不看这边一眼,反正这会子没客人。

    等算完了帐,郭怀旭抬起头,“珍珠,我渴了。”

    沈珍珠看了看旁边的茶盏。

    郭怀旭端起旁边的茶盏,“凉了,我们去倒些热的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