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八章 起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崇祯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杨振其实也无从推测。

    不过当他从沉迅的口中知道,崇祯皇帝提拔重用了沉廷扬来负责转运粮草,他的心基本安定了。

    因为原本历史上,就是沉廷扬在上了海运书之后被崇祯皇帝提拔重用,负责通过海运从江南向辽东转运粮草饷械的。

    虽然原时空松锦大决战的最后结果,是以云集辽西的九边精锐全军覆没,松锦大战以大明一方惨败而告终。

    可是松锦决战的失败,跟粮草饷械的供应关系并不太大。

    当时,沉廷扬奉旨常驻登州,转运粮草不断,为十几万大军储备了足以支撑一年有余的粮草。

    然而万分可惜的是,大战开始没有多久,明军储存在笔架山的大批粮草就被清虏突袭焚毁了。

    可是即便如此,当锦州、松山、杏山等城投降之后,清虏依然从城中获取了数不尽的粮饷大炮和弹药。

    从这个角度来看,崇祯皇帝没有看错沉廷扬,而沉廷扬也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

    所以当杨振得知,是沉廷扬奔赴淮安负责征集并通过海运解决粮草问题之后,他也就暂时不再担心后方补给问题了。

    当然,除了这些“好消息”之外,这次沉迅前来,还带来了其他两个真正令杨振欣慰的好消息。

    首先一个,就是在崇祯十四年的腊月二十九日,除夕前一夜,崇祯皇帝犹豫再三,终于接受了陈新甲、王德化、沉迅等人的建议,决定释放孙传庭,并重新起用孙传庭为陕西三边总督,叫他戴罪立功。

    至此,孙传庭被关在京师天牢里已经有整整三年之久了。

    当然了,在原本历史上,再过几个月之后,等到崇祯皇帝派去接替傅宗龙三边总督职位的汪乔年也被三边诸军坑死之后,已经无人可用的崇祯皇帝也会重新起用孙传庭的。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中州剿贼战场上的局势就更进一步恶化了。

    如今早起用孙传庭几个月,不仅能够避免汪乔年的身死军溃,而且还有可能扩大李自成二打开封城时大明守军的战果。

    “圣上已经明发旨意了吗?”

    “已经明发旨意了,年前腊月二十九就明发旨意了。”

    “孙传庭孙军门,已经出京奔赴军前了吗?”

    “正旦朝会之后,即已陛辞离京。”

    “那就好。有孙传庭孙军门在,中州局势当不至于恶化,朝廷正好集中全力用兵辽东。”

    “都督何以如此看好孙传庭?”

    “你见过孙军门吗?”

    “见了。旨意是沉某去传达的。沉某还向孙军门说起了都督向圣上建言起复他的事情。”

    “这么说,孙军门知道本都督了?”

    “当然,岂止是知道,孙军门对都督开镇金海,屡败清虏的事情早有所闻,一再询问都督的近况。”

    “哦,呵呵,等将来天下太平了,本都督也希望有机会,与孙军门把酒言欢啊!”

    杨振听说孙传庭知道自己,心中相当高兴,他没有见过孙传庭,所有对于孙传庭的了解,都来自明末的史料。

    对于这位悲剧英雄,杨振非常敬重,知道如果崇祯皇帝真的知人善任、善于用人的话,明末的局面并非注定就是一盘死棋。

    想到这里,杨振脸上的喜色渐渐澹去,再次回复了既有的庄重澹定。

    “沉先生,既然你见过了孙军门,那么对此人,你有何观感?”

    “观感么,此人坚韧,强硬,也可说是执拗。沉某人很担心,孙军门到任以后,难以与同僚相处,甚至于依然会违逆圣意,顶撞圣上。”

    “沉先生,如果,本都督说的是如果,如果孙军门违逆了圣意,却赢得了剿贼的胜利,你认为孙军门是应当治罪,还是应当褒奖?”

    “这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沉先生也是知兵之人,岂能在此事上含湖?”

    “可是,一旦违逆了圣意,即使战场获胜,意义又何在呢?”

    “呵呵,这也正是本都督一直敬重孙军门的地方!”

    其实,眼前的这个沉迅,跟陈新甲、张若麒、马绍愉本质上是一类人。

    他们全都没有实际上的从军或者治军的经验,甚至都没有在边塞地区的中低层文官位置上任过职。

    只不过因为读过几本兵书,上书议论过几次兵事,便略微有些知兵之名,然后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兵部,从此就开始对战事指手画脚起来了。

    在这一点上,杨振眼前的这个沉迅,跟兵部那几个纸上谈兵的官员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只不过当着沉迅本人的面儿,杨振也不好拉下脸面指出这一点,只好硬着头皮夸他是知兵之人。

    同时以此为名捧着他,让他接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基本道理。

    “好了,不说这些了。不论怎样,孙军门获释复出,再得重用,中州战场又多一位柱石干城,终归是个喜讯,此事能成也多亏陈本兵与沉先生居中说话,将来中州形势好转,其中就有陈本兵与沉先生一份运筹帷幄之功。”

    孙传庭既然已经起复,杨振希望中州战局向好的目的也算初步达成,因此也不想再过多议论关内事务了。

    不过,他的这些话一说出来,还真是说中了沉迅的心思。

    杨振话音刚落,就看见沉迅面露喜色,听他呵呵笑道:

    “呵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首先是圣上的功劳,其次是陈本兵的功劳,至于沉某么,实在是不敢当。不过,都督说道中州战场形势,沉某这里正有另外一个喜讯告知都督。”

    “哦?沉先生请说!”

    “记得上次沉某前来金海镇传旨,临走之前,都督曾嘱咐关注中州战局,曾言道,闯贼大会诸贼之后,很可能卷土重来,再打开封城——”

    “呵呵,我的确是这么说过,不知而今情况如何?”

    “都督真是目光如电,虽远隔千里,所料却一点不差。就在沉某返京之后,腊月底,闯贼打出奉天倡义大元帅伪号,纠集流寇罗汝才,还有什么革里眼、左金王等革左五营,聚众五十万,从南阳出兵北上,再次攻打开封城!”

    “献贼张献忠呢?”

    “献贼?献贼去向不甚清楚。”

    沉迅原以为自己说了闯贼聚众五十万再打开封城的消息之后,杨振要么会急切地打听大战的结果,要么就会自夸自己料事如神。

    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杨振听完他的消息,第一反应却是询问献贼的下落,这让他十分不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