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父亲,您昨晚的演讲真是太精彩了,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入睡。”

    25日凌晨,菲利普发表了《我们绝不惧怕全面战争》的演讲后。当晚,西班牙王国政府带头,欧盟各国首脑参加,无数狂信徒追随,约莫一万五千人规模的队伍,在耶路撒冷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火把游行。

    对这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社起家的玩意儿,身为历史学者的菲利普其实内心是很不以为然的,所以他在带头走了一圈后就退下去休息了。但是对于十七世纪的欧洲人来说,如此规模的火把前进,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尤其是这一年才二十二岁的王储路易斯,更是兴奋得不行——整整走了一个晚上,直到晨光渐亮,火把游行的效果打了折扣才停止。

    而在菲利普起床早餐的时候,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毫无倦意的坐在自己父亲的对面,滔滔不绝的讲述着昨晚的一切。言辞与眼神之中,都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崇拜与热爱。

    看着陷入狂热情绪的儿子,菲利普心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中国的那位穿越者这么能打,他何至于用到这样的招数?

    不过说真的,当十一月底,联军在马来半岛被击溃,二十万联军被俘虏的消息传来时,菲利普虽然难过,但还真的没有感觉到危险或者绝望。

    得益于最近几十年医学的进步,生产力的飞跃,以及残酷的,导致德意志地区直接人口减半的三十年战争等多场大型战争的迅速结束或者干脆直接消失。所以此时西班牙通过欧盟控制的欧洲区域内,实有人口1.3亿。其中的适龄男性青壮,约为1620万。有这个基数打底,从征伐印度开始,累计损失的四十多万军队,以及被俘的二十万军队,虽然令人心痛,但真要说就此没有了有生力量,那也完全不至于。

    更何况,这损失的四十多万军队里,有五分之一是黑人,有五分之二是日耳曼人,还有五分之一是北欧人、盎格鲁撒克森人、斯拉夫人……总之,真正的卡斯蒂人,只有七万余人。

    除了在人力损失上能够忍受外。在经济上?和大明因为南海经济圈的封锁差点就经济崩盘不同。欧盟这边?虽然支撑六十万远征军的开销极大?但是最近这三年,欧盟的财政收支居然还是盈余!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欧盟收进了印度:和美洲四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一千余万印第安人可供压榨不同。印度三百多万(不算分给奥斯曼的巴基斯坦)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八千多万人口——而且和美洲大片原始地貌不同?这里的土地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开发?积累沉淀了大量的财富。

    另一方面当然是电学技术进入到了大规模实用阶段,社会有了新的财富增长点。

    而最让人意外惊喜的?还是因为大规模的战争,使得中欧之间的贸易额减少到近似于无——从新航路得以开辟,中欧之间有了直接经贸往来以来。中欧贸易?欧洲始终都是逆差:丝瓷茶这三个中国的拳头产品?欧洲人是极为喜欢但又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因此每年都不得不拿出大把的白银进行购买。按照西班牙首相奥斯瓦列斯的估算,最近二十年里,中欧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的第二年,欧洲的商人在丝瓷茶三项上?总共是花出去了1.5亿枚双柱。

    这笔支出?看起来是欧洲的商人们花出去的。但是商人们把中国的商品买回来后,还不是要在欧洲售卖。而欧洲的普通百姓买了这些后,他们有限的资金就无法购买西班牙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其他商品——经济上的损害?最终还是要西班牙政府来承受。

    而与之相反,大额的顺差,除了给大明政府带来高税收以外。大量白银的涌入,还使得本身产银量严重不足的大明,得以继续维持银本位货币制度。

    可以说,中欧贸易的一进一出,才是菲利普这数十年来最不爽的一点:双方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可是本方还在不断的资敌!

    但是,中欧在东南亚大战后,双方的经贸往来近乎完全断开了。奥斯瓦列斯惊喜的发现:从他出任首相开始,持续了数十年的贸易逆差,居然就在最近这一两年完全扭转了。

    至于说六十多万大军,以及庞大舰队的军火开销?拜托,这些兵器火药厂不都是菲利普自己的嘛?对于穿越者来说,钱这个东西,够用就行了。挣来的利润,都是和国库打通使用的。

    所以,别看三年战争打下来,朱由栋的财政已经失衡,穷得都要靠卖冠名权来给海军添置新舰了。但是西班牙和欧盟这边的财政,居然出现了好转!

    总之,此时的欧盟已经很强大了。和二十多年前日本、暹罗打一场败仗就要亡国比起来,他是能够承受一次较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