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 易县分歧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而第三个求援方向。自然是向他们的老上司。当初。将他们二人以及。县丞伯父一同举荐给袁绍的举荐人——沮授。现在所担任的渤海郡。

    表面上来看。河间国易县的三个主官。居然想要向并不是紧邻着的渤海郡求援。是一件非常荒唐可笑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真正操作起来的话。易县这三个发生分歧的主官心里面却都一致认定。他们所预想的三个求援方向上。最靠谱。也是最有可能得到援助的。赫然就是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最不靠谱’的渤海郡。

    易县的三个主官为何会有这种完全相同想法呢?

    第一。性格。

    凭借着三个人对沮授性格的了解——克己奉公。急公好义。为了公家的事情。从来就不会计较事件本事能对自己的声誉产生任何的影响。沮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尽管在脾气上。他比起田丰来还是会显得委婉一些。但是。在公事上。他从来就不会拖泥带水。有所迟缓的。

    相比较而言。上将淳于琼的表现甚至是还不如颜良或者文丑。那绝对是一个在任何事情上都瞻前顾后。喜欢多想的老狐狸。在原先的时空里。袁绍将全军囤积的粮食放在由他所把守的居巢。却最终被曹操奇袭并付之一炬。其中未必就没有这位上将自己的性格十分墨迹的缘故。

    第二。形势。

    易京城那里固然有袁绍淳于琼和袁绍麾下的两万大军。但是。经过第一次黑山贼之乱后。不光是冀州一州之地。整个袁绍军都非常地缺粮。淳于琼所统管的那两万人。现在的情况其实也不是很好。在易京城下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即便淳于琼得到易县方面送去的求援信。也恐怕没有多余的粮食派遣军队赴援自己。

    辛评或者河间国其他县。他们也从来就没有指望过。相对而言。自从上任之后。想要在渤海郡境内实施大范围屯田。却遇到了当地世家或者豪强等联合家族势力一致抵制的沮授。他手中还是握有足够的兵力和粮食。可以用来赴援自己。进而是整个河间国的。

    这还只是易县县长和县尉二人的建议。轮到县丞的时候。他却提出了另外一个既不用易县现有兵力冒险。却又极有可能会立功的建议。但是。他所提出的这个建议。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同样无法阻止目前带兵进入到易县境内的。高览所部由三百名骑兵所组成的贼兵未来在易县境内大搞破坏的举动。

    可就算是如此。最终商议的结果。包括易县县长和县尉二人自己在易县境内亲自辟除的各个属官。像是功曹史。五官掾。等等之类的属官。最后却都一直对县丞所提出的建议投了赞成票。

    那么。易县县丞提出的建议究竟是什么呢?为何在明知道这个建议会造成如此诡异的结果的情况下。易县各属官都还投了赞成票呢?

    这个建议。分成两个部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