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制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萧鼎从宫里回来,发了好大一通火。

    费尽心思扳倒的仇敌,竟只得了一个流放戍州这般轻飘飘的惩罚。

    他前后思索,终是觉出了奥妙。

    一方砚台摔下,碰的支离破碎。

    萧铭旌推门进入,小心地躲避碎片,朝萧鼎行了一礼。

    他迟迟没有说话,唇瓣嚅嗫,话糊在嗓子眼,怎么都吐不出。

    萧鼎绷着面皮,眉梢吊起,一身杀气和威严,让萧铭旌内心颤颤。

    萧鼎是武将出身,在沙场征战多年。

    逐过北梁,抗过蛮夷,立下赫赫战功。

    先帝本不过是一不受宠的皇子,在他的辅佐之下,才入主皇城,成了这大熙之主。

    他能被封辅国公,靠的不是曾为皇后的妹妹。

    而是刀兵之间来去,用命换来的。

    少时,他也曾立志报效家国。

    可这份初心败给了他不甘心屈居于人下。

    先帝能靠他成为皇帝。

    这天下又为何不能改姓他的姓氏!

    谁不喜欢手握权柄,坐拥江山,成为被万人俯瞰的人上人?

    “父……父亲……”

    萧鼎持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忍”字。

    “何事?”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这个消息迟早要被父亲知道,早说晚说都避免不了父亲发怒。

    他心一横,将刚刚知晓的消息吐了出去:

    “陛下下令……”

    可临到头,他又胆怯退缩了。

    “下了什么令?”

    “下……下令让……”

    萧铭旌吞吞吐吐:“让曹运升任指挥使。”

    萧鼎手中的毛笔笔杆断了。

    这一手,让萧鼎全然看明白了周琅的意图。

    他气急反笑,面部肌肉抽动,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神态。

    “好!好!”

    萧鼎一连喊了两个“好”,吓的萧铭旌额头冒汗,后背早已濡湿。

    他内心狂跳不已,生怕萧鼎将怒气发泄到他这个倒霉蛋身上。

    “好!好一个周琅!我倒是有个好侄子!”

    ……

    琴音渺渺,言绥手指勾弦而弹。

    他似已预想到了萧鼎知晓是曹运成了皇城卫指挥使后的表情。

    “这一手制衡,晏安玩的甚妙。”

    说话的是坐于一侧品茗赏琴的大理寺少卿谢惟庸。

    他手持折扇,上书一个“判”。

    折扇摇晃,露出背面的“善”。

    谢惟庸附和着言绥的琴音,微晃身躯。

    这略失礼数的动作,被他做来,灼灼风流,甚是洒脱。

    谢惟庸出身谢家,掌控了大熙大半经济的谢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王土之上,盖的几乎都是谢家的铺面。

    胭脂水粉,客栈酒楼……只要是能赚钱的生意,谢家都有涉足。

    可偏偏这样一个富家公子不爱赚钱,偏好断案。

    考入大理寺后,明察秋毫,没几年便成了大理寺少卿。

    “谢大善人,你这话说的我倒是听不懂。”

    谢惟庸字善,据本人道,乃是自取。

    有好事者问:“缘何取‘善’?”

    谢惟庸笑说:“吾乃大善人也。”

    自此,便有调笑者称其为——谢大善人。

    言绥便是那调笑者之一。

    谢惟庸折扇一合,拢起拍掌:

    “竟有言晏安听不懂的话?甚至稀奇。”

    言绥道:“这天下的人和事,我琢磨不透的有很多。不巧,谢大善人是其一。”

    谢惟庸嬉笑道:“能让言太傅捉摸不透,是在下的本事。”

    聪明人话不用说透,自有聪明人能明其意。

    谢惟庸收敛笑容,正色道:

    “皇城卫指挥使花落曹运,谋算落空的辅国公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京都,恐又要乱了。”

    言绥淡淡道:

    “这京都,又何曾静过?”

    谢惟庸一愣,抬起折扇拨弄了一下花瓶中最漂亮的那朵。

    摇头无奈,说:“倒是我着相了,不如你看的透彻。”

    看的透彻的,又何止言绥一个。

    萧云栖手中话本,已经很久没翻页了。

    墨色的字一个个漂浮起来,在萧云栖脑内不断重组。

    前皇城卫指挥使顾千钧被卷入勇毅侯谋逆一案,被判斩首,指挥使位置空缺。

    皇城卫直属皇帝,不仅掌皇帝直驾侍卫,还兼有“巡查缉捕”之能。

    旗下设有两司——狱罗司、镇府司。

    狱罗司主掌缉查、逮捕、刑讯,而镇府司则负责查案、审理、判决。

    皇城卫独立于三法司之外,专理皇帝钦定案件。

    萧鼎费尽心思将顾千钧拖下水,便想让身为狱罗司使的萧铭旌顶了他皇城卫指挥使的位置。

    可没曾想,周琅将原镇府司使曹运,升为了指挥使,并将勇毅侯世子戚不靡提为了镇府司使。

    曹运,是皇后亲弟。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