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点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融融春意,三月勃兴。偃甲街上行人摩肩擦踵,多数都追逐着官兵往金玉堂的方向赶去。

    金玉堂居于闹市,原是辛朝樊京城内一座再平凡不过的小酒楼,前年突然开设讲坛,供说书匠常驻,又得一神秘说书人,自写话本,竟语惊四座,一时名声噪起,吸引无数闲客。

    平民听个趣儿倒罢了,后来就连位高权重者也忍不住光顾,听到尽兴之处,纷纷掷银撒果,老板赚得盆满钵满,不到一年就翻修重整,如今金玉堂雕栏玉砌,富丽堂皇,一跃成为樊京酒楼翘楚。

    要讲这说书人讲的内容为何备受民众青睐?

    无他。只因这个世道对八卦谈资的追求,从来都是越隐秘,越能激发人的窥探欲。

    说书人艺名隐笑,天文地理,她不一定通晓,但大到宫闱秘辛,官场授受,小到世家子弟流连花楼,欠下情债,甚至牢房污吏牙缝的犄角旮旯里抠出来几个菜,她都清楚得很。

    平民百姓往日里哪听得到这些,有钱些的,一场不落地听完了,没钱的,靠着街坊邻里也要把完整的话本打听出来。

    至于高官为何要常常光顾?要么是也很好奇同僚们的私生活,要么,是怕她开口讲的,正是自己的私生活。

    譬如上月底,大理寺判决一起杀妻案,认为嫌犯丈夫在妻子死时正于梦中酣睡,凶手必定另有其人,于是判其无罪释放,并大肆宣扬大理寺秉公执法,从不错冤好人。

    听着很正直,只是这位没有被“错冤”的“好人丈夫”,是户部尚书的公子,事情就蝇营狗苟了起来。

    于是隐笑次日就讲道:“二月廿八,夜来风正轻,杏花乘月明,子时三刻,李少倾正冠出府,次日尽兴而归,驾行马车辙痕深重,原是揽回白银万两,与一身狼狈奸气。

    “只见少倾兄面色酡红,艳香扑鼻,俨然嫖也醉也。赠金同行者何人?尚虎步是也。青楼何处?樊京红袖招是也。白银万两何处?已藏于少倾兄府上古玩字画之中。

    “据知情人士透露,那夜莺歌燕舞后,少倾兄就出现了罕见的梅形红疹,奇痒难耐,为此食不下咽,夜不安寝。疑似缠染花柳,现下四处求医,不敢为人知道。”

    常听她开讲的客人立即便知“李少倾”是何许人。

    彼时在高座上吃茶的大理寺少卿顿时如坐针毡,咬碎了后槽牙。

    收钱了吗?

    “首先,这个你别管。”

    到底有没有收万两之多?

    “不是,这事儿不应该有第三个人知道啊!”

    去嫖了吗?

    “胡说!他胡说!”

    当真染上花柳了吗?

    大理寺少卿拿手指头戳死了桌面坚称,“上次问过大夫了,是寻常湿疹!”

    但当夜,少卿就顶不住舆论压力,称原杀妻案审判有误,下令重审,改判丈夫有罪流放。户部尚书病倒,从此与大理寺少卿交恶。

    再譬如去年底,樊京中强盗贼寇肆虐,且十分猖狂,有时竟然毫不避讳于人,光天化日就入户明抢。

    无计可施的老百姓报上兵马司府衙,衙门却以“数量庞大,顺延等候”为借口,暗示百姓们“交钱排队,钱多插队”,百姓们赔了棺材本,衙门却草草了事。

    最后钱财尽数落进了指挥司知事韩大人的口袋。

    半月后,隐笑讲道:“正月十五,元宵灯会,鄙人有幸于游街时,偶遇韩大人乔装打扮,与一妇人携手同游,眉来眼去风流靡靡,大人净是猥猥灿笑,毫不避讳。

    “二人领一及腿小童,初步揣测小童年有四岁,戴璎珞项圈,上挂有一枚长命锁,写着偌大的‘韩’字。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子乃是二人亲生。

    “又见韩大人身后跟随女子众多,皆身姿绰约,簪星曳月。只可惜风大迷眼,鄙人瞧数不清。后有知情人士稍加盘点,报数十八名之多。”

    十八个,不至于。有孩子,也不至于。

    但的的确确养了一名外室的韩大人当即汗流浃背。家有将门悍妻,此事若是传开,他无疑是死定了,遂听完讲堂就没敢回家。

    三日后,隐笑又开讲了:“据知情人士透露,日前,曾于‘长尾巷小璋楼外,自西而东数第二棵梨树下’与韩大人巧遇,又见其纠缠一女子,形容猥琐,姿态龌龊,被女子掌掴后仍不知收敛,推搡拉扯,实在有损朝廷威严。

    “报信者唯恐识错面孔,特于‘小璋楼’等候多时,直到在‘三楼廊上’与大人相互照面,才敢确认是他本人无疑,最后目送韩大人走入了‘廊尽处,朝南向,靠北面的风字号雅间’,亲自为大人点了一名姣美侍女,以慰大人掌掴之痛,确信大人笑纳后,方才放心离去。”

    他到底有没有和女子拉扯?不知道。有没有笑纳侍女?不知道。但落榻之处,真的不能再真。

    因为那一夜,韩夫人提着长枪去了长尾巷,韩大人整整三个月都没能上朝。

    匪盗案被移交给了他人,朝中给事们也以“作风不检”为由,弹劾了韩大人,吏部顺理成章地将他调到了刮不了半点油水的新职位。

    隐笑好一出釜底抽薪,得了民心。

    她高明,趁此时机,将这一年多来的讲本编撰成一本野史,名曰《辛官·一卷》,由金玉堂印制发售,民心所向,勋贵也来凑热闹,直接发了家,名动天下。

    自从陆陆续续有高官们被裁制,大家无不起早,准时到金玉堂,听隐笑开讲,以应及时之便,生怕谁没来,她就说谁。

    时间一长,官员最恨听到下属通知“金玉堂又开讲了”几个字——说是阎王点卯也不过如此。

    难道从来没有被她“坑害”的官员制裁她吗?

    没有。

    凡事找上门,她皆让手下人以三语应答:

    装痴扮傻:“听不懂您在说什么,还有,您牙上有菜。”

    理直气壮:“你急了。”

    反客为主:“拿出证据来证明我说的是你,否则我请讼师告你诽谤。”

    更不要说隐笑进出门都有密道可通行,单说她说书时,从来只站在三楼雅间栏围的一方高堂帷幕间,隔着玉屏,不露真容。

    外边,金玉堂还派了数名护卫把守楼道,铜墙铁壁,闲人根本无法靠近,带兵硬闯还差不多。

    倒是有两回被硬闯过。

    一回,是官员以“造谣中伤朝廷官员,扰乱樊京治安风气”的名义来抓捕她,结果前脚踏进门,后脚就被上面以“无故私自出兵”的名义,给私自出兵镇压了。

    官员若要说清自己不是无故发兵,便要说清她到底造谣你了什么,上面将你背调一番,若你属实清白,那才能准许你去抓捕她。

    但大多数官员都是经不起背调的,更何况有时候吧,她也没有指名道姓说自己讲的是你,你非撞上去,又给她提供素材,私下里她还不知道怎么乐呢。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