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考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面画了一个叉。

    负责厨艺考核的班子率先出来领人:“请随我去灶间。”

    随后是木雕石雕的那一组,各自带着自己做好的一样物件让考官评判。

    赖嬷嬷道:“几位好手艺……上前来。”

    贾敏自己不想坐在位置上,仗着个子小,趴在帘子缝往外看。

    贾敏像发现了什么大事,蹲在那儿冲史苗招手:“母亲你看……”

    又想起自己这样有失仪态,讪讪站起来,赶紧挨到母亲身边。

    史苗和贾姝等人正在品评刚刚厨艺上做面点考生带来的糕点作品。

    史苗问贾敏:“怎么了?”

    贾敏指着当中一个穿着绿袄粉裙子姑娘:“母亲你看她的手,若经常雕刻,怎么会有这么白嫩的手?”

    这姑娘瞧着也就十六七,是当中最年轻的。

    史苗把贾敏按在凳子上:“乖乖,稍安勿躁。”

    外面雕刻组的考官已经在布置任务:“太太也有几块石头,还请诸位先打个线稿……”

    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试便知。

    果然,贾敏发现蹊跷的粉裙姑娘,一到真枪实干就露了馅儿,考官依着史苗的培训,并不多话,默默打分。

    木工组的考核也差不多,荣国府预备了木料和刻刀。

    命题考核:“请做个鲁班锁。”

    绣娘针线考生人数最多,考核也最快,荣国府不缺针线上的人,一看你绣品花样,针脚,再让在绣架上绣几针,缝补针线和针法,懂行的人一看就能估量出水平。

    参加初试者结束考试以后,成绩并不是当场就出来,依着荣国府的章程,会在十日后放榜。

    考试结果考官的打分只能做参考,最后还是要由太太和几个姑娘定夺。

    几个姑娘倒是新鲜,一会儿看看木雕组,一会儿又在一起讨论绣品,还有品尝厨艺组的菜色,考生都走了,天色擦黑,史苗催她们去吃饭,姐妹四个才作罢。

    一路走着,还商量三日内必定要把进入复试的人都定下来。

    贾姝又担心,要是后面还有更优秀的人,不知道消息错过了初试,又该如何……

    史苗前面走着,听姑娘们叽叽喳喳说话,脸上挂着笑。

    忽然从前面转角的假山后面窜出一个人,噗通一声跪下。

    “太太……姑娘,给太太请安,给姑娘请安。”

    史苗被吓了一跳,但还是耐着性子:“起来吧,别跪来跪去的。”

    几个媳妇连忙打着灯笼跟过来。

    是王大丫。

    一个媳妇小声责备:“规矩白教你了,别惊着太太和姑娘。”

    太太不喜欢大吼大叫骂人,她们现下也不敢破口大骂。

    王大丫又磕了两个头:“小的知罪,小的只是……”

    史苗这几日也没问关于王大丫的事,荣国府上下都在忙考核,估计没空把她送回去。

    史苗耐心问她:“你有什么话,慢慢说。”

    王大丫支起身子,眼里满是恳求:“太太,小的也会木工,小的和父亲学的,还会竹编,听说太太在找这样的人。”

    后面有个媳妇发出一声嗤笑。

    史苗听不出来是谁,但大概能猜出另那些人的心思。指不定怎么嘲笑这小丫头呢!

    等她们几个一去,王大丫肯定少不了要被冷嘲热讽。

    自己爬不上,也不许旁人爬上去,见不得别人一点好。

    史苗做主:“给她工具和材料,让先做样东西,我们瞧瞧成不成。”

    王大丫只顾着嘭嘭磕头:“多谢太太。”

    史苗又强调了一遍:“不可为难她。”

    说完,就带着几个姑娘走了。

    王大丫等人都走远,还跪着不起来。

    一个老嬷嬷过来拉她:“也就是遇到我们太太这样良善人,旁人家有你好看的。”

    不过太太发话不可为难,旁人顶多给几个白眼,木料和工具一样没少。

    王大丫又去灶间讨了几根木柴和管园子的人讨来一些枯树枝。

    跟她一处住的老嬷嬷好奇:“你要做什么?”

    王大丫想想,决定做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我……做个磨坊。”

    老嬷嬷见她做的东西不稀奇,便没去管她。

    考过第一场,马上就是第二场。

    史苗监督过一回,后面就放手让几个孩子里年纪最大的贾姝主要负责。

    贾姝这天都不见人,也没和她们一起吃饭,史苗带着贾敏走来松涛院消食。

    贾姝坐在主位上,有模有样的安排工作:

    “明天是‘德、智、美’场。须要更加仔细,不能叫人看轻了我们府上。”

    见史苗进来,贾姝连忙起身让座。

    “母亲,四妹妹。”

    贾敏扎着揪揪头,笑嘻嘻过去拉住贾姝的手:“刚刚母亲还说,大姐姐办事越来越妥当,叫我多和大姐姐学。”

    这小丫头嘴甜的,贾姝很受用。

    史苗看了一下贾姝预备的陈设和茶具、纸笔,果然是跟着原主学来的,非常妥当。

    贾姝考量得很到位,这一场来的肯定多是读书人。

    史苗点头:“安排得很好。”

    第二场考试,荣国府的下人们已经很熟悉流程了。

    史苗看见来人里有几个衣着清苦的,连忙把赖嬷嬷传进来。

    史苗道:“我见当中有衣着朴素的,咱们家的人,莫要犯以貌取人的错处!”

    赖嬷嬷还挂着她主考官的牌子,神情肃穆,比史苗她们还较真。

    点头:“太太放心,昨个大姑娘就提点过,老奴再去叮嘱一回。”

    史苗看着今日考试的名册。

    “林玉娘?”

    因为林黛玉的缘故,史苗对姓林又带玉字的名字格外敏感。

    “是。”

    那人上前一步,史苗一看,这姑娘是当中最年轻一个,体态纤瘦,风流袅娜。

    她穿着浅绿长褙子,一条白绫绣花草裙,腰上系着如意绦,十分清爽恬淡。

    林玉娘报的乃是‘德、智’两项。

    史苗笑问:“不知玉娘读了什么书?”

    林玉娘对自己的学识极为自信。

    笑答道:“回夫人,我自小由母亲教养,通读四书。”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