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乾隆不是雍正亲生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nbsp;  半个月下来,傅恒专心读书,没有和天音再议论朝政。

    但……

    天音预言了富察皇后及两位嫡子将先后离世的年月,令帝后二人心惊肉跳。

    乾隆本不迷信鬼神之说,只觉得‘天音’是祸端。

    可关乎皇后和永琏,那天音又似有医治之法,他便有了将其留下之心。

    谁能想到!

    今日天音竟会在百官面前信口雌黄,说大清要亡在他手?!

    事已至此,乾隆帝若不能好生安定人心,朝堂必乱。

    他才即位四个月,手上还没多少可信可用之人,倒是有一堆得不到他信重的老臣,估计都等着看他笑话呢。

    ……

    果不其然。

    隔日御门听政,第一件说的便是这天音之事。

    左都御史孙嘉淦率先提出,天子当广开言路,善用天音,为大清谋万世福祉。

    至于如何‘善用’,便是在皇帝和大臣们议政时,让天音在侧旁听,看它会否继续透露大清的国运。

    好事可以参详,坏事也可防范于未然。

    乾隆扫视过一群老谋深算的王公大臣,他们却个个低头无言,无非等孙嘉淦先试探出他的态度。

    见乾隆帝不语,孙嘉淦又是一番慷慨陈词。

    乾隆看着孙嘉淦好气又好笑,难道你就没发现,整个朝堂就你一只出头鸟吗?

    皇考曾夸你是唯一敢于直言进谏者,你就这么莽是吧?

    其他人心里必因‘清实亡于乾隆’之言,而对天音所说十分好奇,但他们都很精明,不会直接得罪帝皇。

    偏偏乾隆就是不给态度,而是直接点名:

    “张廷玉,你说呢?”

    一向最为谨慎的张廷玉出列:

    “回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天音所说之事可谓天方夜谭,未必为真。况那天音对皇上您未有半分敬畏之心,恐生祸端。”

    二者说法不同,乾隆帝仍不动声色、不辨喜怒,继续点名:

    “鄂尔泰?”

    鄂尔泰犹豫了一会儿,才道:“回皇上,臣以为……或可一试?”

    “庄亲王?”

    允禄出列:“回皇上,不如试他两日,以观后效?”

    乾隆又问了数人,几乎个个都顺着说试一试,他便明白了。

    这群人真是生怕他皇位坐得太稳了!

    嘴上只说是一试,其实心里个个都盼着听那天音多说帝王的功过,也不怕乱了朝纲!

    乾隆冷冷一笑,行啊,这可是你们说的,可不要后悔。

    尤其……他意味深长地扫了眼孙嘉淦。

    其实,年轻的帝王心中早有成算。

    天音曾在长春宫评价过:乾隆的帝王心术之高,那些大臣没一个玩得过他的。

    想来是极中肯的。

    ……

    大年初二,卯时正(六点)。

    傅恒还在呼呼大睡,硬是被嬷嬷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少爷,皇上有旨!”

    傅恒睡得迷迷糊糊的,把铺盖又一卷:

    【皇什么上?天王老子来了也别吵我睡觉!】

    系统在他脑子里响起闹钟:【叮铃铃——】

    【宿主快醒醒,真是皇帝让太监来传旨了,让你去养心殿抄书呢!】

    傅恒一个激灵,方才想起自己穿书的事实。

    结果等他听完皇帝口诣,抬头一看,天还没亮呢。

    傅恒:【呱?】

    到了养心殿,他的专属小桌子已经准备好了。

    傅恒幽怨地偷撇了自家姐夫一眼。

    【呜呜呜,背错一个读音的罪过就这么大吗?不让孩子睡觉,是会长不高滴啊!】

    乾隆听到他的心声乐了,感觉有点舒心了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个锅他可不背。

    乾隆道:“傅恒,是孙嘉淦跟朕提议,让你来这里抄书的。”

    孙嘉淦一怔,不过很快就配合地认下了。

    殊不知……

    傅恒:【啊啊啊什么仇什么怨啊?】

    【就算仰慕我玉树临风、天纵奇才、怀瑾握瑜,也不能这么坑我呀!】

    乾隆:“……”

    孙嘉淦:“……”

    王公大臣们:“……”

    系统:【对呀对呀,不如我们今天就来挖一挖这个孙大人吧!】

    【好呀好呀!】

    乾隆喝了口茶,掩饰压不住的嘴角。

    而主角孙嘉淦挺直脊背,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自觉清廉忠直,为人光明磊落,没有不可外道的。

    为了不引起怀疑,张廷玉正在奏对:“皇上,甘省灾荒……”

    系统声音欢快:【哈哈真的有料!他在康熙朝殿试高中一甲第四名,入了翰林院,这个起点很不错吧?结果哈哈哈……】

    孙嘉淦:“?!”

    等等,要扒拉到那个时候的话……

    傅恒一脸吃瓜:【快说快说!】

    王公大臣们也提起了兴趣。

    乾隆老神在在地品茗。

    他就知道会这样。

    王公大臣们不知道的是,比起国家大事,天音和傅恒更热衷于……挖野史看笑话。

    二者称之为‘吃瓜’。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