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第六十章

    看见谢衡之的眼神,亦泠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并不多余。

    他眉梢一抬,亦泠便觉得自己被他看得个透透彻彻。

    “你认识孟大夫?”

    单只是认识,尚且有很多圆话的说法。

    可是亦泠脱口便是亲昵的“云娘”,没那么好掩饰。

    “孟大夫?”

    亦泠的目光迟滞地移向孟青云,装作惊讶的模样,伸长了脖子去打量。

    孟青云也配合地摘下面巾,看着这张熟悉又亲切的脸,亦泠强忍着心中激动,继续装作恍然道,“原来是我认错人了……”

    她重新看向谢衡之,讪讪道:“商家曾经有一位远房亲戚借住,单名一个‘云’字,和孟大夫的眉眼也极为相似。”

    说完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说云娘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转而学医了。”

    谢衡之眼里的疑惑消散了许多,点点头,又问道:“你那位远房亲戚也无法开口说话?”

    巧合太多就虚假了,亦泠可不敢顺着谢衡之的话承认。

    “倒也不是,只是我那亲戚因夫家变故受了重创,从此便与人隔绝,再也不愿开口说话。”

    “原来是这样。”

    谢衡之点点头,“那倒真是巧了。”

    “我倒盼望不是巧合,而是云娘真的在这里,毕竟我与她已经许久……”

    没等亦泠楚楚可怜地说完,谢衡之便起身随孟青云一同去开方子了。

    亦泠:“……”

    不礼貌便不礼貌吧。

    总归看他这模样,应该是没再怀疑什么了吧?

    亦泠稍松了口气,惊觉自己后背已经沁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冷汗。

    真险啊,差点就露馅儿了。

    至于云娘……

    亦泠盯着她的背影,想靠近又不敢,只能远远望着。

    多年前,八岁的亦泠随着父母来到了上京,因她身子骨弱,总是三病两痛。

    正巧当时孟青云的父亲在上京坐馆看诊,名声在外,亦家就把得他真传的女儿请来了亦府,贴身照顾亦泠。

    那时孟青云也不过十七八岁,医术却已经胜过许多行医多年的老大夫。

    她为人又沉稳细致,调养的方子每日一换,还一点点地纠正亦泠的饮食素习,鼓励她多和亦昀一同出去策马踏青。

    七年下来,亦泠总算不再是一颗病秧子,和孟青云也处得亲如姐妹。

    可就在她及笈那一年,孟青云称自己要同父亲云游四方,精进医术,辞别了亦家。

    亦泠自然是舍不得孟青云的,可是她也看得出来,孟青云早就厌倦了上京的日子,是恪守承诺才一直留在亦家。

    至此一别,亦泠和孟青云便天各一方。

    又因孟青云走南闯北居无定所,亦泠想给她写信都不知道该寄往何处。

    没想到再次相见,故

    人依旧(),亦泠却不能和她相认。

    就连想问问她这些年过得如何(),孟老先生身体可好,都碍着谢衡之在场,无法开口。

    -

    也不知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并未染病,又或是因为孟青云的医术精湛,当天下午第一碗药喝下去,亦泠的高热便退了。

    连谢衡之端来的辛辣的姜粥也喝了大半碗。

    第二日午后,孟青云又来替亦泠诊脉,更换了药方。

    亦泠本想趁机和她说几句话,可谢衡之一直站在旁边,她始终找不到机会开口。

    第三日也是如此,亦泠甚至都不敢对孟青云表现出一丝丝特别,就怕谢衡之起了疑心。

    到了第四日,亦泠的身子几近痊愈,连胸口的疹子也消退了下去。

    用过午膳后,她闲不下来,在狭窄的厢房里来回踱步,又频频张望窗外,等着孟青云来给她诊脉。

    眼看着时辰快到了,转头又见谢衡之还杵在她跟前,不由得有些焦灼。

    他宁愿日日待在这厢房里发呆,也不愿出去做做戏?

    亦泠弯腰,凑到了谢衡之身后。

    “最近外面的天气你是不喜欢吗?”

    正在桌前沉思的谢衡之回过头。

    “?”

    亦泠看了眼窗外:“哦哦,最近天气确实是阴沉了点。不过大人您想想,若是病人们知道你这个天气都在悲田坊外面逛……巡查,可不得把他们感动得痊愈了?”

    谢衡之:“……闭嘴。”

    亦泠:“……”

    好凶。

    片刻后,谢衡之掸掸衣襟,站了起来。

    临走之前,他指了指桌上的药碗。

    亦泠生怕谢衡之反悔,以饮酒的气势一口干完了碗里的汤药。

    还将碗翻了个面儿,示意自己一滴都没有剩。

    看着亦泠这一眼都不想多看他的急迫样,谢衡之沉着脸,很有自知之明地离开了这间厢房。

    半刻钟后,庭院里果然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

    亦泠立刻坐到了桌边,有些紧张地等着孟青云。

    同时双眼瞥见谢衡之留在桌面上的鬼画符,她嫌碍眼,一把推到了边儿上去。

    “夫人,孟大夫来给您看诊了。”

    春叶的声音响起。

    亦泠连忙说:“快请孟大夫进来。”

    门被人从外面推开,逆着光,孟青云脚步轻轻地走了进来。

    她朝亦泠福了福身,然后放下自己的药箱,有条不紊地取出自己需要的东西。

    诊脉时,她就坐在亦泠身旁的绣墩上,微微侧着身子,不去直视亦泠。

    这样也更方便亦泠细细地打量她的面容。

    再闻着她身上熟悉的药香味,亦泠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豆蔻年华。

    不知不觉盯着她看了许久,孟青云也注意到了那股莫名沉湎的目光。

    她困惑地看了亦泠一眼,欲言又止

    ()    。

    亦泠这才回过神,神情复杂地笑了笑。

    原本想问的许多事情,在此刻也不知如何开口。

    最后,她只能问道:“孟大夫为何来了松远县?”

    孟青云用手语表达自己是来义诊的。

    亦泠倒是不意外。

    毕竟孟青云和他的父亲常年都在各处为贫困百姓义诊,若是缺钱了,才会去富庶的地方赚些诊费。

    亦泠又问:“你是孤身一人来的松远县?”

    孟青云点头。

    亦泠:“你的父……母呢?或是你的夫君也没一起来?”

    孟青云:民女尚未婚嫁,父母也都不在人世了。

    原来孟老先生已经去世了……

    那云娘在这世间就是孤身一人了。

    亦泠心底颤了颤,其他想问的话都被这个消息堵在了胸腔中。

    正好孟青云也把完了脉,转身去写药方。

    亦泠知道她开方时需要细思,不喜旁人打扰,便安静地坐着不出声。

    不一会儿,她递来了两张药方,一张是给亦泠治病的,另一张则是开给章府其他人抵御瘟疫的方子,要日日喝着。

    亦泠接过药方后,问道:“对了,章县令前几日染病住进了悲田坊,他如今可还好?”

    孟青云垂下眼睛,摇了摇头。

    章县令本就年迈,一朝病倒,身体垮得比其他染病者都快,已经许久没下过床了,许是撑不了多久。

    得知了章县令的情况,亦泠怔忪着没说话。

    看来这瘟疫真的来势汹汹……

    等她回过神想再问点别的,孟青云已经开始收拾自己的药箱子,告诉亦泠她还要赶紧回悲田坊照看染病者。

    纵然不舍,亦泠也知道不能再留她说话。

    只是当孟青云推开门时,亦泠看见外头的日光已经被厚重的云层遮挡,莫名有一种山雨欲来的预感。

    阴沉的天色下,亦泠还是没忍住喊道:“孟大夫!”

    孟青云回过头,问亦泠还有什么吩咐。

    亦泠凝滞片刻,才开口道:“你平日住在哪里?若是、若是有什么急事,我也好找你。”

    孟青云朝她笑了笑,抬手比画了一串动作。

    亦泠心里却咯噔一下。

    她……日日夜夜都在悲田坊啊。

    -

    孟青云走后,亦泠心神不宁地坐在厢房里,盯着谢衡之用过的笔墨出神。

    自章县令病倒去了悲田坊,章夫人便日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

    本就死寂的章府几乎是没了一丁点儿生气。

    前几日因有谢衡之形影不离地陪着,亦泠倒没觉得可怕。

    现在她独自待在章府,浑身都萦绕着不安感。

    早知她便不把谢衡之赶出去了。

    反正他去了悲田坊也只是在外头做做戏,还不如留在章府里陪她。

    半个时辰后,亦泠

    实在是坐不住了,再一次登上了瞭望塔。()

    悲田坊的景象和她上一次看见的明显不一样——

    ◣想看翘摇的《思无涯》吗?请记住[]的域名[(()

    一眼望过去,亦泠便是这个想法,可她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同。

    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她才知道是哪里不对劲。

    上一次远眺悲田坊时,所有染病者都收容在寺庙的厢房或外头的帐篷里,那些露天躺着的病人都在后面,她也看不见。

    所以整个悲田坊看起来像一幅灰蒙蒙的画轴,静止不动,只有几个大夫和僧人不停穿梭其间。

    而这一回,她明显看见帐篷间有许多人在走动。

    不,应该是拖着残躯在逃窜。

    他们试图逃出悲田坊,又总是被官兵拿着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