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徽钦 徽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金人用尽办法,竟不能克。

    但没办法,大局面救不了。

    大宋在河东原本有兵,是宣抚司招燕、云之民置之内地,但内地常年歧视北地降人,汉儿军吃不饱还总挨骂,时间长了就很悲愤,面对金军选择了反水。

    东路的完颜宗望自平州攻燕山府,大败宋军,亲眼见证宋朝把张觉头颅交出去的郭药师兵败,选择投金,燕山府失守。

    局势很混乱,天子很心虚。在如此危难的时局下,赵佶没有调兵遣将,没有援救地方,没有提拔能臣,而是做出了一个哪怕现在都遗臭万年的决定。

    他跑路了。

    眼看着要出事,赵佶可不想当亡国之君,这时候又不觉得不喜欢的太子碍眼了,简直是他最亲的好儿子,皇帝宝座太子必须要,不要就是和爹过不去。

    赵桓又不是白痴,“泣涕固辞”加上“又固辞”,父子俩推来推去,谁都不愿在这时候顶上去。】

    历代人士皆汗颜,这种状况下的皇位已经不是天上掉馅饼了,走在路上平白无故下刀子还差不多。宋前有人为徽宗太子叹息:“君父如此无能,留下乱局给他收拾,想来他也没办法。”

    旁边人听了却觉荒谬,太子不容易,百姓就容易么?父亲要逃避责任做太上皇,儿子又何尝不是屡次推搡。二人都不想要亡国之君的名头,竟无一人肯沉下心想想如何破局,如何为天下计。

    ·

    赵煦拎着极厚的竹板,一下一下重重击在端王背上,每一击都浸着无法诉诸于口的血与恨。

    你既坐上这个皇位,为何只享受它的权势,贪图它富有四海,却不愿挑起它伴随的重担?

    你既做下一而再再而三的背誓之举,为何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不愿看隐藏于后的风险?

    你既在天子宝座上带着你的臣子吮干了百姓的血,为何又临危而逃,让被你忘在脑后的军民独自御敌?

    面前的端王无言以对,天幕上的徽宗无言以对。他极快地下罪己诏,取消花石纲——赵煦冷笑一声,居然到此时才取消花石纲。

    赵佶令各地人马勤王,手上动作却不停,飞速任命太子,令其监国,想逃去金陵,又在他人建议下传位脱身,带着他的嫔妃奔去新的地方享乐。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如果赵桓上位后用尽所有办法试图补天却失败,那大家还能安慰一下他,然而这位之所以能和他爹相提并论,当然有他的独到之处。

    大概因为真的挺恶心父亲甩锅给他的行为吧,赵桓刚登基也干过一些好事,比如把赵佶爱用的一些奸臣收拾了,又重用李纲,人心振奋。抵抗稍有进度,李纲领人奋勇抗争,而赵桓在干啥?避着这位臣子,对金派出使臣。

    金人看大宋骨头又软了,对使臣狮子大张口要金帛千万,且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宰相、亲王至金营为人质才退兵。赵桓此处答应了金人的无理要求,命康王赵构与宰相张邦昌前去,后来听闻各地援军纷纷前来,心思又活泛起来,觉得能碰一碰,令人夜袭。

    夜袭失败,赵桓罢免李纲,废亲征行营司,交了商议好的赔款,又在种师道提议趁金军退兵时否决,在臣子请求加强军备时置若罔闻。

    百姓抗议,他就恢复李纲职位,认可李纲提出的攻击,又中途撤回军队,三番五次错失机会。

    金人退兵没多久就卷土重来,宫内的天家父子却又陷入一轮权力争夺,耗费许多时光。赵桓命人救援过太原,大败,又拎出李纲,但要的军费和兵都没给够,又拒绝人家要指挥宋军的合理要求。兵败,李纲被贬。】

    赵光义简直不敢置信,这是在做什么,一而再再而□□悔,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来回盘桓,是想把所有人都耗死不成!

    他揣着满腹怒火在殿中踢打,简直无法理解赵桓的行为,这是一个正常人会做出来的事吗,莫非从徽宗开始他们这一脉便脑内有疾?

    祖宗不能理解,当朝的臣子当然也不能理解,本以为太子上位能锐意进取,谁知和前面那位不逞多让。

    被众人围在中间的李纲连客套话都说不出,只猛盯缩在角落的赵桓,该不该让太医上去检查一二?

    ·

    张居正听宋朝事,想这下有些人该知道景皇的好处了——于谦当然是救时之臣,但要摊上宋钦宗这样的天子,也先早踏破北京城了。

    朱祁钰不知后世摄政臣子的感慨,和于谦回忆了会儿当年危急,只叹若无于卿力挽狂澜,大明恐怕要再现靖康耻。王相公赞几句天子,朱见深翻出宋史为万贞儿讲解。

    【如果说此时的优柔寡断是赵家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那下面的操作只能让人感叹天下竟有这等白痴了。

    在经历一系列失败后,赵桓痛定思痛,想出一条妙计:写信给已经降金的辽国将领耶律余睹,劝他为宋做事。人家收到信呵呵一笑,大宋这几年坑辽国人还少吗,转头就揭发。

    金人攻破太原,大宋朝堂却在弹劾种师道,仅剩能打的将军很快病逝。东京被围,大宋看着虽然不行了,但城墙坚硬如铁堡,尚能支撑一段时间。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孙博读到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皆在东南卧白云”,以为这是上天指引,就近寻觅到一个名为郭京之人,说自己会法术,能用六甲神兵列阵退敌。

    谁看了不得说声扯淡啊,什么玩意,打仗这么重要的事你跟我说这个,当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是傻子吗?

    很不幸,大宋好像真的遇到了千年难遇不可理喻的帝王。赵桓不知是真的深信不疑还是病急乱投医,总之,他相信了郭京,给了他官和钱,撤下了城墙守军,亲手打开了宣化门,金人大摇大摆,就此入东京。】

    赵匡胤一路看着,看赵氏皇帝屡背盟誓,赵氏天子在最危难时仍不放兵权,赵氏官家反复无常,赵氏蠢人相信随便找来的道士,自开城门迎敌。

    曾纵横四海的将军欲张口,却只吐出殷红的血。,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