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大争之世 大争之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许多白鸟,飞渡而去,司马迁从千古尽头回望过来,看向他的后来者。

    【儿子有本事,当爹的很喜欢,但儿子太有本事,性质就变了。

    早在李世民被封尚书令,他就已经到了唐现有官制的顶点,李渊没办法,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许自置官属。看着就挺奇怪,都封无可封了,为啥不直接让人做太子?这是你亲儿子,又不是外人,搞那么多花头做什么。

    没办法,虽然一凤确实超出版本的强,伟人认证的“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但上头还有一个哥哥,太子李建成还尴尬地站在朝堂上呢。

    李世民有本事,但太子毕竟没啥大错,再加上李渊可能也有点不好说的心思,一儿子牛啊,尚书令不够,天策上将不够,那太子之位能够吗?万一他当上太子了又建新功,难道还要他这个当老//子的提前下台把皇位腾给他不成?

    但初建的帝国风波不断,窦建德旧将刘黑闼也举兵反了,还要儿子来收拾。天策上将亲率精骑,斩首万余级,悉虏其众,平河北,回师还收拾了徐圆朗,李渊苦哈哈给他加封十一卫大将军。

    七年,突厥寇边,李世民与之会谈,突厥撤军,八年,领中书令。】

    正尴尬地站在朝堂上的李建成: “……”

    好恐怖的未来,好可怕的弟弟。自从天幕第一次讲史,说到那要命的唐太宗和他老长一段的谥号,朝中的风向便开始不对,但秦王还算有分寸,每日安分待在自己府上,他想找事都没办法,只能暂且按下。

    最近李世民终于出门,后世却又开始说他这个好弟弟如何军功卓越,堪配太子之位,简直不把他这个真太子放在眼里!但他竟又有新功……李建成理了理弟弟的职位,每一次都是实打实搏命挣来的,只觉一阵绝望。

    秦王站在许多日不见的兄长面前,背后是半壁长安。日光在长安城千家万户的瓦片上拂过,折出斑驳色彩,太子被这样的光晕灼痛双目,恍惚间如见金凤。

    李建成顺着这只凤飞行的轨迹看去,它停于弟弟的肩上,又在踏入宫殿时幻灭,抬头再望,父亲在背光处端坐。

    ·

    嬴政咀嚼着“伟人”一字,这个称呼实在有些奇怪。就天幕上这位女子的态度来看,后世大约已没有皇帝,人们对王权并无敬畏之心,才能如此轻松地评断。

    时人称圣,曰明,把执政者高高地架起,但“伟人”是个温平而崇敬的称呼。

    天幕常说百姓,这个人应当和许多普通人站在一起,人们以伟大评价他,复述他的话,以他对帝王的评价认可李世民的功勋,但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什么样的人站在历史河流汇聚之处,旁观他们这些千年的风沙,再让这片土地孕育出这样鲜活的儿女?

    【到政变之前,李世民身上已经背了无数官职,向他们走来的是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一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李世民,当之无愧的大唐大冰。

    经常有人说李渊不愿意废太子是被亲戚家的事儿吓到了,怕废长子立一子再来一个杨广,怎么说呢,也太辱一凤了。不管是能力还是心性,那都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就看这个官职吧,一滴血一滴汗踏踏实实打出来的,和杨广这种被老爹派去刷经验包的有本质区别。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李渊李建成估计都有些汗颜了,但没办法,打完仗回来还能不给东西吗?国朝刚立啊,不能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但位置给了,秦王的权势又重了,父子俩整日愁云惨淡的。

    在许多人已知的历史中,这段时间的李渊和李建成那真是迫害功臣的大恶人,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勾结后妃,整日讲小话,李渊对太子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逢事儿就先给一儿子来一下,再轻轻揭过。

    后世对这段故事的猜测和探讨实在是太多了,说李渊端水没端稳洒了的,说李渊搞制衡失败的,说李世民被宫廷霸凌忍无可忍奋起反击的,说李建成是柔弱小白花被狠心的弟弟抹黑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但我们都知道,优秀的人从来都有登高位的决心和魄力,他们知道自己功绩如何,也能轻易看出在那个位置上坐着的人是什么斤两。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非常确信自己将得到什么,毕竟——】

    “大争之世,舍我其谁。”

    秦王笑着接上天幕的话。,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