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br />
    而胤祈却乐呵的笑着道:“就是觉得好神奇,九哥是看着不好接近,但是最爱闹的,还处理零碎的事。”

    胤禟无奈的一拍额头,“你当我不想

    ()    干些正经差事?这不是没有机会。”()

    胤禟路上说的多,胤祈记住个二四成就差不多,毕竟九哥废话也不少,记住有用的就行。

    ⒇本作者半个水瓶提醒您《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他还摩拳擦掌的想要试一下九哥的经验教训呢。

    谁知道一到正蓝旗的衙门却被热情的官员们迎了进去,半点没有九哥所说的阳奉阴违、假意为难等等。

    胤祈的眼睛圆溜溜的,他好奇的盯着这些人看,怎么都这么老实的开始做事了?

    他还没发挥呢?

    胤禟抬手敲敲他的圆脑袋,“喂,回神了,想什么呢?”

    “在想为什么都这么老实的做事啊,也没有九哥你说的那些情况啊?”

    听到这种问题,胤禟总算能够在弟弟扬眉吐气了,他顿时傲慢起来,“要是叫你在这儿遇到那些事情,那哥哥我不是白混了。”

    胤祈心里有些想吐槽九哥这得瑟样子,但是又觉得九哥这样好酷啊,甚至忍不住偷偷模仿。

    走访的过程中,两红旗的那里最容易些,胤禟的福晋出自董鄂氏,而两红旗正是董鄂家最霸道。

    两红旗的都统总有一个姓董鄂,胤祈翻看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熟人。

    曾经靠着拉关系才补了位置的善保将军如今是代山东巡抚,从二品的大员,若是去掉这个代字,就是正二品了。

    胤祈只是随意看了一眼,想起来这个人,又顺手放回去了。

    胤禟倒是瞧了一眼,记得的事比胤祈还多些,“他家重新连了亲,和董鄂七十那边亲密起来。”

    “枝繁叶茂就是好啊,董鄂家眼看着又起来显赫的一支。”

    胤祈瞧瞧他,好奇道:“九哥,你还这么关注他家啊?”

    胤禟皱眉不解,“这种事还需要特别关注吗?”

    胤祈比他还不解,声音拔高起来,“不需要吗?”

    “这不是听听就能记住的事。”

    胤祈哀怨的看了一眼,“我就记不住啊。”

    有了胤禟的帮助,胤祈只用了十二天时间走遍了下五旗的衙门。

    随后他积极叫来陈随风帮忙,整理好结果,呈递给皇阿玛看。

    乾清宫。

    康熙拿着折子仔细瞧瞧,每一行都仔细看。

    比起本该接受审视的胤祈,反倒是帮忙的胤禟看起来更紧张。

    胤祈悄悄伸出手握住九哥垂下的手掌,一模是冰冷的湿润触感。

    胤禟的掌心起了一层冷汗,他面色如常的垂眸等待皇阿玛的开口。

    康熙点点头,“不错。”

    顿时整个书房都和缓了气氛,一直注意力放在九哥身上的胤祈总算是闻到了乾清宫里独特的龙涎香味道。

    他笑着开始邀功,“皇阿玛,这份折子是有效的吧,是不是该算一份功劳。”

    康熙合上折子,顺手放在桌案左侧,那里的折子都是需要再次看一遍的。

    康熙瞧瞧胤祈又打量了一下胤禟,“这功该算是你们俩谁的呢?

    ()    ”

    胤禟心里陡然一颤,随即镇定开口道:“儿臣只是帮了些小忙,并不敢称功劳,都是十五弟辛苦得到的。”

    “才不是呢!”胤祈大声反驳,他才不要看到九哥让功,“九哥的功劳也很大,我和陈随风只是最后总结了一下。”

    胤禟握住弟弟的手,安抚一下后抬头看着康熙道:“十五弟厚道,一点小事也愿意分我功劳。”

    康熙眼中笑意逐渐浓厚起来,最后朗声笑起来:“行了,你们兄弟俩就不要推来推去,都有功。”

    胤祈扭头一看九哥,两人眼中瞬间迸射出惊喜。

    唯独康熙看了有些嫌弃,老九长了一副精明样子,结果却不够精明,真是遭了长相的连累。

    胤禟刚才一直推拒功劳,他是怕影响了弟弟。

    本来他那份折子皇阿玛看都没看就直接否定了他,是他厚着脸皮和十五弟一起去查访。

    康熙回想了一下内容后,他道:“其实呈上来改革旗务的折子并不少,不过这份是最详细的。”

    别人呈上来的折子知识粗略的说想要裁撤什么银子,一年能减少多少万两的支出,并且长篇大论改革的重要性。

    而胤祈这份详细到,一个旗人家庭一年能拿到多少银子,他们缺少了什么银子之后是不影响生活。

    康熙用手指轻点封了蓝封的折子,他问道:“你这里有提到战死旗人的抚恤不可裁撤,是什么什么?”

    八旗本就是为了打仗组建起来的制度,有关于军务方面反而更加严谨完整。

    一个旗人死在战场上,除去常规的抚恤银子以外,根据他的身份还会有很多种对他家中的补贴。

    如果是家中独子,那么父母的养老都由衙门负责,每月固定的粮米发放。

    如果是家中长子,其弟妹的婚嫁银子也有补贴。

    更不必说如果已经成婚,还有对其儿女的照顾,不过八旗并不鼓励女子守寡,所以对妻子的补贴是没有。

    许多人都认为死了一个兵而已,而之后的这些银子支出未免太多了,但凡是提出整顿旗务的,这部分银子其实可以减少。

    “所以,胤祈,你怎么想的?”康熙问道。

    胤祈一摊手,他还觉得奇怪呢,“这还需要想吗?”

    “战死的士兵是为了大清而死,如果降低他们的待遇,那岂不是过河拆桥,谁还愿意为了大清奋勇杀敌啊。”

    “虽然我看其他人的折子都说降低很有必要,但是我和九哥一起去看了几家旗人的家庭,他们的得到了这些抚恤银子能生活的更好一些,一条命换来这些,只有不够的份,那里能降低呢。”

    康熙心下满意,胤祈这样的想法和他相同。

    那些建议裁撤这部分银子的大臣连把刀都没拿起来过,张嘴就胡说八道。

    只是因为他也想整顿旗务,鼓励更多人写有关这部分的折子,若是痛快骂出来反倒是影响了大臣们的积极性。

    他看向胤禟,“老九,你

    呢?”

    胤禟也是仔细研究过的,此刻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儿臣也是如此认为,且旗兵的待遇影响八旗整体的战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根基。”

    “反倒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家中也无人在行伍之列的,实在该重新整顿一下,让旗人不再懒散,努力念书习武。”

    确实,银子都给撤了,自己讨生活的时候可不就不懒散了。

    不过胤禟也说了一些胤祈没有考虑到的一些事。

    “钱财对人何其重要,而八旗的稳定同样也有这些钱财的帮助,所以其实儿臣以为裁撤的银子部分应该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内以另外一种形式发下,避免出现一些过去的问题。”

    胤祈听的模糊,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但是康熙听出来了,从前就发生过叫人哑口无言的事情,那都是很久之前了。

    八旗内部并不是团结一块,各旗之间仇恨也不少,毕竟努尔哈赤是强行统一了女真各部。

    随着统治者的变化,两黄旗和两白旗的权势也跟着此消彼长。

    他们上面几旗你来我往,而底下挨欺负的就没变过,最底层一直是两蓝旗。

    在康熙初年就发生过矛盾太过或者说欺负软包子过头了。

    正蓝旗一堆纯正的女真人举大旗要反清复明,复不复明不重要,反清才是最大的期望。

    而镇压者恰恰相反,是明朝降将的吴二桂。

    一个汉人镇压满人反清复明,也是叫人直呼荒唐!

    康熙对这段历史自然了如指掌,虽然他那时候也才十岁出头,但是他又不能亲政,可不就要拼命念书了。

    整顿旗务也是如此,若是操之过急,正蓝旗可是前车之鉴,他们跳出来反对皇室怎么办?

    能不能成功另说,只要出现了对大清的稳固统治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康熙稍稍和缓了一些对老九的偏见。

    人还是聪明的,就是没有用到正地上。

    “这份折子不错,详略得当,朕也看到了胤祈的努力,也知道你所想,就允你半日自由的课程。”

    换算一下就是,胤祈还是要二点起来去习武,然后六点开始上课到十二点,下午就可以不用念书了。

    胤祈眼睛亮的惊人,他腾的站起来,激动的心简直控制不住,给康熙来了一个猛虎扑食。

    他高兴的快要飞起来,抱着皇阿玛的脖子就来了两个亲亲在脸上。

    他刚才吃的山楂糕渣滓糊了康熙一脸。

    康熙脸色僵硬,手忙脚乱就要把人扯下来。

    “啊啊啊啊啊阿玛!!!!”

    胤祈无处发泄的精力显露无疑,他在屋里挥舞手臂跑了好几圈,“呀汪汪呜呼哈哈哈哈哈哈哎”

    他一声“呜呼”就快活的飞出了屋子。

    康熙面无表情的用手臂擦擦脸上的山楂糕碎屑。

    胤禟努力维持住下垂的嘴角,死命忍住想笑点冲动。

    他开始鼓励自

    己,爱新觉罗胤禟你已经得到皇阿玛的改观了,你要忍住啊,成败在此一举。

    康熙冷冷开口:“好笑吗?”

    胤禟一脸茫然的抬头看向皇阿玛,整张脸的表情维持的非常好,“皇阿玛,您说什么?”

    康熙仔细打量,胤禟仍然是那副沉着的表情,一点没有平时的样子,像是被老四附体了。

    他抬起手臂放在桌案上,“朕看过你那份折子,还算可以,既然旗务的事你也有参与,这里”

    他点点折子上,“今年你先负责一部分。”

    胤禟顿首,“另外儿臣有个想法,不妨从穷困的旗人里选一些出来去做别的事。”

    康熙抬眼,听出来他还是对经商的事情不死心,“朕要看到你的功绩。”

    看到了能力,一切才有可能。

    一张嘴就从内务府借那么多银子,别说亲儿子了,即使亲娘康熙也不会允啊。

    只要老九证明有能力做好,才有可能去借银子经商。

    要是没能力,那就继续搁置一旁。

    胤禟迈步出来,他看向乾清宫的大殿前,一个身影还在左右跑着欢呼。

    他一摸脸上,竟然流下一滴眼泪。

    贴身伺候的太监小心翼翼,以为是主子是得到皇上重视才喜极而泣,又或者是苦尽甘来终于得到了皇上的目光。

    欣喜道:“九爷,您的能力已经被看见了,马上就能完成您的想法了。”

    胤禟沉默着用袖子胡乱擦了眼泪,@?$这傻小子都给定论了!!!!他也不好意思说是憋笑憋出来的眼泪啊!

    他上前拦住都要飞上天的胤祈,“十五弟,哥哥欠你一次,你有…”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不用念书了!哈哈哈哈哈”

    胤祈根本没听说完话,他又欢快的跑走了。

    胤禟深吸一口气,喃喃道:“十五弟真乖巧,对吧?”

    太监尴尬的赔笑,一扭头,十五阿哥已经爬上了宫墙扔着帽子欢呼,侍卫们在底下凑成一堆等着接人。

    “是,九爷说的对,十五阿哥最是乖巧不过了。”!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