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产妇姓包,丈夫姓孙,两人都是开宁县人。

    丈夫厂子整改后成为第一批下岗的工人,在亲戚介绍下去了寿北帮人冷库卸货。

    后来寿北海鲜市场开业,各个商家入驻后需要大批工人帮忙卸货装装货。

    孙老哥也在其中一家海鲜店上班。

    工作稳定之后,就把妻儿一起接到了寿北团聚。

    可谁知道好日子刚过上没几年,儿子突然在上学途中出了车祸,当场死亡。

    送孩子的孙老哥也因此断了只手。

    包大姐说到这儿,秦溪终于知道他们是谁了。

    “你是孙师傅的妻子?”秦溪惊喜不已。

    孙师傅上班的海鲜店就是[四海海鲜店],他出事时秦溪第一时间就让柳雪花去医院垫付了医疗费。

    孙师傅出院后,秦溪三人又凑了两万块给人送上回海市的火车。

    受伤的那只手虽说外观上没什么问题,可要想做重活儿是不可能了。

    “就是因为有那两万块,成了我们两口子活下去的底气。”

    两万块或许对秦溪他们来说只是聊表心意,对孙师傅和包大姐来说却是依仗。

    有了那笔钱,孙师傅决定不再找班上,而是做起了小买卖。

    有本钱,又遇上改革开放的大浪潮,短短两年两人就在开宁县买下房子,包大姐还又怀上了孩子。

    “那都是孙师傅有本事,我就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而已。”秦溪谦虚摆手。

    “你的恩情我们记在心里,其他都不用说。”包大姐摆手,颇有些兴致勃勃:“你是不知道,其实我家那口子一直惦记着跟你学厨艺呢。”

    要不是手受伤以后无法拿重物,孙师傅老早就想拜秦溪为师。

    秦溪笑。

    “就是我家这个姑娘,才生出来他就念叨着以后要是能有你一半本事就好了。”

    伤痛总会过去,未来充满希望。

    对包大姐夫妻来说,眼下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我记得秦老板收了好几个徒弟吧?”

    丈夫回家就经常说起秦溪的那几个徒弟,各个都已经独挡一面,成为了餐厅的一把手。

    “正式收的徒弟就两个。”秦溪随口道。

    杨金花和杨芸,两人眼下都在报刊亭小吃店里掌勺。

    至于刘代周那小子,比起成天闷在厨房里,还是需要脑子的大堂更适合他。

    “就没想再收几个?”包大姐又问。

    “收徒讲究个缘分,要是真那么简单,上大街吆喝两声就找到了。”

    “那倒也是!像我……就完全没有做饭的天赋。”

    随着餐厅版图扩建,各个餐厅都需要让秦溪能信得过的负责人。

    她当然想收几个有潜力人品也不错的徒弟去胜任。

    可就和回包大姐的话一样,收徒或许比大马路上遇到明星的几率还小,两者兼得那更是万中

    难寻。

    秦溪没往其他方向多想。

    当然也就没注意到郑晓雨陡然亮起来的双眼,宛如重新迸发了生机,希望悄然在心口萌芽。

    “……”

    秦溪又在医院照看两天之后,孔婶子带着大包小包来替换了她。

    看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来医院住下呢!

    不过看她准备如此妥当,秦溪也能放心得离开。

    ***

    寿北市,庆兰沟。

    萧条荒芜的厂子生活区比一年多秦溪来之前要热闹了许多。

    车子刚开进厂子,就看见路两边关闭的小卖部又重新开门,旁边还多了家小饭馆。

    商店门口坐满了吹牛的老人。

    秦溪还记得前回车刚开进来就被老职工们围住问东问西,今天车子开过,这些人却连眼皮都没带抬起。

    车子开过厂子,一直停到了铁门面前。

    报刊亭养殖场。

    “老板。”

    “秦总。”

    大门门口,孔军和周庆祝已经等了好半天。

    “好久不见。”秦溪笑,抬腿下车,转身又去把车里给吴娇娇带来的生活用品一一搬下来:“怎么没看见吴娇娇?”

    “吴总在接待付总参观咱们的养殖场。”周庆祝笑着接过行李:“你和孔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付总?付庭云!”

    姓付的人秦溪就认识一个付庭云,而那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今天来养殖场不知心里又什么主意。

    “不止付总,柳雪花同志和江老板也来了。”孔军说。

    一个付庭云肯定有事,加上江柳燕和柳雪花那就等于没啥要紧事。

    这三人多半是来找她叙旧,或许是无事可做,纯粹出门踏青来了。

    “不管他们,你们先跟我说说养殖场眼下的情况。”

    养殖场自从开始建设之后,早期基础建设秦溪来得勤,基本框架完成之后就只是通过电话把握进展。

    等秦溪去了海市之后,更是只通过每个星期的电话了解近况。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一批山地鸡下个月就能达到售卖标准,这批鸡肉最适合炒炸,炖汤的鸡肉还需要三个月……”

    提起这近一年的辛苦成功,孔军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

    这接近十万平的养殖场,几乎是他们一车草一车泥给打整出来的。

    提起养殖场,孔军和周庆祝都有种从心底里溢出的骄傲。

    大门进来是以前厂子废弃的厂房,进行了一番小小改动之后,成为培育鸡鸭苗的暖棚。

    另一个更大的厂房则是猪崽的养殖房。

    养殖场面积比农场要大十倍,走路看是完全不可能的。

    场子里配了几辆面包车和拖拉机,方便运输饲料和其他东西。

    “您看那边是饲料仓库,那边是鸭子的活动区……那片地方是我们专门种

    植的鲜草,平时和着糠一起喂鸭子……()”

    拖拉机突突冒着黑烟往养殖场深处驶去,所过之处都井井有条的忙碌着。

    养殖场现有工人四十五人,其中大多来自隔壁厂区,有的甚至是家里长辈一个长途电话把孩子叫回来的。

    曾经都是一个院里长大的厂区子弟,如今又凑到一起工作,不需要特别强调配合合作,大家自然而然会协作完成工作。

    路上秦溪就见到好几拨人互相合作

    养殖场里的栅栏和石路都是咱们自己弄的。?()_[(()”

    路两边一人高的木栅栏将每个区域分割开来,门口还特意挂上牌子写明区域名称。

    如此大的工程量,要是没有组织和热情,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建造好。

    “我前几天专门去了趟寿北农牧局,请教专家关于养殖场疾病防控方面的问题……”

    孔军是养殖场除了秦溪外的最高领导,秦溪给于了他绝对的决策权。

    他也把养殖场当成了自己事业,许多方面都是在边学习边进行改善提高,今天提到的疫病防控就是以前从来没涉及过的方面。

    说完养殖场工作,接下来的售卖方面那就是孔军绝对不会插手的环节。

    周庆祝听孔军汇报得差不多,接下来就把话头接了过去。

    “第一批山地鸡我们已经按你的吩咐送到各位老板餐厅去了,截止到昨天,共收到二十六个订单,其中订单数最大的……”

    海鲜批发积累起来的人脉,又加上农场那边口碑发酵,送出去的鸡鸭很快得到了反馈。

    虽说眼下各个老板并没有什么有机健康等意识,但他们都相信秦溪这个招牌。

    相差不多的价格买到的品质更高,大家当然愿意卖秦溪这么个人情。

    “那是……”

    拖拉机开到一处山坡时,秦溪看到林子中突然冲出来个人。

    哈啦啦——

    他的身后,鸡群展翅飞出,掀起漫天尘土,迅速将那片天空都笼罩在了飞舞的羽毛中。

    “增加鸡群活动量。”孔军笑道。

    “我是问那个跑下来的小伙子。”秦溪扇着飘来的灰尘,有些哭笑不得:“比猴儿还灵活。”

    “你说他啊!”周庆祝笑。

    几人谈论中,那年轻人已经冲到山坡下,弯腰将菜叶子扬手撒开,随即灵巧地躲避开鸡群,几步就窜到了旁边一颗杨梅树下。

    小伙子个头很高,浓眉大眼,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样子。

    “梁军,快来。”

    梁军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