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 15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的大罪,没有真凭实据他也不能就因为他的怀疑就上书朝廷告发安禄山。

    可这个证据应当怎么找呢?

    王忠嗣犯了愁,他这辈子还没见过造反的例子,也不知晓怎么才能算得上造反,更不知道有谋逆之心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难道只能再往后拖几年,等到安禄山的马脚彻底藏不住了,自己寻到确切证据再向朝廷告发他不成?那时候岂不是为时已晚?

    守护大唐是王忠嗣的毕生所愿,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对大唐不利。

    王忠嗣一向平和的脸上掠过一丝少见的坚决,他抬头沉声道:“安禄山前些时候给本将来信,请本将带着人手帮助他修建雄武城。”

    李光弼焦急道:“将军,安禄山的目的是借着修建雄武城的名义从咱们朔方借兵,好借机吞没咱们的人马,您万万不可应下他啊。”

    军队在谁手下才是谁的军队,倘若朔方真把军队借给了安禄山去协助范阳修建雄武城,那就是有借无还,这些朔方精兵必定会被安禄山找借口扣下,摇身一变变成安禄山的军队。

    到时候安禄山只要说一句“无论是朔方军还是范阳军,都是咱们大唐的军队”,就能顺理成章截留下那些朔方派去帮他修建雄武城的军队,到时候他们就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了。

    大唐如今军制是募兵制,也就是军队谁出钱养着就是谁的军队,在朔方,朔方出钱养着,那就是朔方军,到了范阳,范阳出钱养着,那就是安禄山的军。

    王忠嗣淡淡笑道:“本将只是答应安禄山带兵去帮他一趟,倘若不凑巧,本将去到了安节度使却不在,那本将也只能怎么带兵去的就怎么带兵回来了。”

    王忠嗣目光一锐,沉声道:“点三千骑兵随我入范阳,我倒要看看安禄山到底在搞什么鬼把戏……到了半路,再给安节度使送信告诉他咱们愿意去帮助他修城吧。”

    李光弼会心一笑,知晓他们将军是故意半路上再派人告诉安禄山他们去了雄武城。

    那时安禄山已经赶不及从幽州到雄武城了,等安禄山急匆匆赶到雄武城的时候他们已经回了朔方,安禄山只能扑个空。

    “末将领命!”李光弼抱拳,铿锵有力道。

    李光弼走后,王忠嗣却没有因为能戏耍安禄山一回而感到高兴,反而又将那份情报展开看了许久,愁眉不展。

    过了一阵,王忠嗣才提笔写下一封信。

    【吾妹亲启,愚兄见安禄山……倘若一个人想要谋反,他会做什么筹备呢?】

    王忠嗣已经相信了李长安的谋略,李长安远在千里之外就能判断出安禄山有反心,这个本事远超于他。

    而且他没有见过谋反之人,也不知道什么行为才能算得上谋逆。或许李长安能知道一些什么行为才算是谋逆吧,毕竟李唐皇室家学渊源……咳咳。

    王忠嗣生怕李长安误会他,于是又连忙提笔在第一页信纸的末尾加了一句。

    【愚兄只是问问,没有其他意思。】

    又想到如今圣人忌讳这个,连带着皇子皇孙都不敢言此事,王忠嗣又提笔加了一句。

    【真的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其他意思。】

    王忠嗣满意看着信纸,点点头。

    又用蜡油将其封好,选了对自己最重心的亲近之人,让快马加鞭送到洛阳寿安公主府。

    数月后,拿到信的李长安看着信中内容沉思。

    她义兄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不该啊,她隐藏的很好啊。

    直到看完了所有的内容,李长安才确认王忠嗣真的只是问她安禄山之事,而不是怀疑她造反,这才松了一口气。

    能证明安禄山的确在谋反的证据是什么?

    李长安一只手托着下巴,思考着。

    王忠嗣很聪明,他除了在面对李隆基的时候被那莫须有的“父子之情”冲昏了头脑之外,其他时候他都很聪明。

    历史上,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王忠嗣发现了安禄山谋反的兆头,多次上书向李隆基控诉安禄山将来肯定会反叛大唐,只是李隆基一个字都没信。

    李长安想要朔方军队,王忠嗣在朔方、河东军中威望极高,她完全可以凭借王忠嗣与朔方军队搭上线。

    那就要先让王忠嗣信任她的能力。

    于是李长安提笔开始写。

    【安禄山若是要谋反,必定会高筑城墙,将他的大本营守好,防范大唐军队反攻他。其二,他也会囤积粮草、兵器,这个很好发现。我教阿兄一个办法,阿兄可以打探一下安禄山手下的铁矿每月开采量和估计一下他手底下的军队每月武器损耗量,而后对比一下就能估计出来安禄山每个月会私藏多少兵器了。】

    【其三,招揽民心,让他辖地内的百姓忠诚他,这些百姓是他日后造反时候的军队来源……】

    【当然,我也就是随手一写,这些谋逆的事我没遇见过,不清楚细节哈。】

    “咚咚。”

    李泌推门入内,禀告李长安:“主君,去岁洛阳的粮食总产量已经汇算完了。洛阳境内共收了四百万石粮食,主君认为咱们向朝廷报多少合适呢?”

    李长安挥手道:“按照前几年的报,就报洛阳收粮两百万石,把两百万石粮产该缴纳的税赋送到长安,剩下的粮食再建两个粮仓储存。”

    粮食送到长安也是被李隆基和那些权贵挥霍了,还不如留在她手中,等到日后起兵充当粮草呢。

    等李泌离开后,李长安接着低头写信。

    【我一向乖巧懂事,这些谋逆的事情我也只是曾经在书中读过,自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谋反,阿兄问我,我就都写上了……但是安禄山肯定已经开始准备谋逆了,你看他那个坏样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