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电台里的好文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纸缺少了些什么。可到底缺什么,又很难聊通透。

    如今听到广播中的文章,他的大脑像被灵感击中般,一瞬间开了悟。

    这就是《内蒙日报》缺的东西——不用太惨烈,只是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仍然动人的……日常的美感和平凡的动人!

    半个多小时后,秦佩生拿到了那份文章。

    他将之握在手里,快速通读一遍后,目光凝在了落款处——

    【呼色赫公社第七生产大队知青林雪君】

    审稿书记从办公室外走进来,拿着一张登记纸,对秦佩生道:

    “是从首都过去的,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边缘的草场支援建设的16岁知青,林雪君。是位年轻的女同志!”

    ……

    几天后,秦佩生回到《内蒙日报》报社,第一件事就是赶去主编办公室。

    他才敲响门走进去,主编便站起身迎他入座。

    不等他坐稳,主编已拿出一封信递给秦佩生,急切地道:“这篇稿子你看看。”

    秦佩生接过信封,有些疑惑地看向信封上的地址文字。他眼睛一亮,不敢置信地瞪圆了眼珠子。

    这字迹太眼熟了,尤其——

    【呼色赫公社第七生产大队林雪君】的寄信方地址让秦佩生产生了一种恍惚之感。

    挑眸扫了主编一眼,他抽出信的同时,从怀里掏出另一封字迹一样的信,递到主编手里:

    “这封文章,你也看看。”

    主编狐疑地接过秦佩生的信,接着便露出了与秦佩生一样的恍惚表情。

    两人捏着各自的信件,抬头对视,大眼瞪小眼。

    两个人想给对方分享的稿件,竟巧合的都是林雪君创作的。

    待他们各自阅读了对方递过来的文章,再抬起头时,都有些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在对方的眼中,他们看到了与自己如出一辙的情绪。

    “都是林雪君同志。”主编呢喃。

    “是的,这篇《冬牧场上的牧民:草原骑士》写得也很好,我们先刊登哪一篇?”秦佩生有些踟蹰。

    “……”主编沉默下来,也开始思索秦佩生的问题。可几秒后,他忽然将信件往桌上一拍,哈哈大笑起来。

    “?”秦佩生抬头疑惑打望。

    “江山辈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初生牛犊不怕虎,敢看敢想敢写,又是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思想端正,写得好啊,写得好。”主编接过秦佩生手里那份文章,爽朗道:

    “不用想先登哪一篇了,哪篇都行。

    “现在咱们国家着力建设边疆,要缩小城乡差距,把农村建设起来,让农民、牧民们也过上好日子。将来要人人平等,人人享受好资源,好生活……这多好,直观地让城市人、先过上好日子的人、全国人民都看看,看看咱们国家的基石在哪里,看看这广阔土地上其他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咱们就是这样从苦里熬出来,在劳动中建设起来的啊。”

    他站起身,背着手绕桌一圈儿,目光始终盯着桌上放着的两篇文章,啧啧道:

    “文笔好,有才华,有观察到美的眼睛,有赞美劳动的真心,书写的又是边疆生活,太好了,太契合我们当下的主题了。

    “先登你带来的这篇,再登《冬牧场上的牧民:草原骑士》。

    “秦副主编,你去安排,你画没画出好作品?给这两篇文章配个图,好好宣传一下咱们边疆的真实生活,咱们牧民同志们的真实形象。”

    “行嘞。”秦佩生点点头,将两封文章折好放回信封,转身便要去落实。

    “稿费,咱们现在政-策不让给钱,你给林同志挑4本咱们大办公室书架上的好书,再去小王那里领30张3分的邮票,以后她邮信用得上,用不了这么多邮票,还能匀给其他知青换钱,去邮局也能换成现金。”主编捏着下巴思考起如何给与林同志足够的回馈。

    “成。”

    “再领一个信纸本给她,你看她写文章这信纸,都发黄卷边了,边疆艰苦,想买本子和信纸应该也难,咱们都给她备上。”

    “好。”

    “嗯,邮寄前记得去会计那边打个条子。”主编最后叮嘱。

    秦佩生应声后,终于踏出了主编办公室,接着便被急于将文章上报的心情鞭策着直奔排版室。

    他这人看见钱都不一定着急激动,看到好文章却是要兴奋的。

    踏进排版室,嗅到油墨的味道,秦佩生长舒一口气,通身透出种回到家园般的松弛感。

    “老赵,来活了!”他举高手里的稿件,振臂一呼。

    整个排版室瞬间被点燃,所有人都围过来,凑头一起讨论,之后又炸开,各自热火朝天地忙活去也。,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