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花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小四郎君嘟囔:“有黑幕。”

    姜瑶心道:这世上能有什么黑幕, 敢黑到你北梁公府的小郎君身上。

    就在小四郎君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闷闷不乐地下来时,一道白色身影却突然向前, 一抬脚,上了射箭台。

    射箭台本是彩云阁在街上铺设的一块四方小台, 以红布铺就,高出平地半米——

    此时, 这台上已站了三人, 楚昭一上去,那不大的台子登时便被立了个满满当当。

    掌柜的眼睛毒, 一下就看到了最后上来的楚昭。

    这人一身雪纱斓袍,一看就身份贵重,气度非凡。

    自古商贾低贱,不敢得罪权贵, 尤其楚昭这样一看就贵中之贵的——

    掌柜的忙不迭过去, 朝人一弯腰一拱手:“郎君可要先手?”

    那看起来极为贵气的郎君却倒和气,只拒绝了他,说:“按顺序来即可。”

    掌柜的舒了口气, 忙回到队首, 让那为首的重新拉弓射箭。

    当然, 这射箭也是有门槛的,不是随便谁都能上台来射上两箭的——

    要上这射箭台,首先便要交五个铜板的费用。

    在一个铜板能买一个菜包的前提下, 五个铜板, 足够普通百姓对付一顿简单饭食了。

    所以,这便也杜绝了没甚本事、纯为热闹来凑的白身——至于那等手里有钱的,他们也阻止不了。

    这台子自日暮便开始摆下, 到现在,已一个多时辰了,却未有一人中过哪怕一次。

    此时小方台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在接连三人的十支长箭全部射空时,终于有人忍不住问:“这射中…当真有这般难?”

    “自然是难。”

    立时就有行家捋着胡子解释:“你且看,那六层小塔灯有多高?此其一难。再看,现下何时?正是夜晚,灯虽亮,却灼人眼,目力不行者眼睛压根睁不开。此其一难。”

    “最后再看,那塔下挂着的孔方兄小不小?偏它还在空中摆动。于黑夜里,射中这么一只飘来晃去的铜钱,可比射中飞过的雀儿还要难得多。”

    “毕竟,雀儿要大得多,飞行轨迹你亦能推出一点儿来。可这孔方兄如何能预测?你得会观风,观完风,还能以风速猜其方向速度,但凡箭支轨迹差上一分一厘,都射不中!”

    台下哗然。

    有人喊道:“既这般难,彩云阁摆这射台出来,不是明摆着忽悠人?!不行,退钱!退钱!”

    群情激动里,小四郎君扯了扯阿娘的袖子:“阿娘,你听,不是我阿曦不行,是这太难了!根本没有人能射中!”

    “你信不信,一哥定也射不中!”

    他话音方落,却听人群中突然爆出一个“好”字。

    小四郎君忙抬头,却见台上,一哥正收弓袖展,他长身玉立,那白底暗流纹袖袍被风吹得猎猎,而一支乌色箭翎正于空中发出“嗡嗡”啸响——

    “一哥射,射中了?”

    “还是…第五层?”

    小四郎君几乎跳将起来!

    才一箭!

    一箭就已射中!

    台下观众顿时也激动起来。

    空箭那么久,终于有一箭射中了!

    再回想起方才那一幕,那白衣郎君就那么随手一射,就射中铜钱——

    此时,那乌亮的黑铁箭头还嵌在那小小的方孔中,被风吹得发出“嗡嗡”啸响!

    多令人振奋的一幕!

    登时,满堂喝彩!

    连彩云阁的掌柜声音都忍不住高昂起来:“恭喜这位郎君!得东海明珠铛一对!”

    “东海明珠!是东海明珠做的耳铛啊!彩云阁大手笔!”

    有人呼号。

    就在众人以为,台上郎君要收手时,他第一支箭已搭上弓弦——

    那样普通的一把弓。

    弓身木制,甚至还未打磨抛光,握在那郎君骨节分明、如玉质一般的手里,却分明有了贵重的意味。

    而后,他手轻轻一松。

    宽袖在空中一顿,又如风一般坠下,而后,那支长箭划破长空,如流星一般,直直射向六层宝塔——

    箭翎再次发出啸响,镝鸣!

    “恭喜这位郎君再中!得中头彩,金蕊丝红玉步摇一支!”

    掌柜喊。

    台下哗然。

    “他又中了!”

    “又中!”

    “还是头彩!”

    “百步穿杨之技!”

    有人赞叹。

    “一哥中了!一哥中了!”小四郎君拉着长公主的袖子道,“阿娘,快看!一哥又中了!”

    “低声些,像什么样子。”长公主忍不住拂了拂被小四郎弄皱的袖子,嘴角的笑却没下来。

    不愧为她儿郎!

    当有此气魄!

    台上的白衣郎君这次没再射,他将弓与剩余箭支放回托盘,而后,对着掌柜一颔首,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下得台来。

    这时,台下已有人认出他来。

    毕竟,当年长安钟鼓齐鸣,门楼次第开,少年郎一骑当先的风采,为多少人记得——

    便他如今大了,眉眼褪去曾经的青涩,可那般出众风貌,当世又能有几人?

    “可是楚昭郎?!”

    “楚昭郎?那三千轻骑破乌河,令乌河族人闻风丧胆的楚昭郎?楚昭郎,请受我等一拜!”有人拜下去。

    人群纷纷让出条道来。

    保家国,护边河,乃无数长安人的梦想。

    便有许多人去不得饮马河边,可也怀抱英雄梦,如今得见真人,哪里不热血沸腾,如见心中千崇百慕之人?

    于是,人们纷纷躬身垂落。

    幸得长公主一声:“今日只是游玩,诸位莫要大礼,尽兴才是!”

    才没造成更大的骚乱。

    ……

    唯有姜瑶身处其中,才真正感觉到,楚昭在长安人心中的地位:那便是真正的神明,地位如斯高。

    她仰头看着那徐徐走来的郎君,忽觉其气度昭昭,如风月不凡。

    再看周围侍卫,各个挺胸昂首,一副与有荣焉模样——

    便更觉楚昭在众人心中的地位。

    她叹一口气:这样的人,怎好亲近?

    也难怪,王清玄这样骄傲清高的小娘子,也要为他折了腰。

    姜瑶想着,彩云阁的掌柜却亲自捧了托盘,送来彩头。

    那木托盘上,放着两样东西。

    一,是对珍珠耳铛:另一,是金蕊丝红玉步摇。

    这样近看才发觉,那耳铛上的珍珠,大而圆,色泽极润腻、无一丝瑕疵,不愧为东海明珠。

    而其中更出众的,却是金蕊丝红玉步摇——

    技艺巧夺天工,簪头为一朵雕工精致的芙蓉花,花蕊细如发缕,花型栩栩如生,如一朵盛开的芙蓉花。

    芙蓉花儿葳蕤生艳,配着其下水滴形红玉珠儿,更是艳丽生光。

    那红玉剔透纯净,一看便非凡品,珠玉剔透,艳如鸽子血,极为抓人眼球。

    ——在姜瑶的记忆里,便是漱玉斋,一年都出不了几件这样的精品。

    “彩头确实不错。”

    长公主赞道。

    掌柜的躬身:“夫人谬赞了。”

    “肖嬷嬷。”

    肖嬷嬷忙上前,从掌柜的手中取过托盘。

    掌柜的躬身退开。

    这时,小四郎君蹦蹦跳跳走到那托盘前,看着那托盘上的东西。

    便他每日里不是跟黑猪儿打交道,就是跟蛐蛐玩,却也看得出,这是好东西。

    他道:“一哥,你可真厉害,一赢便赢来两个!”

    “阿娘,快看,这是一哥为你赢来的彩头!你快来挑一挑。”

    长公主却没那么贪。

    于她而言,这世间再珍贵的首饰,都算不得珍贵:若她需要,唾手可得。

    可这到底是一郎赢来的,意义不同。

    不过——

    她看向姜瑶:“阿瑶,你来选。”

    姜瑶却摇头,道:“夫人,这可是一郎君为您赢来的,阿瑶怎可…”

    “这有什么?”长公主挥了挥手道,“这样罢,我先选。说起来步摇我有许多,倒是这耳铛…我便选这个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