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葫芦 郎君是买与我吃的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出了寺庙大门, 姜瑶和长公主又弃了软轿,上了早就等候在那的马车。

    统共三辆马车,长公主并小四郎君一辆,姜瑶和小姜芝一辆, 除开贴身伺候的外, 其余婢女嬷嬷们皆挤在第三辆, 唯三郎君和侍卫们骑着马,护卫左右, 一同往城内去。

    马车辘辘在夜将近的长安街道奔驰, 因着马车上的徽记,以及侍卫手中擒着的“安”字旗,守门的小将没怎么检查, 就放了行。

    在城外还不觉得如何,一进城,便感觉, 今日长安极之热闹。

    还未到西坊, 街上已熙熙攘攘。

    夜已至, 街道两旁挂满了花灯,人人拖家带口地出门,马车行到半途,已慢下来。

    红玉替姜瑶掀开纱帘。

    “今夜长安不宵禁。”她道,“女儿家亦可大大方方上街, 自然热闹。”

    果然,如红玉所言。

    今日街上,女子亦大大方方,并未带上帷帽,便是那带了仆从婢女、身着绫罗的闺秀, 亦敞了一张脸,带点快活自在地左看右看。

    还有唱着经、烫着戒疤的僧人,一手持钵,一手拿着杨柳枝,以杨柳枝沾着钵里的香汤,为停在面前的路人驱邪。

    姜瑶目不转睛地看着。

    随着马车越来越靠近西坊,着锦衣的开始越来越多起来。

    但不论是何等富贵的人,在看到这浩浩荡荡一行人,尤其是队首那“安”字旗时,都纷纷退避,揖首作出一副乖顺的臣服姿态来。

    但再如何退避,在到达西坊时,马车还是无法前行了。

    拥挤的人群,将整个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距离明月楼,还有两条街的距离。

    侍卫统领在前方看了看,一扯马头,调转过来,走到马车边,对着车内道:“夫人,前面是条窄巷,里面人太多,恐…马车行不进去。”

    长公主自打起的帘子往外看,果见面前人头攒动,忍不住蹙了眉:“今日人如何这般多?”

    “约莫是西域圣灯的缘故。”

    侍卫统领略一思忖,道。

    若是旁的原因,长公主恐还要不快。

    不过听说与西域圣灯有关,长公主又觉得能理解。

    西域圣灯,为十二莲花灯,后有十二西域僧洒汤游经,十分稀罕——上回来,还是十二年前,大梁初初建国时。

    这般喜欢,哪个长安人不想看?

    便是她自己,不也来了么?

    她叹一口气:“能否绕路?”

    明月楼在平康坊附近,要过鹊儿桥,附近还有个拈花园,平日里已是人流如织。

    今夜怕是更多,长公主又看一眼前方乌泱泱跟蚂蚁一样的人头,只觉头疼。

    侍卫统领道:“另一条道更窄,恐更过不去。”

    这也令他难办了。

    除非强行驱逐这些百姓,否则,马车不可过;可若强行驱逐,这般日子,恐对国公府不好。

    “不必,”长公主放下帘子,“这般热闹高兴,何必为难他们?”

    她叹:“你去后边马车问一问,姜娘子可愿下车,否则,便掉头回去吧。”

    侍卫应了声“是”,果真一牵马缰,转去后面一马车,问车内:“娘子,夫人令属下来问,前方马车行不进去,娘子可愿下车?”

    马车内,纱帘绰绰,只隐约见一曼妙身影,侍卫就听一道极柔蘼的声音传来:“替我回夫人,阿瑶愿意。”

    姜瑶自然不会在这时候不识趣,说掉头回去——

    且不回去还会发生什么,只这时候过于矫情,搅了人兴致,哪里值当?

    好感得来不易,要珍惜着用。

    “是。”

    侍卫去前方传了话,姜瑶只听一声呼哨,马车果然全部停了下来。

    她则被红玉和青雀扶着下了马车。

    左脚还不怎么能着力,一落地,便感觉钻心的疼。

    姜瑶将身体倚在红玉的身上,就见肖嬷嬷不一会,竟不知从哪儿推出来一个——

    轮椅?

    姜瑶惊讶地看着前面的物什。

    与前世的“轮椅”相比,眼前的椅子要简单得多,扶手椅模样,只在两边,加了两个木制宽轮。

    肖嬷嬷带着几分自豪道:“大娘子且放心,这车椅是夫人自工部借来的,之前老奴已经帮着试用过了,十分稳当,必不会摔着大娘子。”

    “哎,你这丫头,愣着干什么?快过来,帮老奴一块将娘子扶上椅。”

    肖嬷嬷朝青雀招手。

    青雀连忙应了声,果真和红玉一左一右,将姜瑶扶上车椅。

    姜瑶这般一坐,倒觉出这椅的好处来。

    椅子垫得极软,坐在其上极舒服;脚亦可耷在木榻上,这轮亦不知是什么做的,行在路上,半点没有颠簸感。

    只是,即便是被拱卫在中间,周围时不时扫来的视线,让素来面皮极厚的她都有几分不自在。

    殊不知,旁人倒不是看她那奇特的椅子——

    也有部分原因。

    只是,更多的,还是看她。

    这般美人,夜灯如昼,轻轻扬扬撒于她一身,将她一身轻红衣裳也衬得朦胧,于那冰冷甲胄之中,仿若一场美而朦胧的梦。

    面庞未清,却那般美。

    美的姿态,美的氛围——

    连那朦胧灯光,也仿佛爱她。

    于是,连那车椅,也仿佛成了她特别的所在。

    不远处,金珂捧着一卷书册,惊鸿一瞥,久久不曾离开,直到书册被碰落,才感觉佳人远去。

    他叹一声,重新捡起书册,分开人群往西坊外。

    金榜题名。

    功业未在,他如何敢、又如何配放言等。

    ……

    姜瑶可不知,自己又撞着金珂了。

    她、三郎君、阿芝和长公主被侍卫等人护在中间,艰难地在人群中往前。

    而周围人便是知,这一帮甲胄森严之人不好惹,可人实在太多、脚亦无处下的情况下,便是想避也无处避去。

    于是,便也只好挤在一处,挤挤挨挨往前去——所幸的是,这一行贵人脾气不算差,便是这般挤,也未出言训斥。

    不过,姜瑶等人还是走得极慢。

    长公主倒未见烦,只蹙了一双描得精巧的黛眉,看了远处的高楼——明月楼,此楼在整个西坊最高,有六层,远远就见那翘角飞檐上挂的一盏“月灯”。

    月灯摇晃,仿佛与周围所有的街灯,也晃成一排排影。

    长公主道:“嬷嬷可还记得,上一回圣灯来时的场景?”

    “自然记得,上回也是老奴陪的夫人。”

    “亏你还记得,”长公主看着周围感慨,“不过那时看灯的人可没这般多,哪像如今,脚都下不去。”

    “这更说明了,圣人治下,世道清明,人口繁盛。”

    “是啊。”

    长公主感慨,虽她与父皇因夫君之事闹了龃龉,却也不得不承认,父皇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若非治世,哪里会有这般盛景?

    她看着周围人面上喜乐,难得道了声:“父亲不易。”

    可便是不易,那龙位独坐久了,人也还是会变。

    多疑,独断,只当人人是要觊觎他那张椅子的诡谲之人。

    长公主哼一声,正要再抱怨上两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