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太子以为瞒住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而太子和胤褆, 本就好奇齐格到底做了什么,正关注着齐格这边的动静。

    听到什么断袖,太子好奇地问胤褆:“胤褆,断袖是什么意思啊?”

    胤褆到底年纪大一些, 平日里和伴读们混在一起, 也会听到一些宫外的事儿, 对于断袖的意思,他大致有点理解, 一听到太子这样问, 顿时不好意思了,故作正经道:“这……这个,我也不晓得。”

    太子倒是没怀疑, 一脸兴致道:“你也不知道啊?那我回头问问皇阿玛, 皇阿玛告诉我了,我再告诉你。”

    胤褆:……

    你要是敢问皇阿玛, 皇阿玛指定得给你一顿胖揍!

    不过胤褆转念一想, 太子被皇阿玛胖揍的事儿,自己还没见过呢,如果这次皇阿玛真胖揍太子一顿, 也是好事,顿时压下了劝太子不要问的想法,心里已经偷偷乐了起来。

    继而又听到安亲王逼问齐格,他喜欢的女子是谁, 太子笑得叽叽咯咯的:“齐格也有喜欢的人了!哈哈……谁家姑娘这么倒霉?”

    胤褆却是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忍不住捅了一下笑得没心没肺的太子:“咱们是为了姑姑,才胖揍那几个家伙的, 对吧?”

    太子一边捂着肚子笑一边点头:“是啊!”

    胤褆又问:“齐格也是为了姑姑对吧?”

    太子继续点头:“没错啊!这坏主意还是齐格出的呢!你说得对,齐格这人一眨眼就是一个坏主意。”

    “所以……齐格喜欢的女子,会不会就是姑姑?”胤褆带着五分怀疑道。

    太子大吃一惊,立马嚷了出来:“什么?!我不许!”

    太子这一嗓子还挺大声,引得不少人纷纷侧目。

    胤褆忙捂住他的嘴:“你小声点!你要是嚷得大家都知道了,姑姑就只能嫁给他了!”

    太子吓得忙自己捂住了自己的嘴。

    胤祉已经在旁边听了好一会儿了,这时忍不住插嘴道:“大哥说得有道理,姑姑每次出宫,都是齐格跟在身边保护她的,姑姑这么好,只要接触过她的人,都会喜欢他的,齐格心上人是姑姑的话,一点都不奇怪。”

    聪明寡言的胤祉,都这么说了,胤褆更是有八分确定了。

    一旁的小胤禛咧嘴一笑:“我也喜欢姑姑!”

    胤祉摸了摸他的头,答道:“谁不喜欢姑姑呢?我们都喜欢。”

    太子放下了自己捂着嘴的手,道:“我不接受,哼,姑姑要是嫁了人,就得出宫去了,我不要姑姑出宫。”

    一想到南音不在宫里了,太子感觉天都要塌了。

    胤褆忍不住敲了一下太子的头:“所以才叫你别那么大声,嚷得安亲王听见了,他指定得去跟皇阿玛讨姑姑给齐格做福晋。”

    胤祉还冷静地补充道:“姑姑身份不高,怕是做不了福晋的,顶多做个侧福晋。”

    太子一听更加不乐意了:“侧福晋?他也配?呸!想要娶姑姑,八辈子后再说!”

    胤褆道:“你也不能只顾着你自己的想法,还得看姑姑怎么想。不过我觉着,姑姑定是不肯给别人做小老婆的。”

    小家伙们都看得出,南音姑姑虽然平日里礼数做得很好,但总是不卑不亢的,一看就是不怎么把自己当人下人的。让姑姑给人做小老婆?姑姑肯定跑得飞快。

    更何况,有他们在,也不得让姑姑做人小老婆啊,难道以后他们想见一见姑姑,还得先让人家大老婆同意?

    几个崽崽一想就觉得太难接受了,反正谁也不能骑在姑姑上头,压姑姑一头。

    另一边,安亲王逼问了齐格半天,也没逼问出来,只是康熙已经宣布,吉时到了,要开宴了,安亲王不得不先回自己的位置坐下。

    安亲王打算回府了,继续逼问齐格;齐格心里则在犹豫着,要不要今晚不回王府了,直接溜之大吉为好。

    相对于乾清宫的鸡飞狗跳,慈宁宫则要和谐许多,这些福晋侧福晋之类的,坐在一块儿也是聊家里的孩子,跟孝庄太后说说今年谁家的孩子成亲了,谁家分家了,谁家格格和阿哥在议亲之类的,好让这位老祖宗,对爱新觉罗家的人口状况有个了解。

    孝庄太后大多都有大致印象,一说是谁家的哪个孩子,孝庄太后就能想起来。

    南音陪在小格格们身边,听到孝庄太后的记性这么好,不由得佩服万分,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苏麻喇姑一直在身后提示孝庄太后。

    这下子,南音更加佩服苏麻喇姑了,竟然对爱新觉罗家的亲戚关系门儿清。

    南音是摸不太清的,因为之前的满人没有那么多规矩,叔叔娶侄女之类的都不少见,这样一来,亲戚关系像一团乱麻。

    果然,能陪伴在孝庄太后身边几十年,还一直受到康熙的尊敬的苏麻喇姑,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孝庄太后听到各家的喜事儿,也是十分高兴,爱新觉罗家人丁兴旺,蒸蒸日上,就是她这个老祖宗的骄傲啊。

    说完了大的,话题又转到了小一些的孩子们身上。

    小一些的孩子们,就主要说说小阿哥们的学习了。

    说到学习的事儿,本来在孝庄太后身边,陪着妹妹们玩五子棋的和馨,顿时竖起了耳朵。

    在孝庄太后面前,各家没有说自己孩子读书不好的,反正都是夸,这个说自家孩子认识多少字了,那个说自家孩子得了先生的夸奖。

    和馨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这些福晋侧福晋之类的,都不怎么识字,特别是汉文,和馨听着她们说话,就感觉她们的话有些牛头不对马嘴。

    在听到一个老福晋说自己大孙儿,才启蒙大半年,就识得上千个字后,和馨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他能读完千字文了吗?”

    “什……什么文?”老福晋没读过书,根本不知道和馨问的是什么。

    和馨道:“《千字文》,就是每个开蒙的人要读的书。如果能认识千字文上的每个字,就说明确实认识一千个字了。我是花了两年才读完千字文的,胤褆弟弟和太子弟弟都跟着姑姑学了一些字后,也花了差不多一年,才读完千字文。说一年能识得上千个字的,我还从未听说过。”

    和馨的话,让周围的人都静了下来,有些怀疑地看向了那个老福晋。

    老福晋哪怕不识字,也知道和馨这么说,就是明晃晃说她撒谎,因为极少有人不到一年学一千个字的。老福晋顿时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好一会儿后,才道:“你……你一个小格格,读什么书?反正都要嫁人的。”

    和馨顿时有些懵了,不是在说读书的事儿吗,怎么又说到了她是女孩儿,不准读书的事儿了?

    见和馨说不出话来,那老福晋才感觉找回了一些场子了,道:“再说了,你是女孩儿,读书当然没有男孩儿厉害,你要两年,我家孙子不要一年,有什么奇怪的?”

    这就是胡说八道了,除了真天赋异禀的孩子,学千字文就是需要一两年的时间门,而胤褆和太子有最好的先生教,还学得刻苦,才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门里学会了千字文的一千个字。

    和馨气得眼睛都红了,正要站起来反驳,却感觉有人轻轻地拉了拉她。

    和馨回头,看到是身后的南音,冲她微微摇了摇头。

    和馨咬着唇,眼睛红红的,有了一些眼泪,南音也很心疼,但在这样的场合,就是要讲规矩的,和馨不能和那个老福晋吵起来,结果就算是和馨吵赢了,和馨也会被人扣上不讲规矩,不知道尊重长辈的帽子。

    和馨恨恨地扭过头,努力憋住眼泪。

    南音无奈,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凑到苏麻喇姑身边,低声说道:“和馨格格日夜苦读,却被人这样说,实在是委屈坏了,求太皇太后娘娘,帮她说句公道话吧。”

    苏麻喇姑看了南音一眼,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和馨可是十分招人疼的小姑娘,苏麻喇姑也喜欢她,有人仗着年纪大,刺歪她,确实有些倚老卖老了。

    苏麻喇姑凑到孝庄太后耳边轻声耳语了两句,孝庄太后表情凝了凝,看了看和馨,见她确实委屈得不行,心中也不是滋味儿。

    这孙女儿有心气,又是个倔的,这话确实伤人。

    于是,孝庄太后脸上露出几分笑容,道:“我们爱新觉罗家出了这样的读书苗子,可真是大好事!看来往常皇帝跟我夸胤褆,夸太子,都是太骄傲了,回头我得和皇帝说说,这样的读书苗子,可得接进宫里来读书。有这孩子在旁边做榜样,胤褆和太子也不敢骄傲,得跟他学着更加卖力地读书才是。”

    其实那个老福晋夸的孩子,没有被皇帝选进宫做伴读,孝庄太后就心里清楚,她的话里有几分水分了。

    如此聪明的孩子,不仅做伴读时能给皇子们榜样和压力,待以后长大了,也是皇子们的得力臂膀,这样的人,康熙怎么可能不提前为太子笼络过来?

    那老福晋一听,一时之间门,分不清孝庄太后是真的夸,还是在试探,忙道:“这个……这个……多谢太皇太后娘娘恩典,只是……只是孩子读书的事儿,我也做不了主。”

    孝庄太后笑着道:“哪需要你做什么主?能给宫里的阿哥们当伴读,是多大的好事儿啊?皇帝下了旨的话,你们府上的老少爷们,只有欢天喜地地接旨的。”

    有些看明白了孝庄太后意图的,也故意应道:“是啊,这是多好的机会,别人求都求不来呢!”

    “今个儿回去后,你可得跟郡王爷好好说说,这可是你求来的大好事。”

    “那么会读书的孩子,将来肯定有造化。”

    ……

    众人跟着起哄架秧子,弄得老福晋属实有些下不来台,谢恩不是,不谢恩也不是,也算是让众人知道了,孝庄太后知道这老福晋在吹牛。

    之前不少人都在孝庄太后跟前,吹了自家的孩子,也不见孝庄太后怎么着,这回孝庄太后直接顺着她的话儿说了,是在为自己的重孙女儿出气吧?

    果然,孝庄太后又道:“至于小格格们读书嘛,这事儿我和皇帝都是认可的,读点书,能懂点事理。和馨读了两年书,我是眼看着她越发懂事了,也越发地会照顾妹妹了。”

    和馨有些惊讶地看向孝庄太后:“乌库妈妈。”

    孝庄太后笑眯眯道:“怎么啦?不喜欢乌库妈妈夸你呀?”

    和馨只感觉眼睛酸酸胀胀的,心里也酸酸胀胀的,被人维护的感觉真好!

    “喜欢!”和馨忙道,“平日里乌库妈妈夸我夸的少,原是攒着等这个时候呢!”

    周围人顿时笑了,觉得和馨说话有趣儿。

    孝庄太后也笑着跟众人道:“你们瞧,我没说错吧?读了书以后,这孩子的嘴皮子越来越利索咯!”

    不少人立马跟着夸和馨,说她越长大出落得越好了,越长大越懂事了,越来越有长姐的样子了。

    看着这一幕,和馨心中的不满与不快都散去了。

    有乌库妈妈护着自己,疼爱自己,还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就像姑姑说的,有些人说的话,不是在骂别人指责别人,而是在骂自己指责自己,因为她们自己是那样的人,所以用那样的人的眼光和心思去看别人。

    老福晋说女孩读书不如男孩,可她自己也是女的,不就是说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么?

    想明白这些,和馨不仅不气了,反而有些同情那个老福晋了。

    和馨扭头去看南音,见南音笑着眨了眨眼睛,和馨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

    她还不到十岁,是个年幼的小格格,有乌库妈妈和皇阿玛关心疼爱,有姑姑这样的聪明暖心之人的照顾和教导,可比那个老福晋要幸福多了。

    这个年,和馨过得十分开心。

    通过各府的福晋侧福晋们,说她们府上男孩子读书的情况,和馨也找到了不小的信心,和许多堂兄弟族兄弟比起来,她还算读书厉害的呢!

    等到乾清宫和慈宁宫的宴席结束后,康熙才收了一脸笑意,去处理那桩丢人的丑事儿。

    康熙提前离了席,一边往外走,一边问梁九功:“他们现在都醒了吗?能问话了吗?”

    梁九功跟在身后,道:“回圣上,都已经醒了,一醒来就在那里咒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奴才都说不出口。不如先让奴才过去,让他们先闭嘴?”

    康熙脸色难看道:“朕倒是想听听,他们还能骂出什么来,丢人现眼的东西,哼!”

    “是,圣上。”

    梁九功引着康熙来到了安置三人的偏殿,一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不仅在叫骂,互相之间门还在指责谩骂,谩骂期间门还互相揭老底儿,真是没眼看。

    康熙听了一盏茶的功夫,再也忍不下去了,直接一脚踹开了们,呵斥道:“平日里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一张读书的嘴,竟然能吐出这么多污言秽语来!真是不堪入耳!”

    三人本要骂哪个不要命的,竟然敢踹他们的门,待看清楚是皇帝后,顿时吓得都从榻上滚了下来,老老实实跪在康熙跟前,嘴里都给自己开脱。

    康熙真是被气得不行。

    他知道爱新觉罗家难免有些下作东西,但没想到这么下作,直接命人先掌嘴。

    打了几巴掌后,脸都打青了,康熙的气还没完全出掉,但怕他们直接没法说话了,就让人停了手。

    康熙问这三人到底怎么回事,三个人统一口径说有人暗算自己。

    事情的经过,梁九功已经问过一回了,无非是被人引到了偏僻处,然后被套了麻袋打了一顿,又被迷晕了,醒来的时候,就是在这殿里了,身上还只剩下了贴身的衣服。

    康熙再问起来,他们的说辞还是一个样。

    “那你们可清楚,自己到底得罪了何人,让他在乾清宫也要教训你们几个?”康熙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