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94章 “乌氏标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常四简直不能理解, 这个小子考了这么高的分数,他又有那门让人惊叹的手艺,为啥发昏来学农?

    他倒不是贬低自己的学校, 他们农业大学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可是全国六所重点大学之一, 校史那是不输任何名校。可从实际出发,学农的个人前景就没那么受欢迎了。

    这两届考上来的学生, 里面有过下乡插队学农经验的至少有十之七八, 好不容易越过龙门考上大学了, 却仍旧要跟种地打交道,大家虽然明面上不说,可大多数人心里都有落差。这在新生时期尤为明显。

    可乌年的这个成绩,高到连专业老师都吃惊:今年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 可全国统一命题却是第一年, 报考的六百多万人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统计出来录取了前四十万,自己学校的学生的成绩在哪个层次位置, 领导都大约有数儿。不客气的说, 乌年这分数虽然没有冲入公布出来的前十, 但他成绩的含金量可比去年林星火位列京市前三甲还有分量多了。

    连方同俭的老友、荣伯岑曾经的同事都专门递了话来问情况,特别是现任某大学考古学院分院长的一位老先生,不仅是他俩的老朋友, 还曾经是荣伯岑的学长和领导,都追到洒金胡同跟俩老头拍桌子了。

    如此天赋如此底蕴资历, 偏偏报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农业机械专业, 让那位至情至性的老先生指着师兄弟俩的鼻子骂“暴殄天物!”

    但这是一家子早前就商量好的,唯一没料到的可能是乌年能考这么高的分数吧。方同俭今年都没敢呼朋唤友的显摆,可他能在东园躲个耳根清净, 荣师伯却只能生生受罪:主要是乌年在他单位那边处的太熟了,他考出了这样的好成绩却报了个出人意料的志愿,这都成个热火话头了,进进出出的人碰见荣伯岑就不免叹息着说两句。以至于老头这么个板正的人,都遭不住人见他就叹气的开场白了。

    不提两个小的把俩老的坑苦了,就乌年而言,他倒是特别稀罕自己的专业。他喜欢炼器,只不过不管是星火的木牌传承,还是他自己的血脉记忆,炼器传承都有限,可以说方同俭及其他人所教授的古器物其实给了他很多启发和灵感。现如今,乌年对于傀儡一道产生了浓厚兴趣。可想而知,现代人的机械科技其实正和乌年的胃口。

    乌年在这方面天赋惊人,不仅把相关传承都学到了手,还将龙甲所长的精怪之法融会贯通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器道,他如今所能,已然达到妖丹境界前的修士炼器所能达到的最高品阶了,比起万年前炼器一道的天骄也不差什么了。

    既能帮到星火,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最主要的是农业大学与林星火所在的中医学院离的还挺近,说真的,乌年高兴的又突破了一个小境界。

    常四咋呼怀疑他脑子坏掉了,乌年也不生气,出名好哇,只有出类拔萃,说话建议才有分量么!乌年正有一个好提议要在合适的时机向师长提出来呢:他们系部有机械有专业人才,隔壁学校有那么一大片实验田,据星火说开发出来的药圃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不正适合强强联合、友爱互助么?

    光顾自己学校这一亩三分地是不是有点太狭隘了?还可以促进其他农学、畜牧、园林专业同隔壁多多交流么,农业与中医本来就相互交叉,一些农业难题求助于那些研究中药的大手,或许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效果——这两年国际上已经有农药、化肥滥用的争议存在了,当然了,以现在这两样在国内的缺乏程度,华夏一时半会不会发生“滥用”问题。但生物防治、植物相克、绿肥、纯中药农药等相关学科技术发展应用起来后,是不是就不用在走外国“应用——增产——滥用——后果”的老路了?

    乌年还没能想的那么深,思路被彻底开发挖掘的是林星火,她上辈子是经历过“停杯投筷不能食,菜场四顾心茫然”这个大众质疑食品质量安全时期的,带有“绿色食品”标识的农产品与同类普通产品的价格天差地别到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这里面甚至萌生了一种畸形观念,成了另一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荒诞认知,一些进口的、品质并不高的果蔬粮食换了个亮丽的包装,在市场很容易就打败了本地农民精心侍弄出好产品。有些甚至是自古以来就兴盛享誉的当地特产,经过历史验证过土质气候特别适宜的老品种抗不过观念冲击,无数个封建时代贵为“贡品”的品种因为“不赚钱”渐渐都消失了,精品卖不上高价的市场行情逼得农民只能打低端产品的产量‘战’,于是一个个恶行循环开始了……

    林星火心有志向,乌年给这愿景添了一把野火。

    灵气复苏与绿色农产品道路意外的匹配呢!不咸屯和林星火农场大业的灵稻灵植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