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主编 孙明达惹怒皇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刚添了名, 还未吩咐让孙明达入宫,转头就听说三皇子过来了。

    这于皇上而言是一桩稀罕事儿,皇上与几个皇子都不算太亲近, 尤其是这三个小的, 平时见了面话都说不上两句。周景文主动来寻他,更是前所未有。

    索性皇上如今正闲着, 便放了人进来, 准备听听这小子又在耍什么花招。

    周景文妒火滔天地跑了进来, 他本来是有些怕自己父皇的,可是今儿的事情实在是太令人愤怒了。他若是不回来告一状,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

    凭这妒意驱使,周景文嘴巴比脑子还要快, 三两下就把今儿所受的委屈全都抖了出来, 说到最后,险些都哭了。

    成安忍俊不禁。三皇子该不会是想让圣上替他做主吧?

    他难道就不记得练武的旨意是谁下的?

    皇上也觉得这儿子有点蠢,本来对他学文就不报什么指望, 如今跟着崔狄扎这么一会儿马步又生出了这么多的事来, 丢死人了。

    这般娇气, 看来不下死手都不行。他扫了周景文一眼:“这么说来,你不想跟崔狄学武?”

    周景文一瞬间有种小动物的直觉——若是自己回答是,下场会很惨!

    他立马改口:“不是, 儿臣愿意学的,只是崔侯爷太过偏心, 凭什么他对待周景渊就处处妥帖, 对待儿臣与四弟便严厉至极,这不是偏心是什么?”

    皇上冷笑着打断:“凭什么?就凭这话是朕交代的,你不服?”

    周景文傻愣在原地……父皇交代的?父皇为何要折腾他们?

    皇上懒得看他的呆样, 多看一眼都觉得眼睛疼:“你多大,老五多大,你也好意思跟他比?他在冷宫出生,自幼身子弱,个头还比两岁小儿还不如,你也跟他一样不成?”

    周景文被噎得不上不下,难受极了。

    先不说这话他没有办法反驳,就算能反驳他也不敢直接怼回去。

    但这不代表他觉得父皇有理,周景渊为什么一直住在冷宫,还不是因为他母妃犯了错,这对母子二人自作孽不可活,怪得了他人?周景文心中已经认定了,不仅崔狄偏心,但好像,连他父皇都偏心。

    对!父皇就是偏心周景渊,要不然他怎么这么替周景渊说话?周景渊那个小崽子,怎么处处都爱跟他作对?

    周景文鼻头一酸,眼泪立马模糊了视线,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

    偏偏皇上嘴毒,还在戳他的肺管子:

    “身为皇子心眼却还这么小,简直有辱皇家体面。这么点事儿都能心生怨恨,往后还能指望你有什么出息?”

    “我听闻,你从前最喜欢欺负你五弟,心胸狭隘之人才会恃强凌弱,老四尚且知道弥补,你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叫人失望透顶。”

    “贵妃怎生出你这样的儿子?你既文不成武不就,来日便都不学算了,凭你的天赋,想来也学不出什么东西,罢了,明日你不必去了,往后都不必去了,反正你也学不会。”

    “啧,真有脸哭,太子跟大皇子虽不中用,但也强你太多。”

    皇上平常只会阴阳怪气朝臣,这次是周景文自己犯蠢落到了皇上手中,他被骂也是活该,皇上骂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疼。三皇子期盼的是父子亲情,皇上表现出来的却是冷酷无情。

    反倒是成安有些可怜三皇子了。在三皇子被号啕大哭地离开之后,这份同情更是达到了巅峰。

    可怜孩子,他怎么会以为圣上是慈父呢?

    太子跟大皇子尚且不能在圣上面前得多少脸面,更别说他这个小萝卜头了。后头的几个小皇子,在皇上这儿直接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能听到什么好话?

    皇上把儿子骂走之后,还怪上了儿子生母:“想来是贵妃驽钝,养出来的儿子才不够聪慧。”

    偌大的后宫,怎么就没有一个聪明人?就连太子也是不尽如人意,反正同他当年比起来,差之远唉……

    皇上的性子,从不会反思自己,只会责怪他人。

    这些后妃的事儿,想起来便让人生闷,还是看看前朝吧,皇上赶忙又让人将孙明达给叫到了御前,把傅朝瑜他们合伙弄出来的书稿丢给了他。

    孙明达起初看的漫不经心,可越往后翻,越觉得震惊。

    他跟皇上想到了一处,这本书若是成功印制发售,不知道会改写多少读书人的命运。这种科举考题可不是一般寒门子弟能拿到的,而叫人赞不绝口的应试文章对他们来说也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偏偏这些东西这本书都有,更为难得的是,书中还有针对考题和答案的分析归纳。

    妙哉!

    原来傅朝瑜这小子最近是在搞这些。

    这几个监生是真心想要通过这本参考书,教会光大学子如何考时务策,甚至如何应对进士考题。

    可这样一来,等同于将破题的方法告诉天下所有读书人,届时……高门权贵还有优势吗?这后果,孙明达都不敢想。

    皇上催促:“看完了吗? ”

    孙明达合上书,心情复杂:“才刚看完,圣上是从何处得到这书稿的?”

    “自然是底下人呈上来了。”

    孙明达掩去心中的疑惑,看来是他小看了傅朝瑜,这家伙竟然有门路将东西送到御前。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亏得圣上不追究,否则他染指科考,是福是祸还未可知呢。

    不过,即便圣上不追究,这书真印出了造福寒门子弟,朝中只怕也是要非议不断的。那些世家的嘴,从来都是不饶人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哪能一蹴而就?孙明达摇头,总觉得此举莽撞了些,不够妥当。

    幸好这书不是他写的。孙明达不否认自己的卑劣,他既想兴盛文教,眼下又庆幸自己不必挨骂。至于傅朝瑜等做的事情,可以让王纪美担着,王纪美不是自认很疼学生吗,关键时候岂能不顶上?想来以他疼学生的性子定不会拒绝给傅朝瑜挡枪。

    国子监一举多得!他可坐享其成!

    王纪美这回总算做了一件大好事儿。

    皇上见他看完还没察觉到问题在哪儿,不禁嫌弃对方眼拙,遂主动提点:“这书写得不错,不过内里还得细究一番,朕没心思一一翻看,你带回去改吧,三日后交上来朕让太府寺去加印。”

    等等——不是王纪美的学生吗,为何他来改?

    孙明达立马觉得手上的稿子烫手了。

    皇上冲着他微微一笑:“此事便交由爱卿全权负责了,出版后,主编那一栏由便只写爱卿的名讳吧。朕方才见前面署名王纪美,觉得碍事儿,遂将你的名字写了上去。”

    孙明达:“……!”

    孙大人头皮发麻。

    他翻开扉页,发现皇上果真将王纪美的名字化掉,将他的名字放在首位。这……这不会按着他的头让他挡在前面挨骂吗?

    他凭什么要受这份罪?

    皇上还在给孙明达待高帽,平日私下里一口一个的“秃驴”现下也变成了黏糊糊的“爱卿”了:“爱卿乃是国子监祭酒,这国子监的事不论大小都与你有关、由你负责。这新书自然也一样了,爱卿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