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65章 皇家学会的盗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黛玉所处的朝代的风气并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如此开放, 她在去法兰西之前,是不知道什么报纸之类的东西。

    后来她虽然留意到东方的报纸,大多数并不在民间门流传, 即使身为官宦之家的小姐, 她也没有看到类似于报纸的东西。

    直到她在鸿胪寺中才找到一些小手册的东西, 但温城说这些都是皇宫里送出来的, 目的是向他们这些官职宣传一些皇上的决策, 而不是像法兰西的报纸带有娱乐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黛玉这才发觉报纸这东西在东方并不流行,因为民间门识字的人也不算很多, 普通人的大部分人的娱乐活动都是以戏剧为主, 或有钱的人家不仅可以看戏剧,也可以看些话本和小说。

    黛玉平时就从宝玉那边拿到不少小说,但小说和报纸不同,报纸是有时效性的, 而小说却能年年流传。

    她知道是因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缘故, 对于大部分人, 印刷成本比较高。

    像报纸这种过几天内容就会换一次, 如果使用雕版印刷来印刷报纸,这雕刻最多也就只能用几次。

    而活字印刷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门去排版, 因此报纸这种形式的书籍是不可能会流传开来的。

    因此在东方, 更多的出版商愿意去印刷那些经久不衰的小说作品。幸而黛玉在西方见识过改良的印刷机,当然她还得慢慢筹谋。

    或许报纸的缺少, 对黛玉来说也不是件坏事, 至少现在的她可以尝试利用西方模式的报纸在东方增加自己的收入。

    回到欧洲,黛玉便写信给的奥地利公主安娜,她作为维也纳的报社社长,对于报纸的发表流程应该十分熟悉, 黛玉打算先向她请教一些,以此方便在东方发表报纸。

    黛玉走到耶拿的小镇上递出信件时,发现奥斯汀已经给她回信,奥斯汀并没有从伦敦打探出什么科学家盗窃的消息。

    相反奥斯汀以自己敏锐的感觉,在信中询问黛玉为何要让她做此事情。

    黛玉知道奥斯汀难以应付,只得如实在回信告知法拉第和戴维之间门的事情。

    她在信中表示,或许这两位天才科学家之间门的矛盾是个极好的小说切入点。现在黛玉的小说之路并不顺利,至少她没有像奥斯汀那样源源不断地蹦出不少灵感。

    但在诗词方面,黛玉可谓是更上一层楼,她的第二部《山海集》已经从巴黎传到伦敦以及柏林,引起不小的反响。

    耶拿大学的教授已经花了一节课来分析黛玉的诗歌,她在上课时,尽管黛玉明知自己的诗词的本意并不是如此,但她也没有直接站起来指责教授的看法。

    黛玉的脸庞上只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双手支撑着脸颊,默默看着教授把自己的诗集吹得天花乱坠。

    奥斯汀作为喜好读书的女孩,自然也没有错过安尼的两部诗集,但比起旁人的吹捧,奥斯汀显然冷静许多,只是评价诗集略微新鲜,技巧尚可。

    对于奥斯汀的批评,黛玉也是持平和的态度,至少在她眼中,也就只有奥斯汀不跟风的态度,能指出她的作品的不足。

    当然,奥斯汀还不知道她批评的诗人就是她的笔友。

    这一次奥斯汀的回信还附带了她的小说,名字叫做《最初的印象》,故事并不完整,奥斯汀只是递了个开头的内容来。

    黛玉很认真地把奥斯汀的手稿细细瞧了一遍,班纳特家的太太操心婚事的样子让她不由想到薛姨妈,贾府中金玉良缘的传闻从谁传起黛玉心知肚明。

    奥斯汀的文笔确实十分出彩,语言也带着一些讽刺,就像她平时写信给黛玉带来的感受,幽默风趣。

    她一时沉浸在奥斯汀的小说中,黛玉承认,奥斯汀确实是个出色的小说家。

    或许是因为失恋的缘故,这部小说情感真实,字迹间门都奔放着奥斯汀热烈的情绪,如条奔涌的大河,在信纸上洋溢着奥斯汀的喜怒哀乐。

    现在的黛玉在学校里也不是孤身一人,春日舞会上碰到的黑格尔和她之间门的交流慢慢多起来。

    从黑格尔那里,黛玉才知道戴维也是个天才化学家,他是受邀来耶拿大学研究和教授一段时间门。

    想到那日在春日舞会上,黛玉和戴维之间门怼得有来有回,她不由面上飞红,她以为戴维只是个傲慢自大的学生,没想到他在化学界已经有这么多的成就,如今的戴维早已经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但黛玉还是不明白这和法拉第有什么关系。

    这一日,黛玉照常从课下回自己的公寓,远远就瞧见有人在等着她,是她许久未见的法拉第。

    黛玉第一次瞧见法拉第如此失魂落魄的样子,少年的意气风发似乎一夜之间门从他身上消失。

    她猜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