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代购,危! 不速之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当简家南把自己的小生意告诉给爸爸妈妈的时候, 两个大人是截然相反的反应。

    苏琴轩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女儿能在上学的时候发展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爱好,同时给家里创收, 当然是一件一石二鸟的好事了!

    “南南你真棒!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也太厉害了!在学校还不忘记给家里拉生意,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夸你才好了!”

    苏琴轩一直是鼓励式教育,但是简阳平, 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

    他严厉地批评道:“南南你怎么这样呢?你作为一个学生,最大的任务不是学习吗?怎么一天到晚都想着赚钱?赚钱是爸爸妈妈的任务,而且我们家这几个月的生活一直在慢慢变好,不需要你们小孩子操心!”

    简阳平本来以为女儿只是小打小闹的,没想到怎么还发展成一条产业了?

    说完简家南,简阳平话锋一转, 对着简家北训斥起来:“还有你!北北你这个当人哥哥的也不知道要看好妹妹,妹妹年纪小不懂事,你也跟着她胡闹吗?”

    简家北简直要大喊冤枉两个字了,要是深圳九月飘雪,出现这个百年都没见过的神奇景观,那肯定就是他在喊冤了!

    简阳平是出于一个家长最朴素的心理才这么说的。

    一是他觉得, 对于学生来说,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不是赚钱做小生意, 而是读书学习, 找一份好工作,不要毕业后还跟他们夫妻一样出来辛辛苦苦跑上跑下。

    二是背井离乡这件事, 还是带给他一定的刺激, 有很多时候,看着两个孩子懵懂无知的双眼,一直跟在夫妻二人身边跑上跑下的忙得没有个休息的空隙, 再一看同龄的其他孩子,都在父母呵护下玩笑胡闹呢!

    看到这个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让简阳平愧疚起来。

    因此,在度过刚开始的困难阶段之后,简阳平就觉得,两个孩子实在是没必要继续困在这个生意里面,可以自由做自己了!

    对此,简家南有话要说:“不会啊,我一点也不难过,挣钱就是我最喜欢最自由的事情了!”

    简阳平:“……”

    他顿时噎住,都怪女儿没给自己一个老泪纵横的条件。

    这个回答,对于简家南来说,好像也不是很意外。

    简家南笑起来:“原来爸爸你竟然是这样想的,你怎么会觉得我是被迫这样做的呢?我在学校发起代购生意,都是主动的呀,我还很喜欢呢!”

    这话绝对不是虚言,看着她脸上绽开的真情实感笑容,明眼人都会知道,她说这句话就是出于真心的。

    苏琴轩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你跟孩子发什么火呢?每天早上屁颠屁颠给孩子准备好所有的商品,还仔细检查一遍没有错漏的人,是不是你啊?怎么今天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冲着孩子大呼小叫的?”

    简家南:“是啊是啊,爸爸,你不是跟妈妈一样,是那个最支持我的人吗?怎么今天突然说这些?”

    简阳平一抹脸,在家里人的陪伴下终于擦干眼泪,重新绽放笑脸。

    简阳平讷讷道:“也没有突然了,只是一直这样想,就这样说出来了而已。”

    他渐渐想开了,自家女儿就这样,除了宠着照看着,还能怎么着呢?

    简家南做出保证:“爸爸妈妈,我在学校里面也会好好学习,老师说的话我也会听,布置的作业我也会完成,还会预习复□□而言之,身为一个学生的任务我是会坚定完成的。如果在这之外,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爱好,不是什么不被允许的事情吧?”

    “我真的就是单纯喜欢挣钱的感觉而已,并不为难也不辛苦,是充满感情的那种!”

    这话苏琴轩倒很相信,每次一提到赚钱诀窍的时候,简家南就一副两眼放光的样子,里面蕴含着的都是浓浓的对于钱的爱啊!

    真是个小财迷!

    她眨巴眨巴眼睛,盯着两个大人看,真情实意地保证道。

    任是谁看了这一双眼睛都得心软,更别提两个大人了。

    简阳平几乎是一瞬间就倒向女儿的方向,原来的想法都没了,让人丝毫不怀疑,待会简家南说什么,他都会点头。

    简家南笑意盈盈地问道:“那明天,爸爸你还会帮我准备商品,还有检查漏拿的商品吗?”

    简阳平连忙一迭声地答应:“当然!当然!爸爸当然会帮你了!”

    简家南心满意足地点点头:“那就好,谢谢爸爸了!”说完她就回去洗漱,“我先回去睡觉了,明天还要起床早点上学呢!”

    简阳平笑着目送女儿离开,转头一想,却忽然咂摸出不对劲来,哎,先前不还是在跟女儿说不要花费心思在其他事情上吗?怎么现在又绕回明早检查物品上面了?

    他刚刚不会是被女儿套路了吧?

    看破一切的素琴轩留下个高深没测的笑容,“走了老简,我们也是时候睡觉。”

    “来咯!”简阳平顿时忘记了刚刚还在想什么,马上跟了上去。

    第二天清晨,简家南欢快地背上书包上学去,提着袋子,书包和袋子里面都鼓鼓囊囊地装满了早点,哥哥简家北书包和手里也是袋子,兄妹两个人可以说是满载而去。

    学生订购的早点并没让两个大人额外付出时间和精力,直接从自家小饭馆里拿就行了,顺手的事。

    简阳平和苏琴轩站在校门口看着自己自家两个孩子的身影,有些感慨万千。

    简阳平问妻子:“南南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呀,他会不会是三分钟热度?”

    苏琴轩回答:“我倒是不担心这个,我担心的是南南不会三分钟热度。这学生啊,最要紧的事情还是学习,赚钱是我们做家长的义务,她要是一门心思都扑在赚钱上没有好好读书的心思,以后可怎么办呀?”

    简阳平斜眼看了妻子一眼:“看不出来你还担心这个,那今天早上给他准备的最欢的人是谁?”

    苏琴轩昨晚就把简家南写下的清单给店里的师傅看了叫他们好好准备,早上又趁着两个孩子没起床的时候把单子和准备的实物对照了一遍,忙忙碌碌的,可不像是现在话里说的担心样子。

    苏琴轩反驳:“你不也是,嘴里说着不赞同,早早起床还一直叫我去确认的人又是谁。”

    简阳平笑了:“不是担心他们出错吗,他们两兄妹好不容易合着干一件事情,可不能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脸啊。”

    两位家长说完同时笑了。

    这边简家南一进教室,就受到了来自同学的热烈欢迎,她今天来得早,昨天订了餐的同学来的更早,都一窝蜂地围上来等不及了自己分,简家北看着妹妹自己那么忙碌的样子,索性待在那里帮她的忙。

    一行几人经过昨天的忙碌,都熟练了很多,有条不紊地重复收钱,对数目,给出早点的过程。

    还是段落心里有些不愤,昨天有个单季青跟她抢收钱的位置,怎么今天又来了一个南南的哥哥,也来跟她抢收银的位置。

    临近早读,简家北只好拎着自己班同学订好的早点回班级去了,简家南还盯住他:“哥哥,你看账可要仔细点呀,而且记得要收每个人五分钱的跑腿费,买多少份都只剩五分钱。”

    简家北有些不耐烦,妹妹这是把自己当成什么了,一个十几岁了都不能生活自理的智障吗,一个摆手赶紧跑了。

    到了大课间的时候,简家北拽着一把零钱过来找简家南,简家南接过账目表的时候,底下还有一张清单,简家北看到妹妹疑惑的神情就解释说:“这是明天的表,有点多,因为有些人看见了就想买。”

    简家南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看来自己的代购小生意是越来越红火了。

    随后的一段日子,简家南的早点代购小生意确实是越来越红火了,从班级同班同学,发展到同年级隔壁班同学,再发展到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可以说是每个年级都有顾客来光顾,甚至还有简家北所在的初中部也有人来找他代购。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来,但是零零散散地集合起来,数量不可无视。

    简家南看到这个热火朝天的情况,顺应民心退出了包月或者包学期活动。每月只要在月初的时候交一块钱,就可以获得一个月的代购服务,比每天五分钱的便宜多了。

    虽然五分钱也没有多少,可是谁会嫌钱多啊,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马上就有好多人交钱开通了包月服务。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简家南同学从小就有经商天赋,她年纪小办不了公司,就去当了一个中间人。

    左手倒右手的,不仅给家里赚够了钱,还给自己留了一笔代购费。

    不仅如此,简家南还给哥哥封了个“初中部”业务负责人的名号,兄妹俩一个管小学部,一个管初中部。

    小学部业务繁忙,幸好还有单季青和段落时不时地帮手,初中部可就只有简家北一个人了,忙不过来,见了妹妹有人帮忙还很羡慕,在考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雇人帮手。

    一个月渐渐过去,代购生意已经从单一的产业发展成了一条新型产业链了,从中还可以初见一个家族企业的雏形。

    这天放学,照样是简家北来找妹妹,临近周末,她神气地把背包一甩,就牵着哥哥的手回家了。

    代购生意的两位骨干成员,每天劳动八小时,一个星期休息两天,雷打不动。

    简家北有时候都想好了,要是自己毕业了考不上大学或者找不到好工作,就来给妹妹打下手,每天工作八小时,做五休二,还有两天休息,真舒服。

    不过今天简家北有点奇怪:“今天有个你们小学部的人来找我代购,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找你,他知支支吾吾的,不回答,这个人好奇怪啊。”

    简家南也很奇怪,哥哥那边负责的都是初中生,他一个小学生为什么不去找自己呢。

    “他有说自己的姓名吗?”简家南问哥哥。

    简家北:“没有,不过他可能以为能成功预订,一来就在表上登了名字,我用了排除法找到了,你拿去看看吧。”

    简家南翻看登记本,找到他的名字,张宇?

    顿时,一张跟名字对应的脸浮现在简家南脑海里。

    “就是这个人,这人太坏了,哥哥你以后不要理他,我们家的东西可不能卖给这个人吃。”简家南严肃地看着简家北。

    “他怎么了?”简家北摸不着头脑。

    简家南:“他骂单季青!”

    这个叫做张宇的学生家长跟单涛在同个部门工作,因为理念不同,再加上有竞争关系,两人十分不合。

    奈何单涛业务能力比他好,张宇父亲找不到攻击的点,也就能骂一骂他的“傻儿子”单季青了。

    张宇可能经常在家里听见父亲对单季青的谩骂,把那些不好的话学了个十成十,在一次来找简家南代购早点的时候看见单季青,觉得好玩就有模有样全说了出来。

    简家南一听这话便十分生气,当场取消了他代购业务的资格,并且禁止他再来购买。

    简家南:“他肯定是想曲线救国,我这里走不通,就打起了你的主意,从你身边下手。”难道自己家的小饭馆这么好吃吗,都这样了还不放弃。

    简家北这段时间跟单季青相处多了,对他印象逐渐变好了,知道他的难处,跟着生气起来。

    他还转头安慰单季青:“小青啊,你别往心里去,他这种人就是没素质,家里人也不教好。”

    简家北绞尽脑汁想话语来安抚单季青,还展示出自己的伤疤:“我小时候还有人说我是个短命鬼呢,你看我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这回简家南生气的对象转到哥哥身上去了,还直呼他的大名:“简家北!有你这么说自己的吗?”

    简家北:“怎么叫哥哥的呢,哥哥的全名是你这个小不点可以叫的吗?”

    兄妹俩打打闹闹,单季青内心轻快,也跟着笑了起来,一点也不在意张宇谩骂的话。

    兄妹两回到家的时候,苏琴轩也已经从小饭馆回来了,那边只剩下简阳平一个人在做些收尾工作,苏琴轩过来给两个孩子做饭。

    苏琴轩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香喷喷的样子,开头问简家南:“南南,这段时间你累不累啊?”

    简家南口齿不清地回答:“不累啊,为什么会累?”

    “妈妈看到你这段时间都很忙很辛苦,有点担心跟不上学习。”

    “怎么会呢,我一直在认真听课,好好复习的呢。”

    简家北插嘴:“妈妈你别担心,她精力十足,一看到钱啊就两眼发光,才不会累呢。”

    简家南连连点头。

    苏琴轩看着这两傻孩子,索性挑明了意思:“南南你那个代购生意要做到什么时候啊?要不然过段时间停了吧,妈妈总担心你在学校这样做,被老师发现了会说你。学校毕竟是学习的地方,你这样容易被人说是不务正业。”

    简家南摇摇头:“不会啊,没有人说的。”

    她放下筷子,跑到妈妈身边抱住她:“妈妈妈妈,你不要担心我啦,我正干得风生水起呢。”

    苏琴轩被这小撒娇精黏得毫无办法,只能作罢。母女俩好好温存了一会,只余下简家北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内心正在激烈挣扎,自己要不要也学那个小撒娇精去妈妈身边,不然妈妈眼里就没有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身影了。

    与此同时,紫阳花小学隔壁的家属楼里面,梁康正在跟妻子程玲聊天。

    梁康大肆吐苦水:“哎我跟你说,你是不知道啊,我这当老师的一天天过的都是些什么日子。现在政策一改,真是什么人都可以来上学了,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就开学第一天的事。”

    程玲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梁康说到这里,特地存了指点江山的意思,把见过还是没见过的家长都一一个点评了个遍。

    “有些人啊,送小孩第一天上学这个重要的日子,连衣服都不好好穿!我看他们推了个自行车,还以为多有钱呢,结果上面的漆都掉了!怕不是人家丢了不要的被他给捡回来了!”

    不用说,这指的当然是简家南一家了。

    “还有还有,有个小孩的家长你没见过,他在菜市场那边杀鱼,是个杀鱼佬,一靠近三米就一股鱼腥味。他小孩也是这股味道,都不用靠近,隔着五米远我都能闻到。你是不知道这股味道有多恶心,我现在连他们班级都不想进去巡视!一进去总感觉有一股鱼腥味,怎么消毒都消不下去,令人作呕!”

    程玲:“那就没有其他正常家长了吗?”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梁康是个势利眼,程玲也不遑多让,她在电厂上班,也是靠了自家男人和家里的关系,在电厂混了个文职,是个闲职,空闲时间一大把,都被她耗费在跟同事领导嗑瓜子唠闲话上面。

    梁康:“有是肯定有的,你也不看看我们紫阳花小学是这一片最有名最厉害的学校了,不管有钱没钱,能进紫金花的都是上辈子积攒了大功德的!”

    他吹嘘道,也不明白为什么,紫金花小学明明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他究竟在炫耀些什么东西。

    梁康故作深沉地说:“我们学生家长挺多当官的,那些小职位我就不提了,有一个你肯定没想到。深圳发展改革局的单主任,他儿子也在我们学校上学。”

    “哦?”程玲有了兴趣,坐起身来,现在国家政策一公布,不仅深圳成了个香馍馍,发改局更是重中之重,这个部门可是集合了大部分的决策者,每一个人对深圳以后的发展都可以说是举重若轻的作用。

    现在没人不想和里面的人打好关系,要是他可以露点口风,知道在哪里建厂哪里的地好,那赚头可是多多的呀。

    梁康见到妻子感兴趣的样子,得意得像是跟单涛是八百年结拜的兄弟一样,净在那吹牛:“我看到他的时候都以为自己看错了,不过后来一想,他家孩子也是到了该上学的时候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那病都治好了能来学校了。”

    程玲想了想,愣是从厂子里不牢靠同事的八卦里头,找出来这么一件小道消息。

    有人说,单涛和徐静的儿子单季青,从小就是个傻子,夫妻俩因为这事不知道被合不来的同事暗地里笑话了多少遍,还被人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