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像听故事一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说到这里,段鹏看了看各位与会代表脸上的表情,发现他们都还是认真的在听,他立刻喝了口茶之后,又接着说道:“然而,我们华夏大地上的粮食作物虽然很快就会到达产量的极限。但是,据我所知,在大洋的彼岸,万里之外的广袤土地上,还有几种较高产农作物存在。如果我们发展远洋航行,将这些东西带回中土,将会令得我国人民,可以将原本不可以利用的那些山地、旱地都利用起来,直接增加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相应的,也能令得我们的人民生活条件变好一些。当然,上述作物最根本的一个优点,还是不太牵扯劳动力,非常容易管理,几乎不需要怎么浪费精力去耕作,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收成的。”

    段鹏说这话的时候,他其实也知道,自己所提到的那些个农作物,其实在肥力一般的土地上,产量往往也不尽如人意的。而他之所以,还希望新朝发展远洋航行,去将那些东西带回来栽培,最主要还是像他说的一样,希望将现今难以利用的土地,都给利用起

    来,以此来实现全国粮食的增产。

    而在段鹏的规划中,原产于南北美洲的土豆、红薯和玉米,都在段鹏想要弄回来种植的名单之列。而这其中,尤其以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最高。玉米其实比起这个时代华夏的水稻来,亩产量还是要略微低了一些的。

    但是,这几种作物的改良潜力都很大,而且也不太挑拣土地。如果段鹏将相关改良品种方面的知识资料,提供给农业科研人员,他相信无论起步多么艰难,有朝一日,他们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

    “首脑,你是说在大洋彼岸,万里之外还有农作物,难道那边也还有人类生存吗?请恕我才疏学浅,老朽查遍古籍,都没有找到相关可靠的记载啊!我不知道首脑这些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时候,一个参与会议的农业专家,发现段鹏所说的事情,他简直闻所未闻之后,立刻就提出了疑问来。

    不管隋朝科技多么落后,但是在隋朝尚未灭亡的时候,在隋朝行政机构中,就有专门管理和指导民间

    种植粮食作物的机构,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户部。而刚刚问段鹏话的那位老学究专家,就属于户部内的专司农业指导的专家。

    如果段鹏不依靠自己脑海中那些来自系统的知识的话,仅仅凭借自己本来的记忆,论及农业种植,引水灌溉等等这一类的事情,段鹏绝对不如这样一位老专家有学问的。

    段鹏听到对方问话之后,立刻看了看问话的老者,发现他是属于新朝户部的参会代表。段鹏记得这位老先生,他是在洛阳被动投诚新军的,新军建国之前,段鹏有感于新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失,在成立户部的时候授意陈益军,将以前隋朝的所有相关技术官僚,都吸收进入了新朝户部之中。

    而眼下这位老先生,既然是能够来到新朝全国议政扩大会议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