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风韵(91)一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秦时风韵(91)

    魏国。

    魏王看向魏无忌:“赵国可, 为何魏国不可?”

    “此乃助秦灭韩之策,大王欲助嬴政小儿?”魏无忌坐于大殿之上,“赵定有秦之耳目!我魏国更当谨慎以待!秦贼狡诈, 莫要中计!”

    魏王微微不悦:“韩予秦称臣, 予赵粮草, 若不予魏, 岂非轻慢于我魏国?韩寡民小国耳, 其财寡人不入眼。可若是韩无敬畏之心,寡人颜面何在?”

    苏代便道:“请韩送珍宝若何?”

    “韩卑微若此, 何来珍宝?”

    “美人若何?”

    魏王沉吟一瞬:“虽无甚美人, 然若甄选而来,以充人口未尝不可。”说着便看苏代:“苏爱卿为使,出使韩国。”

    “诺!”

    魏王说着便起身,甩袖而走。

    魏无忌交代苏代:“不可多要, 声势可大, 事不可做绝!”

    “诺!”

    魏王回寝宫, 龙阳君坐于案几之侧, 不言不语,亦未起身见礼。

    “卿为何不悦?”魏王坐过去, 挨着龙阳君, “何人议论卿家?”

    龙阳君抬眼看魏王:“大王可记得承诺过臣甚事?”

    魏王皱眉,思量再三:“寡人承诺卿良多, 卿今日为何事?”

    “君已忘垂钓之事?”

    魏王恍然, 昔日二人垂钓,龙阳君钓十数鱼,不喜反垂泪。问之,方知他忧心, 怕寡人移情别恋。

    他说:“始得鱼,甚喜。后得益大,便欲弃前之所得也。”

    刚开始钓到鱼挺高兴的,可后来钓的鱼越来越大,他便不想要前面钓的鱼,而更喜欢后面钓到的大鱼。

    他自谦说,以他丑陋的容貌都能侍奉在大王左右,且因此被封为龙阳君。以至于人人都奉承他,走在路上尽皆为他避让之人。这般尊贵,那天下的美人何其多,若是知他这般都能被大王宠幸,那他们必是会争先恐后跑来侍奉大王。

    他们便是后来钓到的更大的鱼,而我就是最开始钓到的小鱼而已。

    大王必定也如他一般,只喜后面钓来的大鱼,而不喜最初钓起的小鱼。

    龙阳君再问:“大王已忘昔年垂钓之事?”

    魏王哈哈大笑,“不曾忘!何曾敢忘?昔年因卿心中忧虑,且为此垂泪,寡人便于四境之内布令,有敢言美人者——诛其族!”

    说完,便看向侍者:“去传召苏爱卿,告知他,出使韩国,不讨美人。力士若干即可,讨来于龙阳君牵马御车。”

    侍者匆忙去传旨,魏王这才看龙阳君:“卿以为若何?可欢喜了?”

    龙阳君笑了:“年岁无情,臣终有颜色不在之日。他日,万望君记得今日之情,莫忘!莫忘!”

    魏王怅然,与他正发冠:“寡人活一日,与卿恩爱一日,此生必不负卿。”

    苏代:“……”君王之命,朝令夕改?

    他看向与他一同出宫的信陵君:“该当如何?”

    魏无忌看着那侍者冷笑,而后拂袖而去。

    侍者垂手,看着信陵君远去的背影,回去复命:“……信陵君多有不悦,拂袖而去。”

    魏王亦是冷然一笑,叛魏叛君者,匹夫也。

    龙阳君递了茶过去,未敢发一言:昔年信陵君窃符救赵,持符要代领兵马!彼时领军将军晋鄙对此心有怀疑,信陵君便令门客力士朱亥杀死晋鄙,晋鄙死于朱亥铁锤之下,信陵君这才夺兵权引兵救赵。

    因此,大王一直不信信陵君,信陵君亦怕大王杀他,因为滞留赵国多年。

    赵国平原君赵胜之夫人,乃信陵君之姐。

    后,秦派蒙骜攻魏,大王才命人请信陵君归,拜为上将军。信陵君领五国兵马联纵,击败蒙骜,自此,威望大胜。

    不止在魏国威望重,更是在列国中有赫赫威名。

    只是,昔日裂痕犹在,而今,大王满耳尽皆信陵君之谗言。不知何故,晋鄙旧部尽皆于大王面前言信陵君是非。

    而大王与信陵君在国事上,分歧越发分明。

    直至晚上,侍奉之人退去,龙阳君才敢说:“因信陵君之威,秦国不敢来犯。大王便是不喜,亦当以魏国为重,莫要使得君臣不合,引来外贼。”

    魏王起身,朝外走去。

    龙阳君拉住:“大王恼了?”

    “卿欲言国事?”

    龙阳君面色一白,跪下身去:“臣僭越!万死!”

    魏王低头看他:“卿若欲站立朝堂,寡人恩准,若何?”

    “大王,臣愿伴君侧,安敢有立朝堂之念?”

    魏王这才扶起他:“伴君于床榻欲白首者,切记,莫论国事!”

    “诺!”

    桐桐归咸阳,天已冷。

    洗漱之后,蜀生便急匆匆进来了:“诸国公主送来请帖,欲拜访长公主。”

    刘女摆了饭:“先用膳,莫急莫急。”

    桐桐披散着头发自屏风后出来,而后接了帖子,一一翻开。而后将楚国公主的帖子单独拿出来,放在案几上:六份帖子,唯有楚国公主的帖子是秦文书写。

    楚王公主极多,十数位不止。想来并非人人都习秦文,可能习得秦文,在众多公主中脱颖而出,就证明……若非她母亲有成算,便是她自身有成算。

    她问刘女说:“阿母,楚国公主……其母出自哪家?”

    “项国后人,姬姓。”

    桐桐恍然,项燕、项羽,他们都是周王室分封项国后人。其祖上乃周文王之子,周文王分封项国,其后人便为姬姓项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