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秦时风韵(67)三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造反之事,李斯被迫认罪,而后,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集,并夷灭三族。

    此人,最后愣是没干过赵高。

    而今,赵高被打发走了,她就心说,李斯这人啥时候冒出来呢,结果这不,就给冒出来了。

    四爷看了周围跟着的婢女和女卫一眼,桐桐一抬手,这些人便朝后退去。

    两人说的话不能叫人听见,只能离的近一些,再近一些。

    桐桐就假装给四爷整理腰带,远远看去,像是不舍分离的一双有情人依依不舍。其实说的全不是那么一码事。

    四爷说桐桐:“不要因为此人最后做了什么,就否定此人的价值。统一六国是难,但比统一更艰难的是如何合而为一。大一统是什么?大一统需得众多方面的一统。自来都是分封制,此涉及所有贵族的利益,推行之难,难于上青田。”

    桐桐点头:“我知道!”光是你弄个摊丁入亩,那些官绅都能骂死你,多少年你都没有个好名声。更何况是秦始皇,他要行之事呢!

    说他是暴君,好似他灭六国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了一样。其实并不是,被人骂,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四爷点头,“就是这个道理!需要文化、政令、治权、帝权、华夷等等,诸多方面的一统,才算是真的实现了天下一家。而李斯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了作用,这是需要正视的!不要因他干的事,先摒弃此人。此人跟赵高不同!”

    桐桐‘嗯’了一声:“知道了。”

    四爷又说韩非:“……此人,你慢慢接触。他在生人面前……有些结巴。”

    口吃?真口吃呀?

    四爷看她:真的!

    桐桐:“……”现在这辩才可吃香了!哪个才子若是不能口若悬河,不能时而发振聋发聩之语,那都不算是真才子。

    结果倒霉的韩非子:竟真的口吃。

    桐桐朝那边看:“那个看起来颇为清高,一看就是高人的是韩非?”

    四爷跟着看过去,“错了!那是李斯。”

    桐桐:“………………”那是李斯?“你突然过来,谁求着引荐的?”

    “李斯!”

    桐桐:“……”好有欺骗性的相貌呀!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她又问:“那个老实巴交的,是穆歌?”

    “不!那是韩非!”

    桐桐:“……”好歹是韩国公子,他坐立难安,看起来整个人都紧绷着,这又是为甚?这般样子,难怪他数次给韩国国君谏言,人家不听呢。

    因为此人看上去,真的不像是一个高人。

    她躲在四爷身前,侧过身偷偷的吐出软枣核:“走!那过去吧。”

    看着两人低语了这么大功夫,终于过来了,李斯暗松一口气。

    一进亭子,三人都朝后退了一步:“见过长公主。”

    桐桐只听见了李斯和穆歌的声音,韩非子未曾张嘴。她朝三人点头。

    早有韩非带的仆从在亭子中铺好席子,几人入席而坐。

    四爷先给介绍:“这是李斯师兄,三位师兄中,李斯师兄最为年长。”

    李斯朝这位长公主欠身以为礼。

    桐桐颔首:“李斯先生之名,我亦有所耳闻。若是所记不差,先生乃去年十月来咸阳。咸阳城门口,日日有登记,每一旬便送入宫中。先王在世时,曾有言,咸阳城由着众位来去自由。虽知先生大名,亦未敢打扰。爱才惜才更需敬才,人各有志,不得勉强。便是士子贤才不看好秦国,亦欢迎诸位常来常往。”

    李斯:“……”这位长公主竟是谦卑若此!

    他一脸的苦笑:“李斯不才,承蒙长公主厚爱。见长公主,便知大王是何等风姿。若早知大王爱才惜才敬才,又何必四处碰壁?”

    桐桐觉得李斯真聪明,他绝对去求见吕不韦了,不知何故未曾被接纳。而今一见面,便将此事摆在了明面上。

    他发现自己连他何日来咸阳的都清楚,估摸着自己怕是也能知道吕不韦府邸的动静,此事瞒不住。

    既然瞒不住,何不坦然以告呢?

    如此,方显坦诚。

    桐桐便笑了:“吕丞相招纳贤才,此事大王有所耳闻。今日见连先生这般之才,都未能入门。那看来,吕先生府中,堪称大才之人,定然不少。今日回宫,我便禀明大王,在宫中设宴,请诸位大才前去。对于秦国,诸位如何看。其利其弊,尽可直言。吕丞相为国举才,用心良苦,劳苦功高,岂可辜负。”

    说着,便看向韩非:“若有好文,亦可在宴中共赏,此等美事,韩师兄不会错过吧?”

    韩非含笑欠身:“……谢……长公主。”

    桐桐又看穆歌:“听闻穆师兄于丞相府修书,大王甚是好奇!那一日,必请诸位赴宴。”

    “谢长公主提携。”

    李斯:“……”他不由的看向自家这位小师弟:长公主此举极为高明,竟是自己看错了,吕不韦未必强,秦王未必弱。

    师弟啊师弟,你未曾说过长公主她——竟是这般厉害之人物!,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