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秀娘受不住小孩磨她,又不想带他出去,想出个绝招来,交给儿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此来牵制住小孩注意力。

    儿子好奇心重,这一招屡试不爽。

    秀娘去灶房取了一碗绿豆来,告诉宋景辰只要数清碗里有多少粒绿豆就带他出去玩,反正儿子现在只能从一数到一百,所以这些绿豆,他就算数一天都不可能数得清。

    宋景辰知道她娘故意为难他。

    知道又怎么样,小孩不光有胜负欲他还有证明欲,不光喜欢自证清白,他还喜欢证明自己什么都能干。

    ……

    宋三郎下衙回来,院子里静悄悄的,低头一瞧,西厢房这边的走廊上摆满了绿豆,一排排一列列,摆的那叫一个整齐,纵横间距几乎完全一致。

    不用说,肯定是辰哥儿干的。

    小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像大人锻炼的那般灵活,尤其是做精细动作时,捏这么小颗的绿豆还是有点儿难度的。

    如此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宋三郎可不敢给小孩破坏掉。绕开回了屋,屋里没人,估计是秀娘带着孩子出去玩了。

    直到傍晚时分,秀娘才领着孩子回来。

    因为她输了,小孩用巧办法把碗里的黄豆数得清清楚楚,秀娘只得带着儿子出去玩,后街捉知了的小树林那边有个大沙土坑,好多后街的小孩子都喜欢在那挖沙土玩。

    到地方,秀娘把儿子往沙土坑一放,自己与周围带孩子的女人们聊天八卦,小孩玩得开心,大人玩得也开心。

    宋景辰进屋,看见他爹伏在桌案上不知道写些什么呢,松开秀娘的手,颠颠跑过去,扑到三郎膝盖上,“爹爹,我回来啦。”

    宋三郎放下手中纸笔,转身接住小孩,宋景辰拉住他手,用力往外拽,“爹,你快跟我来。”

    “你要拉着爹去哪儿?”

    秀娘笑着从后面跟进来,“三郎快出去看看吧,你儿长本事了,这小子把一碗绿豆都给数清楚了,你都猜不出他想出个啥招儿来——”

    秀娘正要告诉宋三郎小孩是如何数清楚那些绿豆的,宋景辰赶忙出声阻止,“娘亲不要告诉爹爹,我要让爹爹猜。”

    秀娘掩口笑,宋三郎被小孩拉着来到外面走廊。

    “爹,你快看看辰哥儿摆的绿豆,你猜猜我为何要这样摆?”

    宋三郎原本以为儿子是摆着玩呢,听小孩如此一说,蹲下身子观察地上那些排兵布阵一般摆放整齐的绿豆,还真看出点门道来,他故意摇摇头,苦恼道:“爹猜不出来,辰哥儿同爹说说?”

    宋景辰见他爹果然猜不出来,脸上小得意,他指着地上的绿豆道,“爹爹你看,一排有十粒绿豆,两排有二十粒,三排有三十粒……十排有一百粒。”

    “然后,一堆有一百粒,两堆有两百粒,辰哥儿一共摆了九堆,就是有九百粒,这里还多出八粒来,所以一共有九百零八粒,再数多少遍都是九百零八粒,肯定不会有错的。”

    “爹爹,

    你说辰哥儿的法子好不好呀?”

    宋景辰凑到宋三郎脸上,

    等夸奖。

    诚实的说,宋三郎觉得自家儿子是天下第一聪明的小孩,一点都不比那称象的曹冲差多少。

    宋三郎揽过小孩,竖起大拇指,“辰哥儿的法子很棒,能告诉爹爹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吗?”

    “是爹爹教我的。”

    “爹爹教你的?”宋三郎不解。

    宋景辰:“爹爹教过我,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辰哥儿就按照爹爹教的,先摆成十,再摆成百,就很容易啦。”

    宋三郎:“……”

    儿子这举一反三的能力有点过于夸张了。

    宋三郎还在惊叹中呢,就听小孩又道:“爹爹,我知道了一碗绿豆有多少粒,就能知道一罐子绿豆有多少粒。”

    宋三郎道:“只需要看看一罐子绿豆可以盛几碗?”

    宋景辰摇摇头,“爹爹如何能保证每一碗绿豆都盛的一样多呢?”

    宋三郎:“嗯,可以估摸个大概?”

    小孩却较真儿,“怎么可以大概呢。”

    宋三郎:“那辰哥儿有何好办法?”

    宋景辰搂着他爹脖子,小手刮了刮他爹的脸,“爹爹好笨,你都没有听说过曹冲乘象吗?”

    宋三郎真被小孩绕晕了,向儿子求教,“这又同曹冲称象有什么关系?”

    宋景辰扳着手指头:“爹爹忘记了吗,曹冲先让大象站到船上,在船上刻好记号,让大象下来,往船上装石头,等装的石头让船沉到记号位置,就停止装石头,最后把石头一筐一筐的卸下来称重就可以啦。”

    宋三郎:“所以?”

    宋景辰:“所以曹冲是先把大象变成石头,再把石头称重,而辰哥儿只需把数出来的九百零八粒绿豆变成重量,再把瓦罐里的绿豆也变成重量,这样的话,就可以用重量推算个数啦。”

    宋三郎:“……”

    呃,属实想不到曹冲称象还可以这么玩。

    小孩对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灵活运用,以及把问题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