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芒四射,百道惊雷一时齐下。

    郑夫人几乎不忍心去看。

    耀眼的雷芒将洞府照耀得恍若白昼,雷声过处,奇怪的是,孟子真却未感到预想之中的痛苦。

    他微微一怔,睁开眼一看,只见天上风云转动,原本即将劈落的雷芒,不知为何枝桠竟延伸入天。

    沉黑色的夜空仿佛一个漏了口的布袋,百余道千余道的雷芒汇聚在裂口处,如蛇攒动,只隐约透过云层,依稀望见云层背后的耀眼电光。

    涌动的乌云不断汇聚,直到形成一个无形的,足可吞噬天地的旋涡。

    胡玉娇瘫坐在地

    上,愣了半晌,望向孟子真,劫后余生的喜悦席卷了她的心扉。

    她忍不住大哭着重又跳起来,拍打着青光道:“还不放我出去!”

    孟子真本已做好殒命于此的准备,却未曾想天公开眼,他与胡玉娇竟毫发无损,一时之间,怔愣在原地,许久没回过神来。

    直到胡玉娇的破口大骂才唤回他的心智。他这才猛然回神,忙收起那道青光,唇角也忍不住溢出显而易见的欢欣喜悦之色,一把抱住胡玉娇:“娇娘!”

    “是苍天不弃,天道怜汝!”

    “分明是老天被你气得——”胡玉娇气得伸出手指头直捺他脑门儿,明显还没忘之前的旧账。

    孟子真却只是笑,“那也是我与你真情感动上天。”

    胡玉娇:“谁和你有真情了。”

    “可我方才分明听到有人说爱我。”

    胡玉娇一时语塞,又被他笑得涨红了一张脸。

    实在想不通第一次见这人时,这人明明一副温雅如玉,轻声细语的模样,怎么这一年下来,脸皮倒是越来越厚。

    孟子真却还只是笑,目光一遍遍摩挲着她的眉眼,如望着失而复得的珍宝,扬着唇角将胡玉娇抱得更紧了点儿。

    郑夫人此时也吃了一惊。

    这些劫雷竟然没如预料之中劈向胡玉娇,反倒是直往天上汇聚。

    这劫雷根本就不是冲着胡玉娇来的!

    她心下一凛,几乎快按压不住内心的另一个疑问。

    既如此——

    那这声动三界的劫雷到底是冲谁去的?

    -

    天门。

    倾天瓶内的灵气还在争相恐后地向往流泻,天地间的灵气重又吞吐,流转不止。

    夏连翘微微一怔,翻掌望了自己掌心一眼。

    做梦也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就这般轻易地就做到了。

    她的心情却并没有因此轻松半分。

    倾天瓶破碎,等待她的或许是仙门更加凌厉猛烈的攻势。

    她安静地,好整以暇地等待着仙门轰轰烈烈的反扑。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从她的方向能远远望见,仙门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一重宝殿,四面八方,各处都有道道光柱亮起。

    这些遁光腾空而起,目标却不是她所在的倾天瓶,而是不约而同地都向紫微天宫而去。

    夏连翘如醍醐灌顶,浑身一个激灵走过,霍然站起身。

    她怎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她以为世家与飞升两脉会不约而同对她展开围剿,可是,她偏偏忘记了,她与凌守夷、李琅嬛等人一般,不过是棋盘上一颗小小的棋子。

    没错,是她这颗小小的棋子打翻了棋盘。

    但倾天瓶破碎已成定局,飞升与世家两脉就算将她杀灭在此地,也不过是逞一时之快。在这天翻地覆,权力更迭最关键的时刻,比起去对付她,两脉明显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而那个目标正

    是天帝。

    她怔了半晌(),由衷地觉得荒谬的同时?[((),又不由升腾起一股强烈的快意。

    那个九重天之上高高在上的那位,可曾预料到今日这一幕?

    其实打碎倾天瓶之后,仙门的格局就已经改变了。仙门气数已尽,她的任务也已经完成。

    可为什么,还是不甘心?

    夏连翘一眨不眨地,专注地眺望着远处的紫微宫半晌。

    胸中如燃起一团炽热的火,升腾起另一个疯狂至极的想法。

    她想,亲手杀了那个所谓的天帝,给凌守夷、柔姬、应龙,以及那无数无辜的人报仇。

    这个想法在她的胸腔中不断燃烧翻涌,几乎令她一刻也不得安息。

    她不假思索,当即再催遁光,落回李琅嬛、白济安众人面前。

    倾天瓶破碎,灵气喷涌而出,由各色法宝组成的潮水在这巨变之下也不免缓缓退却,这正好给了李琅嬛众人喘息之机。

    李琅嬛收回飞剑,伤痕累累地急促喘息了几声,回眸见夏连翘斩破倾天瓶之后,平安无虞地归来,她这才松了口气:“连翘!”

    眼前的少女衣带当风,眉眼坚定,原本可爱俊俏的眉眼经过火与血的淬炼更显沉稳与凝练。

    可下一秒,丢出的下一句话,又让几人惊愕不已。

    “琅嬛,白大哥、秀秀、曲前辈……”她的目光一一确认在场的伙伴安全无恙之后,这才铿锵有力地坚定道:“不知你们可愿随我杀上天宫?!”

    -

    位于仙门三十三重宝殿之巅的紫微宫前,此时早已汇聚无数人马,各方各怀心思,混战在一处,硝烟弥漫,宝光飞舞,霹雳连声,大大小小的爆炸随处可见。

    天上则风雷相合,万雷涌动,时不时劈下一道道雷芒下来。

    夏连翘和曲沧风等人站定云头,观望战局,以待战机,并未贸然出手。

    曲沧风在飞升一脉中也颇有些地位,此时方才好不容易腾出手抽调一部分飞升一脉弟子。时不时便有飞升一脉的弟子过来向他汇报请示动向。

    “个中情况如何了?”曲沧风问。

    那飞升一脉弟子面色凝重地摇摇头,“还未突破紫微宫……”

    夏连翘循声望向远处的紫微宫。

    眼前庞大的殿宇建筑群,其巍峨宏大实为她生平所罕见。宫门前早已被那位天帝设以重重禁制,玉砌的广场中央如泛水波一般,浮现出一圈又一圈神秘而古怪的金色符文。

    无数世家与飞升门人盘坐在广场前,不乏有真人、元君坐镇于此。众人掷宝飞剑,间或掐诀捏印,念念有词,或守或攻,一时之间竟也不得突破。

    破阵持续了整整七个日夜。

    一道道天雷劈落下来,纵有仙家之体,一个不慎,也要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可即便如此,天边的乌云还在不断汇聚,劫雷在云层攒聚着,团团闪动着,酝酿着更加庞大的风暴,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这样的僵持终于在第七天

    ()    清晨被打破。直到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世家一脉中一个年纪尚浅的小弟子,不由精神一震,面露喜色,大声道:“禁制已破!”

    禁制已破!

    紫微宫前,原本的仙家圣地,瑶池绛阙,紫府琼官,此时早已是鲜血泼然而成,到处都是焦土残肢,残垣断壁,百花成灰。

    宫门被一拥而上的众人踏平得七零八落。

    这座仙门中最为神秘的宫殿,其内部景致也终于一一展露在众人眼前,当然也包括这座宫殿的主人。

    夏连翘见状,也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望向殿内。

    然而,众人的目光在触及宫殿主人的真容时,不论是世家亦或是飞升一脉弟子,都不约而同地极为震愕之色来。一个个直如万雷加身,恍恍惚惚如坠梦中。

    似乎从未遇到过这般令人惊愕,震悚之事!

    天帝究竟是什么模样?便是如今的仙门中人,也从未有过亲见他真容的。

    在此之前,众人无不以为,那位高居紫微宫中,高高在上的天尊,定然是仙风道骨,巍峨如山,高深如海。遍身彩霞,紫气滚滚,身边鸾翔风舞,仙童玉女分侍两侧。

    不论如何,都不该是现在这一副模样才对。

    没有香烟,没有瑞霭,蒲团上只端坐着一个极为瘦小干瘪的矮小道人,双眉低垂,白须曳地,脊背佝偻,皮肉苍老如枯树皮一般,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一双眼浑浊泛黄,正冷冷目注着在场众人。

    哪怕夏连翘早有预料,看到这一幕,也如当头一棒,震愕得说不出话来。

    这掌控此界近万年的天帝,竟是个老态龙钟,苍老得几乎难以动弹的老者,与这世上任何一个行将就木,风烛残年的老人并没有任何不同。甚至比寻常凡人老翁老迈得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股独属于老人的沉浊的暮气萦绕在紫微宫内外,其秽臭不堪足以令在场众人都能清晰闻见。

    每个人都清楚地嗅闻到这一股秽气,听见了自己的心音。

    每一个人都在心底质问:……这就是那位统治仙门万余年的,至高无上的天尊?!

    世家一脉一些自幼仰慕于天尊的年轻弟子,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脸上露出惊愕灰败之色,不可置信地连连倒退了数步。

    夏连翘一颗高高提起的心,终于重重落下。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松开了从方才起一直紧攥着的掌心,“天人五衰。”她不自觉动了动唇瓣,低声默念道。

    又想起颢苍之言。

    “你要记得,天上的那个,他是人,不是神。”

    “是人便会衰弱。是人便会有破绽。是人,便总有寿元将近的那一日。”

    “我想,他这些年来不问世事,不是不愿,而是心有余力而力不足。”

    原著所记述的那个天帝,的确是个苍老至极的矮小道人。白济安闯入紫微宫之后,见到天帝真容时,也不免吃了一惊。

    这一切皆是因为,面前这个所谓

    的“天帝”并不是真正的神,他只不过是个比其他人都要强大一些的修士。

    哪怕是化神修士,突破不了化神境,也终有寿元将近,□□湮灭的一日。“天帝”他活得实在太久了,自从来到这个异界之后,他的修为便再没有过长进,境界也再没得到过突破。

    当神当得太久了,便也忘了,自己不过是个凡夫俗子,从未脱离过肉体凡胎。

    不管仙门如何纷扰,“天帝”却始终不曾出面的原因也在这一刻昭然若揭。

    因为他有心无力。

    比起坐镇仙门,想尽办法突破境界,延长寿数才是他当务之急。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自举派搬迁到这个异世界起,“天帝”的修为便再无存进,甚至比最普通的凡间老翁的衰老速度还快,焉能说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因果报应?

    此间修士们窃阴阳,夺造化,求仙问道的路上,还不忘明争暗斗,互相攻讦,自相残杀。杀人夺宝,夺人气运一事更是屡见不鲜。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却忘记修道当要修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天道轮回,天理昭昭。无形的天道空空洞洞,无识无知,但报应周转。不修道德,早晚有一日报应加身,不得善终。

    而这也正是《问道》原著中所竭力阐述的主题之一。!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