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在了锅里。没被外国资本家捞走!”

    要不然,国家现在要让银行承担损失,肯定呕得想吐血。

    不过,说是银行承担,最后肯定是国家出面剥离不良资产。不然难道让银行破产么?

    而剥离的不良资产,最后还不是靠财政俩解决。

    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懂经济的铁腕实权人物出来解决问题了。

    国十六条公布前肯定已经经过了很多轮的探讨,这才能叨叨到肉。

    这完全是刮骨疗伤了!

    程澜给程浩打了电话,让财务

    ()    部准备打钱。

    “老板,我们自己也不是多宽裕啊!浦东那边一下子掏了五亿,你又借一亿给贫困县修路。现在又要半月内拿出2.3亿!账上一共就这么点钱。”

    “那账上拿出1.3亿,剩下的我去融资。”

    程浩道:“浦东不开发了?”

    “再等等吧。”

    深圳南山的基建已经修得比较到位了,楼盘修起来周边已经比较成熟。

    但浦东,过两年再说吧。

    没见汤臣都还没开始搞建筑用地么。

    程浩道:“你是为了拉萧应一把让他记人情?”

    “一半一半吧,不过我主要就是为了这六十亩地。市价七五折,光这里就25%的利润了。而且萧氏只要把这块地皮修来开盘卖了,回收的资金就能填大半窟窿了。毕竟他们进场早!那以后还能继续合作的。”

    “但他拉你入场,就是借你的名气给自己拉大旗作虎皮。不然,他在深圳开盘,买房者能信她不烂尾?看着吧,肯定什么宣传都会把你、把咱们公司拉上。”

    “为了25%的利润啊!现在看只是少了5000万。但修成房子卖,估计能有两三个亿。”

    当然比不上萧应的利润,他卖一半土地给她,自己的土地成本差不多就为零了。

    程澜挂了电话,看某人就躺在自己腿上不挪窝了,伸手拨弄了几下他的头发。

    高煜伸了一只手圈住她的腰,“那程家村的房子卖完了?”

    “没有,有十二户跟钉子户似的就是不肯卖。前几天还打电话想转手卖给我。六叔公说他们在亲朋那里借了不少钱来月供,怕他们跑了把债扔给家里,随时都有人到村子里来闹。就让七伯把他们哄回去。”

    高煜失笑,“哄得回去?”

    “说帮他们想办法啊,他老人家也从香港回去了。这不是村里除了他们如今都是半百万富翁了么。他们一寻思,一户出五千,也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了。他们还能落一套海景房。他们这会儿应该也不敢想赚几十万的好事了。”

    “人家凭什么给他们出啊,以为还是吃大锅饭那会儿啊?”

    “他们可以天天上门耍无赖啊,毕竟里头很多是沾亲带故的。五千对于赚到手的四五十万也就是九牛一毛。这些人以为人不要脸就天下无敌了。不然能说得出一套几十万卖给我的话么?而且六叔公是个很要面子的人,肯定不想他们出去丢程家村的脸。说帮他们想办法,那肯定会想的。”

    高煜道:“那六叔公想的什么办法?”

    “六叔公打算用村里人不种的土地或者村里的小卖部安置他们。当然,只让他们干活,不让他们管钱。村里其他人,年轻的九月都准备要带着孩子到北京团结湖小区入住、落户。只留下老人留守了。肯定缺壮劳力啊!”

    “他们不全都是村里最懒、最贪的那批人,能答应?”

    “反正人已经哄回去了,出了村子就有债主等着,不出村子还有村里护着。估计六叔公会

    跟债主去谈,从他们的工钱里扣一半逐月还钱。但之前承诺的利息估计是一分都没有了。这会儿能拿回本钱就不错了,这些人也是自己贪心想高利息。可前提是他们在村里认真劳作。出村子肯定不成的!”

    六叔公确实好面子,肯定不会想程家村这个先富带动后富的典范被人抹黑。

    虽然只有十二户人家贪心没卖房子,但一颗耗子屎,也能坏了一锅汤。

    所以他老人家回来发挥余热,把这十二户看管起来,挣钱还债。

    当然,如果这十二户的叔啊、侄啊那里,他们能想法子弄到钱,他也不会插手。

    至于每月供房的钱,她觉得六叔公肯定听懂她的言外之意了。

    她不好明说嘛。

    只说东京那边的国家用基本福利养着那些睡大街的人能吃饱饭,然后他们打工+收房租,按月还房贷。

    她还说华国没有先例,她也不知道国家会怎么办。

    如今,肯定是先还亲朋的钱,那些人基本都是周边村子的。

    而欠银行的钱,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停了。因为好多人买到的就是烂尾楼。

    买到烂尾楼还要供房,这没道理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都没做到。

    银行本来也有责任,没有严格管控那些购房资金的使用。

    法不责众,先从众吧。

    六叔公不让七伯插手这件事。

    他说他就是个退休的老头子,他知道什么啊?

    有什么不合规范的地方,那就是他年纪大了,固执己见。

    至于说一户给凑五千这种好事,做梦呢?

    苦口婆心劝了多少次,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还以为只有他们自己是聪明人。!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