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第 730 章 这方面方真就是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圳,已经有土著修个房子就日进斗金了。

    “怪不得这几年没人逃港了。”

    方真失笑,“这么好的生活,深圳本地人才不舍得逃呢。”

    林景东又问道:“那深圳白领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程澜道:“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起薪估计就是六百——八百的样子。”

    高煜的工资已经涨到四百多块了,估计大伯能有五六百。

    林景东道:“那500一个单间会有人租么?”

    “外企每一个职级的薪资差异比较大。升到小组长应该就过千了,副经理可能就一千五,经理估计两千。但是,拿高薪的人几乎天天加班。这类人就是目标人群了。十几个平方,什么都有,走几步就到。其实房子对这类人来说,基本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其实酒店的标间不算洗手间的话,也比这大不了多少。

    再回到度假村,来参加明晚party的地产商已经陆续从各地抵达了。

    萧应自然也来了。

    他一到就直接跑来给方真问好!

    还摆了甩马蹄袖打千的姿势,“老太太,给您请安了!”

    他跟程澜关系好,又是胡家的女婿,见方真的机会自然是极多的。

    方真笑着打他胳膊,“少跟我贫!都是堂堂的萧总了,正经点。”

    萧应顺势扶着她坐到沙发上,“再大的总,在您跟前也就是个小卒子啊。”

    这一坐过去就看到另一个沙发上坐着肩膀上有四颗星的林景东了。

    “林师长,成都军区难不成也有意参与?”萧应颇感兴趣地道。

    “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呢。”

    他说的是什么,老丈人就是军区离休老干部的萧应心头也有数。

    “既然是分步进行,应该不会一下子就落到你们头上才是。”

    萧应扭头和抱着孩子的程澜道:“那帮家伙说之前觉得你这里大,但如今觉得还是有点小了。不过,比其他地方还是要好玩不少的。”

    程澜道:“干嘛,他们想打高尔夫啊?”

    别说打满18杆,就是9杆的半场也不是她这点地能办到的。

    程澜道:“回头肯定会有人弄的。”

    “你不打算弄了?”这弄起来要抢你这里生意啊。

    程澜道:“哪有那么多钱啊?”高尔夫球场占地得有975亩到1125亩。

    如今深圳的地皮百八十万万一亩,具体看地段。

    但就算照八十万算,也要八亿啊!

    而且,“有八亿拿出来买这么大的地皮,我不如拿来建别墅小区了。”

    萧应道:“是啊,钱到用时方恨少。”

    八亿,萧氏一下子也拿不出来的。

    所以,他才想靠着房地产试行改革捞一笔快钱。

    他今天来找程澜,自然是有目的的。

    “哎,有没有兴趣联手?”

    大家资金都不是太足,那可以合伙搞啊。

    林景东在旁边静静听着,觉得自己还是不开腔为好。

    他可没敢打拿地皮修房子的主意。

    他想的就是弄两千万,来买个百八十套的放着。

    等房子炒作起来了、涨起来了再出手。

    程澜直接摇头告诉萧应,“没钱!”

    海南地皮比深圳便宜,但现在的价格也要十几万一亩。

    买两百亩打造房子,五千万的成本价。

    她拿得出来。

    但是,试行改革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而且,她的房地产公司真就是一个空架子,基本的人员构架都没有。

    她也只打算弄三四千万,搞两三百套房放着。

    这样比较省心。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地产商必须得有资金、有实力。

    她怕买到烂尾楼。

    萧应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到时候我预售,你来买,把盘子炒热。我只出一部分楼盘,手里留一半,等价格上去了再卖。林师长有没有兴趣?”

    萧氏资金也不足,哪个项目都要钱。所以他才想寻求有资金的买家这么合作。

    这么一炒热了,开盘的时候其他的房就好出手了。

    到时候银行放贷到账,就有资金接着往下修了。

    林景东道:“我就是来看看的。毕竟是公家的钱,得格外谨慎。”

    不过,如果程澜买,他觉得可以跟。

    萧氏的实力他知道。

    而且萧氏修的房子也不错。他如今住的电梯公寓就是萧氏承建的,质量还可以。

    只要不烂尾,回头炒作起来,热钱涌入,肯定有得赚。

    他最近也都在研究香港和樱花国的楼市。对炒楼花的新型购房方式有所了解。

    程澜道:“如果要一次性买这么多套,要么是用很多人的第一次购房的资格贷款,要么就是一次性付清。我思来想去,还是别跟员工或者程家村的村民借这个资格了。”

    她之前打电话问王维汉,他上次进京开的就是关于住房贷款的会。

    他说房地产市场还没规范化,估计到时候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规矩。

    是认房还是认贷,还是既认房又认贷,都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那程澜还真不敢把员工以及村民的这次资格给用了,哪怕是有偿的。

    以后搞不好会被戳脊梁骨的。

    所以她最大的可能就是一次性付清。:,,.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