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第 622 章 双方把契约立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给高煜就这么给他讲的。

    高煜今天在办公室,他也不能成天钻深山老林的。

    听说女儿打算从幼儿园找到经管系去。他笑道:“这不是随了你么。”

    “我答应了爷爷不会出校门,就没敢随意跑出去。”

    “她也没出京大的校门嘛。”

    “哼!”

    高煜把话筒换了一边,“我知道管教小孩子很辛苦,尤其是悦悦这样很有主见的孩子。我又不在家,只能多辛苦你了。”

    “辛苦倒是不算辛苦,自己生的,肯定得把她教养好啊。”程澜说着顿了顿,“我爷爷养我,估计也挺操心的。我经常在外头打架,时不时有人上门让他赔汤药费。小叔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

    高煜光是笑,不说话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程澜是爷爷养大的,如今是知道她爷爷的恩情了。

    “那爷爷训过你打架没有?”

    “没有,他就问问我干嘛打人。听说是那个人的弟弟把杳杳推河里去了,我才把他按到河边喝水的,他就不说什么了。他还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们家没有顶梁柱,凶一点不是坏事。只要不是仗势欺人就行了。”

    程澜说起小时候的事也是好笑不已。她打小胆子就大,不然也不敢去偷钥匙放萧清远了。

    如今有个同样胆大妄为的女儿,也只有受着啊。

    不过,“我那干儿子又乖的过分了。但我听林墨说的事觉得这小子不是真的那么乖。估计是还放不开,地皮子没踩熟。”

    看吧,带小孩,太皮实了的巴不得她乖一点。太乖了又希望他能皮实一点。

    高煜道:“没事,小孩子嘛,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近之则不逊’这是圣人都说过的。”

    “你国庆能回来么?”

    她这上班了,还有俩孩子在身边。一周正式休息就一天,也没法去看他。

    “应该能回来一趟。你在京大还挺习惯的吧?”

    “应该没什么问题。”程澜把今天问到的具体情况和他说了说。

    “我当时真的忘了问工资的事。”

    高煜笑,“你别忘了去领工资就行。好歹够房租和女儿的学费、杂费了。”

    都不敢说够吃食堂了。以他对程澜的了解,根本不可能够。

    程澜道:“嗯,等你国庆回来再说吧。我要7号才上第一堂课,这一周正好把房子弄好。好了,下次再聊。”

    她挂了电话又走着去看了看悦悦。

    这会儿已经是幼儿园的午睡时间,程澜站在窗外看了看。

    小丫头睡在小床上,盖着统一的夏凉被,已经睡得很舒展了。

    这是一种很有安全感的睡姿,看来小丫头适应得还可以。

    柯老师走出来和程澜聊了几句,“你家小姑娘胆子贼大呢,带着几分男孩子气。”

    “就是还不懂规矩,还需要老师慢慢教。”

    “一开始都不懂。但只要不哭闹、能讲得通道理就都好。”

    其实柯老师还蛮喜欢高悦的。颜值高、有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帮着管其它小朋友。

    离开了幼儿园,程澜回去开上车回四合院了。

    她到的时候差不多两点。

    叶蔓蔓在办公室呢,听说她来了忙迎出来,“老板?”

    程澜道:“我过来看看,顺道跟你还有千惠说个事。”

    她把要重新开火锅店的事说了,“在附近租个地方先搞起来。”

    叶蔓蔓点头。老板又有新项目要上,这是老员工的机会。

    北上广深之外,他们暂时没有开分店。干得久、干得好的人就得有这样的机会才能升职加薪的。

    “这回把成都和重庆都加进去。这两处川味火锅应该最好卖。”

    王千惠是通过电话参与,她也点头应下了。

    深圳是移民城市,来做生意、打工的四川人特别多。度假村的川菜馆生意很好。

    直接把火锅开在度假村内外各一个看看效果也可以。

    至于广州,那边的人不太吃辣。不过,试试吧。

    叶蔓蔓道:“好的。老板,我和千惠、舒洁其实也在商量一件事。就是那个服装厂啊,咱们其实可以把销售也搞起来。如今只是那两百多经销商在各地开店。但咱们其实可以开专卖店进驻商场。只要别离得太近了,其实也说不上打擂台。”

    不然,大头都让别人赚去了。

    “可以,这个你们商量着办吧。”

    说到开火锅店,王千惠和叶蔓蔓也是很快想到生鲜和进口的肉类可以搭着一起卖。

    这样万一有变故,多少有个转圜余地。

    王千惠想起当初买火锅失败,主要失败在定价上。

    “老板,那咱们这火锅店也是走中层路线?”

    “对,跟服装一样,市场下沉。争取多走量!”

    “好的,明白了,我们先商量六个火锅店的人手。服装那块可以在一二线城市都先开个专卖店试试。前期先搞十二家吧。”

    程澜道:“能当店长的人手不足,可以缓一缓。另外,现在暂时不要进新人了。我看很快就会有人事上和其它的大变革了。”

    北京是很多政策的试行地,如今已经影影绰绰的在提下岗再就业的话题了。

    但程澜记得80年代初回城知青那一波就引发了社会治安不好,有了第一次严打。

    这要是真的几千万人下岗,说不得又会再来一次社会动荡的。

    他们现在,求稳吧!

    要是进出口生意不好做了,国内的摊子也出问题,那已经小一万的员工要怎么安置可是一件头疼的事。:,m.w.,.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