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第 441 章 那会儿只觉得她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
    “大叔,你太飘了。租车的400美元都能让祖国的亲人干多少事了?”

    秦岷山磨牙,“就跟你订一个星期的旅馆不贵似的。”

    “大冬天的,总不能睡天桥底下吧。而且这会有损咱们祖国的颜面的。”

    秦岷山道:“又不是没这样的人。”

    过了一个多小时,程澜就不兴奋了。没什么新鲜感了嘛。

    秦岷山撇撇嘴,小孩子一个!

    到了三个小时,换程澜开车。她们靠边停下,互相换了位置。

    这车程澜也练习开过,所以上手并不陌生。

    她道:“大叔,漂亮国的警察应该不会这么冷的天出来设路障抓非法移民吧?”

    “别乌鸦嘴啊,赶紧呸两声!他们才不会这么冷专门出来抓黑户呢。除非是除了重大刑事案件,而且死的、伤的是有钱人。”

    程澜开了一个半小时停车吃饭。那个打听来的小餐馆营业中!

    她选择了加热的热狗和热牛奶。

    这边只有西式餐饮能吃,中式的她还是到了唐人街看看有没有稍微地道些的吧。

    这么两天的车开下来,两个人其实都有些疲惫。

    只是有些,他们都是身体素质非常强悍的人。

    等抵达芝加哥的时候,秦岷山由衷地道:“你身体真还挺不错的。”

    天生吃他们这碗饭的啊!

    可惜人家只肯做外围,敲敲边鼓。

    “一般一般,大叔你才是老当益壮呢。”

    秦岷山磨牙,“我还不到四十。”

    “在我看来,已经挺大年纪了啊。”

    秦岷山停下车,程澜会意的探头出去问路。

    来的高速公路上,一路都有指示牌,跟着走丢不了。

    这芝加哥城嘛,两人都是第一次来,那倒是得好好问问路。

    一路问着开到了唐人街,入口处是一座华国式的大牌楼,雕梁画栋,色彩鲜艳。

    上头写着‘天下为公’。

    好久没看到汉字了,咋然看到还真有几分亲切。

    车子继续往里开,街道两侧的树上已经挂上了大红色的灯笼,一颗树上足足挂了六个。

    街上还有不少大型的彩灯,晚上应该会亮灯。

    到处都是华国面孔,喜气洋洋的。这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有了啊。

    里头的建筑也不少是民国时期那种,各处商店、餐馆挂的也是写汉字的招牌:兰州拉面、北京烤鸭、四川火锅......

    程澜道:“大叔,我们真的来对地方了。今晚应该可以吃到正宗些的中国菜了。走,去找咱们定的旅馆。”

    这一路就可以用汉语问路了,同胞们都很热情的给指路。还说,“欢迎来到唐人街!”

    程澜拱手道谢,“新年好、新年好!”

    到了旅馆,老板看程澜长得好看还送了她一个红色的小灯笼,“小姑娘,新年好啊!”

    “老板新年好,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虽然明天才过年,但吉祥话谁会不喜欢听啊?

    今天开了三个小时的车,程澜到了旅馆办了che就留在房间里休息了。

    她定的是一个单间,自己住。秦岷山不舍得钱,去住的多人间。

    住宿,他们肯定是各出各的钱啊。

    程澜进了房间,搁下装着她有且仅有的另一套衣服的背包。这背包都是苏珊送给她的。

    不然她当时就只能把飞机房间里的桌布扯来当包袱皮了。

    这次到了唐人街,她看看能不能买两身合适的衣服还有鞋袜。怎么都好过这么替换着穿。

    程澜觉得不到四十岁已经是年纪很大了的话,当晚也就传到了萧清远耳中。

    这丫头!

    不过,她就是应该活得这么恣意的才对。

    才21岁都不到呢!

    何必留在国内,生意做大了还得听别人说都是因为有高家做靠山?

    晚上秦岷山迁就程澜吃的火锅。

    怎么说呢,跟国内的比肯定不那么地道。

    调料、水质等等都有区别。

    最关键的是,这厨师的手艺跟小魏师傅可能差距比较大。

    但跟别的地方的中餐馆比,就还算不错了。

    “大叔,明天我们吃你的家乡菜啊!”

    第二天正日子,街上就更热闹了。舞狮的、舞龙的还有唱戏的......

    程澜穿着她昨晚在唐人街的商店买的大红色的、民国风的棉袄。脖子上围一圈白色、毛茸茸的围脖和秦岷山一起在街上逛着。

    然后看到广场那边很热闹便过去凑热闹。

    原来是芝加哥25区的区长作为官方代表带来了市长对唐人街过年的祝福。

    他旁边站的是华商协会的人。

    程澜眼瞪大,她竟然看到萧清远也站在比较中央的位置。

    区长念完了市长的信,一众华人纷纷鼓掌,程澜也跟着拍手。

    既然都说了两清了,她也就没过去打招呼。

    在飞机上她一副他乡遇故知的惊喜,甚至还把杳杳都搬了出来,都是为了提醒他欠着自己的以便脱困!

    虽然多年不见,确实有那么一丢丢的惊喜。但比不过大家如今泾渭分明。

    从这里离开,她有些不解的问秦岷山,“大叔,怎么我看当地华人对他还很敬重的样子?”

    “他帮了不少华人啊。有人上门求助,对有钱有势的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被帮助的人就可能重于泰山了。而且有这么一个有能耐、肯帮忙的同胞,对漂泊异乡的游子也可以是一个精神倚靠。”:,,.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