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 139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军,9000人全军覆没。

    后续的三万士兵捶胸大哭!

    那一次就让我们明白了渡海作战的残酷。

    我们没有军舰,就连最基本的小型登陆艇都寥寥无几。

    只靠帆船渡海风险太大。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能靠像马毛姐、严红英这样的支前模范一浆一浆的划过去。

    渡海万万不能!

    更不要说漂亮国的第七舰队当时还开了过来。

    要不然,这件事能搁置了整整三十年还没有解决么?

    没能统一全华国,这是多少人的憾事啊!

    之前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进军退。他们这些老家伙其实多少还是有点情绪的。

    怎么部队就得退居二线了?

    但国家现在是真穷啊。不改革开放、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行了。

    他走出家门,一路走到了马家。

    大院里其他老人家看他在马家的地坝坐了下来,和老马交流。

    便知道是大家都可以旁听的‘座谈会’了,一个个端上自己的茶盅也走过去。

    在家的马丹阳和她两个堂弟,赶紧给他们抬藤椅。

    林师长向一众老战友转述了高煜信中所述的见闻。

    这里头有人也从自己的渠道知道了一些,有人不太清楚。毕竟还没有对外公布。

    不过听到刘将军垫脚看航母,又说华国不造出自己的航母他死不瞑目大家都很动容。

    马司令道:“当年那9000人,都是百战之余的老兵啊!心疼啊,谁能不心疼呢?当时把上上下下心疼得,要不是韩将军坚持,解放海南岛的事业都要同样搁置了。9000人啊,死不起了啊!”

    王副军长道:“航母短期内肯定是造不起的。我可听说外汇储备这回就用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听说可以跟国外租一些高端武器,算是咱们买他们武器的赠品。”

    林师

    长道:“那也不可能把航母租给咱们啊。他们的根本立场跟咱们不一致。再是为了钱都不可能!他们舍得卖和租给咱们的,也是他们要淘汰了的。不过,那都比咱们先进了几十年。还是得买,出高价也得买。”

    如今想挣外汇何其的不容易!

    都是产业工人去国外给人家当廉价劳动力,一点一点的挣回来的。

    还有旅游、出口多少能挣点。

    众人说了一阵,也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要能解决,邓政委那个层面就解决了。归根结底就是缺钱、缺技术、缺人才!

    宋师长道:“所以说,武力解放的事还是得搁置。”

    马司令道:“我听说邓政委安排了当地政府给小蒋的母亲修葺坟墓。”

    王副军长摆手,“这种人感化不了的。我只可怜被他们带走的几十万果党老兵,听说好多穷得连婚都没结。”

    马司令道:“可能是想对话。说起来小蒋一开始还是我党人士呢,邓政委还是他的党小组长。”

    “啊?”一旁的马丹阳姐弟还有过来帮着掺开水旁听的程澜等人都发出惊呼声。

    程澜在发现高煜出国给她带礼物这件事不单纯之后,想来想去觉得把这件事搁置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见林师长出来开‘座谈会’,她便也跟着过来听听。

    这会儿正提着水瓶预备给老爷子们掺开水呢。

    马司令看看大院里这帮小家伙,“没想到吧?当年中山先生定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老蒋为了表忠心就把小蒋送到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了,他就在莫斯科加入了我党。他和邓政委那时候是同班同学,所以才成为了一个党小组的成员。而且老蒋还在共产国际任了职务的。定下三大政策前,中山先生派他去老大哥那里访问来着。共产国际就把他作为果党和中山先生的代表,任命了职务。主要是荣誉性质的。”

    他喝了口茶,把茶盅递到程澜面前。

    程澜醒过神来,赶紧把开水给他掺上。

    “另外,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主席在果党还任过部级高官的。嗯,宣传部的委员,中央委员级别的了。比他当时在我党的职务都高。”

    这些事年轻一辈还真不知道,一时都听得兴致勃勃的。

    等回到家,程澜对林师长道:“林爷爷,历史真的是很奇妙啊。如果中山先生没有得肝癌,三大政策能不能彻底兑现呢?”

    林师长摇头,“不好说。不过黄埔军校是中山先生发现南北军阀都靠不住之后成立的,想有自己的、用于救国救民的军队。可惜第一任校长就委任了老蒋。而且,那时候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中山先生那时候已经58岁了。”

    程澜就知道了,他不觉得会有什么变化。

    林师长知道她是个聪明孩子,这会儿了多半已经知道高煜对她很有好感的事了。

    所以他便直言不讳的问了出来,问她有什么想法?

    程澜道:“我还小,搁置吧。”

    大院里这些是**,其实高煜哥是比他们家世还更好的**啊。

    林师长点头,“嗯,确实,你这个年纪更应该专心学业。”

    程澜这一次没有回信,她觉得这种频繁通信还是不要再继续了。

    高煜等了一个多星期都没收到回信,也只好先回水木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也许是在准备中考,抽不出时间吧。

    这次答辩结束,他终于可以结束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的处境了。

    之前一年真快累坏了!

    答辩顺利通过。不过很快他就从其他人口中得知程澜在最后一次确定直升名额的考试中得了年级第十二名,直升高中部。

    她根本就没有升学的压力。:,,.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