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第 131 章 晋江独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第一百三一章

    踹海里是不行的,从那以后保清对传教士的印象就跌落谷底,回来以后在康熙面前说了不少传教士的坏话,还真就发现了几个细作。

    反正送他们回国的船上,至于在船上遭遇点什么不好的事,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在大清吃下去的东西,都要吐出来。

    早先康熙还是很信任老外的,因为他们带来与大清完全不同的知识,这让康熙很新奇,同时还有先进的武器。

    只是从他的太子,梦见不一样的世界开始,就全都不一样了。

    热武器羸弱的大清,开始了突飞猛进,这样的转变,让康熙的帝王生涯变的顺风顺水起来。

    哪怕是那些拖后腿的朝臣,也不再是问题,大清的国力蒸蒸日上。

    就是康熙在民间的声望,跟着稳步上升当中。

    这都是康熙之前的大清皇帝做不到的,最起码名声这一块,他是大清建国以来最好的一位帝王。

    承祜并没有让这些传教士前往大学,避免这些老外团结起来。

    毕竟他也不能保证,这些老外在宗教问题上没个头脑发热。

    他们要是联合起来,对承祜乃至大清都是比较麻烦的事。

    因为目前来说,不少老外都参与到了一些课程当中来。

    好在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这一次的传教士,也是来自高卢鸡国。

    这年头的科学家,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爱国。

    基本都是混不下去了,才跟着承祜来的大清,对他们来说,承祜有知遇之恩。

    当然,也不能拿这么点恩情套牢人家,真要这么想,那就天真了。

    不分老外还是大清的百姓,你给足够的好处,人家自然是忠心耿耿的跟着你混。

    说感情,那都费钱。

    承祜也见过那五个传教士,涵养是有点的,至少聊天的过程当中,不会令人讨厌。

    作为跟路易十四关系还行的承祜,传教士们都忍不住求见他。

    但是作为太子,又怎么可能老跟着传教士混。

    这不,后头的弟弟们,可不就有活干了。

    十二岁的保成,外语学的不错,这身高也就比亲哥矮了一个头,多少已经有那么点潇洒少年的模样了。

    多年来承祜确保弟弟们的肉蛋奶补充,还是很有成效的,将来皇子皇女们的食谱,估计也都是这般不会改动。

    就是那康熙看自己的身高,再看儿子女儿们的身高,也不可能会改。

    饮食习惯上,就能让身高蹿上一蹿。

    更别提还有承祜的三样操,综合意思就是蹦跶。

    八月的时候,去往美洲的海船终于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了大量的金子,虽然看起来很粗糙,需要再加工。

    但那可是一船一船的金子,顺便还把附近海域的海盗都给清理了一遍。

    至少这条航线上,再也没有出现海盗的身影,可喜可贺。

    光是因为打海盗,就多了不少俘虏,他们可不像早先那么浪费,这些俘虏镣铐一副,完全可以成为劳动力。

    挖矿的主力,就属他们了。

    至于从海盗手里救回来的人,这处理起来也是麻烦,这些姑娘也不愿意回家去。

    这可是封建古代,对海盗没什么办法,但对这样柔弱的小女子,恶毒的话不要太伤人。

    承祜也就给他舅舅出了主意,按照姑娘们的意见,愿意留在美洲那边的城市的,就给她们安排住所和工作。

    反正新城需要的人也多,想过回家的,也不能阻止人家,还给路费。

    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留在美洲,虽说人生地不熟的,但架不住这边全是同样黄皮肤黑头发的,汉人满人都有。

    当初为了派人过去,承祜可是让所有人报名的。

    只要想去美洲淘金的,都可以前往,满三年可以选择留在那边,也可以回国来。

    三年的时间,足够他们置办不错的家当。

    为了鼓励百姓到美洲开荒的积极性,承祜给出的工钱可是很多的。

    好几万人的迁徙,光是船,来来回回都好几趟,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算全部都接送完毕。

    据说如今光是城镇,就已经建起了一个主城,然后周遭数个小镇,还没算种地的村庄。

    什么学校医馆一样都不少,承祜还是很满意的。

    在那边三年的时间,他可不信有人能忍住不结婚生子。

    就算是和当地的原住民,也不是不可以。

    对于血统方面,他们从来都不像老外那般严苛,而且混血儿才可爱啊。

    还能避免近亲结婚,不也挺好的。

    事实上就是康熙,也在考虑是否开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