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郭怀旭走了过去,拿过她手上的梳子,轻轻给她梳头,“娘子,这回可轻松了?”

    沈珍珠将胸前的头发捋一捋,“那可不,我感觉至少洗掉十斤尘垢。”

    郭怀旭笑,“一二斤也就罢了,哪里有十斤。”

    沈珍珠从他手里抢过梳子,“你走开!”

    郭怀旭笑着揽着她的肩头,俯身在她头发里闻了闻,“香的很!”

    沈珍珠撵他,“快去洗洗,明日忙着呢!”

    郭怀旭点头,“那娘子等等我。”

    沈珍珠呸一声,“谁要等你!”

    郭怀旭洗澡的时候,沈珍珠带着月牙月夕给两个孩子也洗了洗,换衣裳喂奶。等郭怀旭再次回来时,大郎已经吃好躺在摇篮里,二郎还在沈珍珠怀里。

    郭怀旭对两个丫头道,“你们先出去吧,这里有我呢。”

    月牙赶紧带着月夕退了出去,沈珍珠轻轻拍二郎的背,“你把她两个撵走了,你哄孩子睡觉。”

    郭怀旭伸手轻轻从摇篮里抱起二郎,“他们每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是不是呀,小乖乖。”

    二郎躺在亲爹怀里,感受晃悠悠飞来飞去的感觉,忽然裂开小嘴笑了一下。

    郭怀旭高兴地在他脸上亲一口,“喜不喜欢飞飞?”

    二郎蹬了蹬小腿,表达自己的高兴。

    那头,大郎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沈珍珠将他放到摇篮里,招呼郭怀旭,“别飞了,当心吐了出来,给我。”

    二郎从爹怀里到娘怀里,闻到熟悉的奶香味,再轻轻拍两下,很快睡去。

    沈珍珠轻轻晃了晃摇篮,小哥儿两一起拱了拱,相互依偎到一起,嘟了嘟小嘴满意地睡去。

    沈珍珠松开手,“你看他们睡得多香,娘说他们的个头跟旁人家两个月的孩子已经差不多了。”

    郭怀旭伸手将她揽进怀里,“都是娘子喂的好。”

    沈珍珠起身,“外头忙得怎么样了?”

    郭怀旭见她要往旁边去,一把扯回来拉进怀里,“娘子,外头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时辰不早了,咱们早些歇着吧。”

    话音刚落,沈珍珠就被打横抱起。

    她在他肩头捶了两下,“我还没出月子呢!”

    郭怀旭将她放平,“已经两个月了!”

    沈珍珠剩余的话都被掩盖在帘帐后面。

    转天早上,天还没亮,整个沈家就热闹起来,沈珍珠也被吵醒,身旁的郭怀旭早就起床了。

    两个孩子才吃过,这会子正睡得香,沈珍珠翻个身继续睡。

    等天大亮,沐氏来喊,“快起来快起来,等会子客人都来了,你还躺着呢,不像话。”

    沈珍珠打个哈欠爬起来,“娘,今天是不是好多客人啊?”

    沐氏翻箱倒柜给女儿找衣裳,“那可不,平远镇有一半的人都得来。”

    沈珍珠一个激灵,“娘,那得多少酒席啊,太费钱了。”

    沐氏吩咐月牙去端热水,“你想,就算一个孩子也得办,你两个孩子呢,平均分到每个孩子头上,也不算隆重。”

    沈珍珠有些担心,“娘,这一年到头各家红白喜事这么多,人情担子太重了。咱们家还好,换做那些普通人家,岂不是真要揭锅卖。”

    沐氏拉女儿起床,一打眼就看到女儿脖子里的红印子,立刻决定给她换个高领的衣裳,“送得起就送,送不起拿两个鸡蛋来也是心意。好多人家全家来吃,不亏本。”

    沈珍珠心疼起来,“娘,那我岂不是亏了。”

    沐氏笑道,“别让人家笑话了。”

    等沈珍珠收拾好,外头已经挤挤攘攘全是人。

    郭怀旭今日穿得一身簇新,一直在门口迎接客人,沈复年今日只站在女婿身后。凡来了客人,他帮着引荐。熟悉一些的喊郭三爷,不熟悉的就喊郭大人。

    郭怀旭一律客气相待,等客人来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家来人了。

    今日王老太爷亲自带着儿孙们一起来庆贺,郭怀旭意外地看到了王三郎。

    王三郎躲在王大老爷身后,本来想混进去,结果被王老太爷拎了出来,“还不来见过郭大人。”

    王三郎硬着头皮走到郭怀旭身前,抱拳鞠躬,“学生见过郭大人,恭喜郭大人。”

    郭怀旭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王三公子客气了,我这不过是个虚衔,王三公子将来金榜题名后授官,那才是实打实的官位。”

    王三郎脸上虚假的笑容仿佛被凝固了一般,他过了府试,但院试折戟,正无颜见人,此人却提什么金榜题名。

    郭怀旭知道今年有院试,王三郎这么早就回来,肯定是落榜。

    王三郎想说什么,郭怀旭却没给他机会,“王三公子,您去云州可曾见到我表哥?按理他也该回来了。”

    王三郎脸上的笑容也淡了,“想来沐公子中了桂榜,参加鹿鸣宴要费些时间。”

    郭怀旭笑道,“我不懂这个,多谢王三公子提醒。”

    沈复年见场面有些紧张,插了一句,“王老太爷请。”

    王家人被沈复瓯带去坐席,翁婿两个仍旧在门前迎客。沈复年看了一眼女婿,见他脸上并无异色,继续与众人寒暄。

    男客这边有沈复年,女客那边只有沐氏带着孟氏在忙碌。今日请客的是郭家,但沈珍珠无婆母无妯娌,内宅仍旧是沐氏做主。

    李太太满口好话,“沈太太真是有福气,一下子得两个孙子,女婿又有了官位,往后这日子呀,一天比一天好呢。”

    沐氏笑着招呼众人,“承嫂子吉言。”

    旁边潘氏忽然道,“二弟妹呀,旭哥儿有了官位,珍珠有没有诰命呀?旭哥儿是个七品,是不是跟咱们县太爷一个品级?我听说县太爷家的太太是什么七品孺人,珍珠也有的吧?”

    沐氏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还没回潘氏的话,外头传来沈珍珠的声音。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沈珍珠一身湘妃色长裙,头上飞仙髻,怀中抱着一个大红色襁褓。

    “大伯娘,官人这是虚衔,我是没有诰命的。等以后大哥中了进士,大伯娘和大嫂就能有诰命呢。大哥呢?没回来?后年又有府试,大哥可得加把劲。这科举可不容易,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关更比一关难,若是没点天赋,那可就难熬了。”

    沐氏笑道,“那可不,像郭大人那样二十岁就中了探花郎的,那是可世间少有。这读书啊,还得看天分,没天分就是白忙活。”

    沈珍珠继续道,“公婆和外祖父一家子含冤二十年,我们原来只想着能还长辈们一个清白就好,如今陛下开恩,赐官位、赐宅子和田地,我们岂敢不知足。若说官位诰命什么的,我们早就看惯了。当年大姨母做了贵妃娘娘,外祖父统领百万雄兵,公爹三十出头做了侍郎,真真是满门荣耀。姨母和舅父说,富贵不过过眼浮云,还是一家子平平安安的好。”

    沈珍珠一番半真不假的话,唬得众人连话都敢说,连潘氏也被挤兑的满脸通红。

    旁边王大太太忽然问道,“三奶奶,你口中的大姨母,可就是当年名满天下的霍贵妃娘娘?”

    沈珍珠点头,“正是,如今是已故太皇太贵妃。”

    王大太太立刻开始显摆自己见多识广,跟着说了一些以前的传闻。

    旁边的孟氏眼角夹了一眼潘氏,然后对沈珍珠道,“珍珠,快让我们看看孩子。哎呦,这是大的还是小的?长得真是好看。”

    沈珍珠和月牙一人抱一个,众人惊奇地发现,这小哥儿两长得一模一样。

    沈珍珠抱着孩子在妇人堆里转了一圈,得了一圈的夸赞。人多嘈杂气味也杂,沈珍珠怕孩子们染了不干净的气味,赶紧抱着孩子回了房。

    沈珍珠不用应酬,郭怀旭今日却要挨桌应酬。那些人不管真假,都凑过来敬酒,郭怀礼带着几个近亲族中子弟跟在身后,帮着挡酒。

    郭怀旭意外地发现,今日王大老爷格外热情,不顾自己四十岁的年纪了,满口郭大人,甚是恭敬。

    一天忙忙碌碌,等到了夜里,郭怀旭满身酒气回了屋里。

    沈珍珠挥了挥帕子,“这是喝了多少酒?”

    郭怀旭往床上一躺,“还好,大哥帮我挡了不少。娘子怎么样,今日家里人多,是不是吵到你了?”

    沈珍珠坐到他身边,“我还好,你今日是不是听了一箩筐的好话?”

    郭怀旭笑,“不止,至少两箩筐。”

    沈珍珠摸摸他的脸,“还清醒吗?我打水给你洗澡?”

    郭怀旭将她拉过来趴在自己身上,“娘子要照看两个孩子,等会子我自己去。”

    沈珍珠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色,“怎么了,好像有些不高兴?”

    郭怀旭轻轻在她头上抚摸了两下,“娘子,你想要诰命吗?”

    沈珍珠诧异,片刻后道,“是不是听到什么闲言碎语?”

    郭怀旭拍了拍她的后背,“倒不是闲言碎语,这个虚衔,哄一哄老百姓也就罢了,在真正的士林之人面前,只会贻笑大方。”

    沈珍珠反问道,“三爷,你想继承父亲遗志?”

    郭怀旭沉默良久,“我对做官又没什么兴趣,可一辈子顶着这个虚衔,又担心丢了父亲的脸。”

    沈珍珠笑道,“那还不简单,你也去科举,若是能金榜题名,就不算丢了父亲的脸。至于做官不做官的,你有本事先中了进士再说吧。”

    郭怀旭笑一声,“是我不知天高地厚,让娘子见笑了。”

    沈珍珠趴在他胸口,“想那么多做甚,你把你现在想做的事情做好。你忘了以前你说的话了,读书不一定是为了功名。当然,为了功名也不是可耻的事情。就像公爹,若不是做了侍郎,他的一身本事如何能泽被天下。”

    郭怀旭轻笑,“是我想多了,往后若是得闲,我倒是可以跟着外祖父多读读书,修身养性也好。”

    沈珍珠嗯了一声,“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郭怀旭摸了摸她的头发,“养家是第一要务,今日表姐夫给我送来了几个县城里的订单。”

    沈珍珠抬头,“真的?听我娘说表姐又怀上了,她今日没来,我就没再问这事,没想到表姐还记着呢。”

    郭怀旭嗯一声,“往后我得一边读书一边养家,若是哪里做的不好,娘子可要提醒我。”

    沈珍珠抬手摸了摸他的脸,“可别累着自己,慢慢来。”

    小夫妻说了一阵子话,沈珍珠把郭怀旭打发去洗漱。洗干净后的郭怀旭十分缠人,带着三分酒气,又是撒娇又是磨人的,一会儿要前面,一会儿要后面,时轻时重,时急时缓。

    办过了满月酒,沈珍珠终于结束了有期徒刑,每天也能在院子走走。孩子太小,她暂时也不敢总是抱出去。

    郭怀旭接到卫蓝桥给的单子,把自己的工具箱带到铺子里去,在后面院子中的小作坊里开始独自打造属于他个人的首饰。

    在郭怀旭回来之前,沈珍珠就请人在院子的西厢位置盖了间小房子,房子有门有窗户有案台,还有个小炉子。作坊外面有一口大缸,里面装满了水,留着应急用。

    除了作坊,沈珍珠还提前准备了一些打首饰用的金银放在家中,基本上掏空了她之前所有的积蓄。好在郭怀旭一回来就甩给她五百两银票,她的钱匣子一下子变得史无前例地充盈。

    郭怀旭第一天干活时,沈复年把所有人都留在前面铺子里,无事不许到后面来打扰。郭怀旭仔细问过卫蓝桥那几位太太奶奶们的个人外貌、品行和衣着习惯,卫蓝桥自然不知道,可沐云檀是个细心人,都一一写在纸上。

    郭怀旭打首饰一直坚持量身定做,有些首饰好看归好看,但不是合适所有人。比如有些守礼之人就不喜欢步摇,觉得走起路来头上一摇一晃有失体统;还有些读书的女子喜欢梅兰竹菊,厌恶牡丹迎春等艳色。

    上午在作坊干活,下午他会去北街看看。宅子已经建好了将近一半,郭怀旭请的都是本地手艺较好的师傅,工地上一应杂事都委托郭怀礼负责,每天给他开厚厚的工钱。郭家铁匠铺近来清闲,郭铁匠索性把大儿子放了出来,在工地当主事人,最能锻炼人,还能建立更好的人脉。

    除了这两样事情,其余时间郭怀旭仍旧待在家中,要么陪着妻儿,要么在南屋读书。

    南屋这个书房原是沈珍珠装点门面用的,没想到现在又能派上用场。

    这一年多以来,郭怀旭的学业有些荒废。他每天写二十篇字,把自己以前背过的书和写的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