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全都是银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全都是银子

    天启元年,七月初。

    镇北太监魏贤以王军七千,于关宁一地,破十万关宁大军。

    朝堂之上,有御史提议,册封魏贤为大明朝战神。

    围绕这个话题,朝臣们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

    双方之间,僵持不下。

    朝堂内的争吵,都影响不到京城灯市这一条街的热闹。

    细纸坊,玻璃坊,这两个唐峰名下的产业,生意之火爆,颠覆了所有人以往的认知。

    哪怕就算是造纸厂和玻璃厂再次提高的产量,但是,细纸和玻璃,还是供不应求。

    这每一日里,两个店铺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聚集了等待购买细纸和玻璃的人。

    往往前一日生产出来的细纸和玻璃,待到第二日

    店铺开门,都坚持不了一天的时间,便销售一空。

    权贵人家喜欢跟风,喜欢攀比,这细纸和玻璃窗,如今都成了京城人家炫富的东西了。

    谁家里头,还在用那些老旧的窗户纸,那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甚至,连云梦居这类档次较高的青楼,也都把原先的窗户纸换成了玻璃窗。

    权贵人家采买日用品,这细纸,都成为了重中之重。

    皇宫里面,同样也会定期采买大量的细纸,供皇帝太后,以及各宫妃嫔们日常使用。

    当然了,皇宫采买细纸,自然是不需要再到细纸坊来排队购买,每一周里,唐三都会准备质量更好的细纸,命人送入宫中去,用个时髦的词语,这就是特供了。

    因为细纸和玻璃供不应求,东厂那边,已经开始筹建第三座规模更大的造纸工坊了。

    玻璃厂那边,也已经开始新工坊的建造。

    只等这次的新工坊落成,开始投产,细纸和玻璃

    的产量,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两到三倍。

    到时候,规模化的生产,光是工匠的数量,便要超过数千人,比之工部将作坊的那些工坊,规模都要大上许多。

    产量的提升,也足以满足整个京城权贵们的需求,甚至可以对外地进行销售。

    这生意火爆,收益自然也就可观了。

    光是细纸坊,这每一日的营业额,便达到了三万两,再加上玻璃坊这边,接近了六万两。

    细纸和玻璃的成本本来就很低,这日销售额刨除成本,利润几乎达到了四万两。

    这一日四万两,一个月便是一百二十万两,一年突破了千万两大关,这个数字,在大明朝时代里,已经相当恐怖了。

    当然了,这也是前期,细纸刚刚上市,还是个极为稀罕的玩意,大家伙都在疯狂囤积,所以销售才会如此火爆。

    等到各家各府邸,都积攒了不少的细纸后,这往后,销量便会降下来。

    不过,大明朝拥有上亿的人口,南方,更是富庶之地,等京城这边的市场饱和后,便可以开拓南方市场了。

    到时候,一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