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采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2023年2月

    央视主持人馨姐在酒店见到了叶昭女士助理的助理袁小姐,两边坐下来沟通第二天采访的相关问题。

    此时国家科技树有了质的飞跃发展,高科技研发成果领先全球,2022年底,叶昭因在科研投资上的无私奉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级别的表彰,小豆苗基金幕后领导者也因此走进大众的视野。

    大家才知道,原来经常出现在港媒八卦媒体的国内首富叶昭才是真正的大佬们的大佬。

    馨姐把采访提纲递给袁小姐,“叶女士平时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吧?”

    袁小姐笑道:“她很低调,虽然港媒上到处是她的新闻,但那些都是杜撰的花边新闻……”

    馨姐笑了笑,收起笔,道:“你看一看,这些问题都可以问吗?”

    袁小姐快速翻看提纲:“应该没太大问题,我先拿回去给我们老大看,让老大拿给叶总。”

    馨姐好奇问:“你们平时怎么称呼她?”

    袁小姐:“我们很少见到她,见到了也是叫叶总。”

    馨姐:“叶总最近都在深城吗?”

    袁小姐:“以前是满世界到处跑,最近这几年比较少出门,有事都是视频会议。”

    馨姐点了点头:“明天骆先生也会一起来吧?”

    袁小姐:“我争取。”

    馨姐:“拜托你了。”

    袁小姐从酒店回到财富大厦的办公室,她把采访提纲给到了曾秀群。

    曾秀群看了一眼,采访提纲已经有好几处被圈起来了,被圈起来的问题都是小袁有疑问的,不确定的,那都是关于叶昭原生家庭的问题。

    曾秀群道:“叶总这边目前是说,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不过你还是提醒一下馨姐,尽量问些有深度的,太花边的问题就不要问了。”

    袁小姐:“好。那骆总明天一起参加采访吗?”

    曾秀群:“骆总明天才从港城回来,未必能赶上。”

    第二天上午,紫竹林BoBoPark四楼的其中一个影厅被临时改造成了演播厅,曾秀群提前了几个小时亲自跟馨姐沟通采访的问题。

    大家都对这次的采访很重视,毕竟这是叶昭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出现在央视。

    定的是下午三点开始录制,叶昭14:50就到了,她一袭墨绿色休闲服,妆容精致而又不失淡雅,她就站在录音棚后面的灯光下,眉角有淡淡的细纹,微微垂目让工作人员给她戴录音设备。

    周围黑压压站了一圈的工作人员,但她不说话时,旁边的人都安静地不敢发出声音。

    等穿戴好设备,刚好三点。

    馨姐走前来打招呼,叶昭微笑着跟她握手,两人简单交谈了几句,便开始录制。

    现场录制是主持人负责采访,旁边有四五个名嘴作为观察团负责烘托氛围。

    馨姐作为央视排位第一的女主持,平时什么大场面,什么大人物没见过,但她第一次见看上去这么温婉恬静,气场却又如此强大的女人。

    落座后,正式录制,馨姐开始口播:“亲爱的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第1002期《东方访谈》,本期我们即将要采访去年获得了国家科技特殊贡献奖的叶昭女士,欢迎叶女士……”

    观察团都翘首以盼地看着台上,大家对叶昭都充满了好奇。

    叶昭微微笑着点头:“大家好,我是叶昭。”

    馨姐:“叶总,您是哪里人?”

    叶昭:“我是湘省宛城人。”

    馨姐:“您是在深城长大的吗?”

    叶昭:“在深城出生,我出生的时候深城还是个小镇,我是在宛城长大的,18岁才回深城参加高考。”

    馨姐:“我这里有一份资料,是你高考获得深城高考状元时的采访报道,你是理科第一名喔!”

    馨姐说着把资料递给叶昭,叶昭接过来看了一眼,笑道:“对,我是理科状元。”

    观察团都很意外,谁能想到首富竟然是学霸,大家不由发出由衷的赞叹。

    馨姐好奇问道:“八十年代末的理科状元,很厉害!但我听说你选了深城大学,当时怎么没选择更好的学校呢?我没说深大不好的意思啊。”

    叶昭笑道:“我们那个年代是先填志愿,后高考的……”

    馨姐:“你填志愿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高考状元?”

    叶昭当然不可能说实话,她笑道:“我高中成绩很好,当时上清北是没问题的,但我小时候脾气比较倔强,我专跟我爸对着干,我爸这个人很爱面子,他想要我去读清北给他长脸,我偏不,我选了他看不上的深大!”

    馨姐大笑:“那你爸气死了吧?”

    叶昭:“气死了,但他又拿我没办法。另外,我选深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当时深大是新学校,改革先锋,学分制,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

    馨姐诧异:“所以你本科读了几年?”

    叶昭:“四年的本科,我三年就修满学分,但我不敢太张扬,当时没选择毕业,还是等到读完大四才毕业的。”

    馨姐:“所以你大四没去上课?”

    叶昭:“对。就开学和毕业典礼去了。”

    馨姐:“那你大四的时候在干什么?算算时间你读大四的时候是92年吗?”

    馨姐说着翻开手里的资料,“资料显示叶总您是1992年买了财富大厦?那你大学没毕业就买财富大厦了?”

    叶昭笑着点了点头:“是。”

    馨姐问出了所有人的好奇:“你哪来的钱?”

    叶昭也不隐瞒:“我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赚钱。”

    馨姐:“做的什么生意?”

    叶昭:“西山小黄姜。你可能没听说过。”

    馨姐:“做小黄姜的生意?”

    叶昭:“西山小黄姜是我生意的起点。”

    馨姐:“谁给你的本钱?爸妈给的吗?”

    叶昭:“当时我和三个同学组乐队参加了第一届海湾音乐大赛获得了第一名,第一名有一万的奖金。”

    馨姐:“你参加音乐大赛还获得了第一名?叶总你负责什么乐器?”

    叶昭:“我五音不全,我就是个衬托,但我们的那个文天祥乐队很厉害,我是沾他们的光。我们赢了奖金之后,他们把这一万块都借给我了。”

    馨姐:“这是你最开始的启动资金?”

    叶昭:“除了这个,我还跟我同学的爸爸借了几万块钱。”

    馨姐:“高中的时候?”

    叶昭笑道:“高三,刚满18岁,可以借钱了。”

    馨姐:“你胆子真大。你同学爸爸胆子也大,当时的几万块可不是小数目。”

    叶昭:“年少不怕虎,胆子大。”

    馨姐:“您买卖西山小黄姜赚了多少钱?”

    叶昭当然不可能完全说实话:“当时的时机很巧,我买了十万斤西山小黄姜,本来只想赚个零花钱,结果当时爆发姜瘟,意外赚了几十万,这也成为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

    观察团的人都惊叹:“太厉害了!商业天才吧!”

    馨姐:“高中就赚了几十万,天啊!你当时为什么会想要做小黄姜的生意呢?”

    叶昭:“我做的是西山小黄姜,它有自己面向的大客户,如果遇到了特殊时期,很有可能会成为稀缺性资源。”

    馨姐:“叶总我看出来了,您在商业上非常有天赋。你刚才说的西山小黄姜面向的大客户是不是宋荣记?”

    叶昭笑道:“对。”

    馨姐:“但是,宋荣记现在是你名下企业,而且1990年你读大学的时候就收购宋荣记了!”

    叶昭回忆道:“88年的时候,当时宋荣记的掌控人宋家跟钟氏对赌,差点被钟氏吞掉了,是我的十万斤小黄姜,让他们重获新生。当时我给了宋家两个选择,要不高价买小黄姜,要不跟我长期合作,小黄姜价格可以便宜点。他们选择了跟我长期合作。然后我们签定了五年的唯一供应商合同,我在东山镇建了蔬菜基地,并且攻破技术难题反季节种植西山小黄姜,结果宋家背信弃义,找借口跟我们解约……”

    馨姐皱起眉头问:“然后呢?”

    叶昭:“我当时很生气,我就跟我先生,那时候我们还只是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用当年钟氏的办法去跟宋荣记对赌。”

    馨姐:“然后你们对赌赢了?”

    叶昭:“对,因为那年发生了大洪水,把潜伏在地里的姜瘟又给冲起来了。宋荣记完成不了业绩,我们赢了。”

    馨姐点头:“因为他们背信弃义,所以,就连老天都站在了你们这边。”

    叶昭笑道:“应该说老天爷送来的机会。”

    馨姐:“偷偷问一句,这是不是你们设的圈套?”

    观察团纷纷竖起了耳朵。

    叶昭敢说出来,那是因为她没做过不合法的事,她笑道:“没事,这个可以说。我们就是设了圈套,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设的圈套,那也要他们自己往里钻才行。我以前没想过收购宋荣记,也没想过会做这么大的生意,很多事,都是一步一步被命运推着往前走的。”

    馨姐:“我明白了。叶总是个有仇必报的人。”

    叶昭:“我们古代有一句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得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吧?”

    观察团鼓掌表示赞同。

    馨姐又问:“你后来还有遇到像宋家那样的竞争对手吗?”

    叶昭:“没有。我遇到的大部分商业竞争对手都还挺值得我敬佩的。”

    馨姐继续后面的话题:“就我们这楼下的街区——紫竹林BoBoPark被评为深城最具商业价值的商圈,听说这里当年是个不毛之地,您为何独具慧眼相中这里呢?”

    叶昭:“因为便宜,只买得起这里。”

    馨姐:“这里地理位置那么好,四条地铁线交汇,为什么当时这里这么便宜?”

    叶昭解释:“馨姐你不知道,原来这地方很偏僻,这里有个垃圾场,还有个养猪场,吹北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