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杀戮中的仪式感【2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许君豪就转头道:

    “家怡成长了。”

    “我已经听许sir讲过了,这些伤痕是有序出现的。你大概也有了一样的推测,这样的‘有序’,基本上可以刨除激情杀人的可能性。”

    Wagner也一副了然的模样,对着家怡直点头。

    “……”家怡。

    她什么时候就有了一样的推测?

    并没有哇,sir……

    Wagner却一副了解她的样子,郑重地继续道:

    “凶手对尸体的处理,杀死受害者前的行为,大概都在昭示凶手的一种心理……类似‘我认为他是该死之人’。”

    “处决。”家怡想起跟岳哥打电话聊‘英国小镇母子被杀

    案’中犯罪心理学专家对这种杀戮行为的形容。

    “没错。”Wagner品了下这个词,随即点头。

    是这样的感觉没错。

    “W-sir,我将尸体带回了。”许君豪已做完初步尸检,大光明哥也做过两轮勘察,大家准备回警署了。

    “OK.”Wagner点头应声,转而又继续对家怡道:“你方才已准备做出凶手行凶前的部分行为侧写,许sir称顺序等都是对的。有什么推理?或者发现?”

    “……”家怡。

    诶?她还没开始胡编乱造呢,Wagner督察怎么就自我攻略,认定她又做了侧写?

    家怡原本揣了一肚子对自己古怪行为解释的话,见Wagner几人的反应,居然像是他们都自行‘理解’了她的行为,有了他们自己的推断,进而……不需要她再多说什么了?

    抿唇歪头与Wagner对视良久,她忽然明白过来,当身边人对你的能力足够信任时,只要不做出太过出格的事,他们便不会再过多质疑她。

    半年多的努力……在这一刻,家怡倍感欣慰。

    “如果是处决,很可能有‘观众’的存在。”家怡思索了会儿,一边走一边答道。

    在岳哥分享的【英国小镇母子被杀案】中,‘观众’是女死者的儿子,也就是另一个年□□性死者。

    她还记得岳哥曾经在电话里跟她分享过的英国犯罪心理学专家们对案情的形容,对于‘观众’这一点的概括,恰巧可以成为她此刻释放‘心流影像’信息的理论基础。

    ‘心流影像’中凶手杀人,大有杀鸡儆猴的意味,边上围绕的‘猴子’可不少。

    此刻跟发现尸体的目击证人和附近劳工采集过口供的探员们也依次折回,跟在Wagner和家怡身后认真听两人谈案子。

    刘嘉明捧着笔记本,学着家怡的样子,跟着做笔记。

    徐少威见刘嘉明如此好学,立即也在兜里捞了捞,眼睛扫过几人,虽觉写笔记这行为有些‘太乖’,但终究还是将提前准备的小笔记本掏了出来,捧在手心,学着刘嘉明的样子,跟着做起记录。

    “你是说,凶手有同伙?”Wagner挑眉。

    家怡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忍住直接道出真相的冲动,谨慎道:

    “根据犯罪心理学中对此等情况的描述来推断的话,可能是同伙,也可能有另一个受害者。”

    只要有其他人在,就有机会将之发展成污点证人。

    这会是重要的突破点!

    “犯罪心理学中提到过这类杀戮?”Wagner转头盯向家怡眼睛。

    家怡点了点头,格外从容道:

    “是的,部分专家称之为‘有仪式感的杀戮’。”

    提取书本内容当大旗打马虎眼,这一招她可用得太熟了。

    经过长期的自我心理攻略,如今她已然不会因此感到心虚了,与Wagner对视这种事,她看起来恐怕会比他更真诚!

    果然,Wagner与她对视几秒,便肃然点头道:“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这么好用……应该全员深入进修起来啊。”

    “应该。”家怡点头。

    “???”走在后头的几人瞬间抬头盯住Wagner和家怡的后脑勺:怎么就忽然给他们加学习任务了呢?

    而且,说得好像只要学了犯罪心理学,就都能像家怡一样似的。

    这课谁在警校时没学过啊?

    那条条目目都背过,你见谁能看见案子,立马就从书本中浩如烟海的知识点里找到真正正确的匹配答案的?

    极限学渣刘嘉明更加皱起整张脸,瞪着Wagner督察的后脑勺,苦恼道:

    我古诗词还背过呢,你说上句,你看我能接下句吗?更别提真的能把犯罪心理学内容运用到现实案件中了……天方夜谭!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