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风云际会70 密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自从答应了弟弟和陈宫,背叛曹操后,张邈的日子就过得很苦闷。

    作为一个重视感情的人,让张邈背叛他一直视为亲兄弟的曹操,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可张超和陈宫的话又很有道理,曹操确实野心勃勃,这点从他治理兖州的手段可见一斑。

    哪怕是名满天下的袁绍,在冀州也扶持重用了一大批士族呢!

    再看看曹操!军权由曹氏子弟和夏侯氏子弟掌控,谋士以出身寒门还病怏怏的戏志才为首,政务交给了同样门第不显的毛玠,而毛玠一贯以清廉正直出名,谁在他手下都捞不到半点油水,来自兖州士族的贪污腐败分子都被他一一处理掉了,曹操还对他这种行为赞不绝口。

    当不了大官也就算,还不能赚钱,谁受得了这份委屈啊?

    跟袁绍比起来,曹操实在是又抠门又小家子气!

    陈留郡保有着高度的自治,张邈的权力没怎么被分割,钱也好好地赚着,再加上他自诩并非重欲之人,因此对曹操的怨气远不如其他兖州士族充沛。

    但陈宫有一点戳中了张邈的心窝。

    张邈跟袁绍有矛盾,而且是那种袁绍曾经明确表示想杀掉他的矛盾,虽然张邈并不觉得自己跟袁绍的矛盾能上升到杀人的程度,可袁绍就是这样认为的,还是这样做的,他能有什么办法?要不是曹操帮忙说请,劝袁绍收回命令,他很可能已经不明不白地死了。

    可曹操不仅跟张邈的关系好,还跟袁绍的关系好,他俩认识的更早,张邈甚至听说他们小时候还结伴抢过别人家的新娘子,虽然曹操多次澄清那是以讹传讹,他跟袁绍只是扒墙头看乡亲娶亲,瞧个热闹而已,但这仍然能证明他们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深厚情谊。

    就算小时候的荒唐不作数,只看长大后的种种,只看最近!兖州士族反叛,曹操狼狈得差点儿回不了家,关键时刻,还是袁绍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收留他。

    张邈叹了口气,没过一会儿,又叹了口气,手指轻轻压在一封折叠起来的信上,眉宇间满是犹豫和愁绪。

    信是曹操送来的,张邈以为自己会被曹操大骂一顿,诅咒祖宗十八代,拆信前还做了许久心理建设。

    读到第一句话时张邈就愣住了,曹操通篇没有半个恶毒的词汇,他言语诚恳,甚至能品出一点卑微,先追忆往昔情分,再检讨自身过错,把张邈的背叛全都归结于是他对不起张邈,他不会做人,没有留住人才的能力,情真意切地哭诉了好几张纸,甚至有些字迹都被泪水打湿,变得又皱又模糊。

    张邈缓缓用拇指抚过褶皱的信纸,心头涌上一股难受的滋味。

    在信的结尾,曹操写道,他向袁绍寻求帮助,袁绍虽同意支援他一些粮草,但要求他把家眷送去邺城为质。然后曹操小心地提出请求,请张邈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允许他回到鄄城把家眷接出来。

    张邈越看越觉得烦闷,却又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只能独自犯愁。

    张超不在陈留。不久前他分别收到了陈宫和吕昭送来的信,陈宫拜托张超守好陈留,务必要挡住曹操,拖延他回兖州的时间,吕昭则告知了张超目前鄄城的情况。张超读完信,思忖良久,决定携带物资前去鄄城为吕昭劳军。

    张邈试图阻拦弟弟,但张超给出的理由很充分——

    虽然大家达成了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实际上一直都是吕昭在出力,顶在前线与曹军厮杀。他知道等曹操的势力被彻底消灭后,吕昭就是兖州士族下一个要对付的目标,她只是他们招来对付豺狼的老虎罢了。

    兖州土地是原则问题,属于自家的祖产,一寸都不能相让,可祖产之外,至少得给吕昭分一些实际的利益,一口气把她得罪狠了,致使双方彻底结怨,也没有好处。万一吕昭什么都没得到,回家后越想越气,越想越气,一怒之下率军来袭,谁能挡得住她呢?

    总之张超说服了张邈,赶着大批军需物资往鄄城去了。临走前他叮嘱张邈,千万不要再对曹操心软了。

    “想想边文礼!”

    可惜张超的努力还是白费了,张邈最终选择最后相信曹操一次,本着“祸不及妻儿”的想法,允许他将亲眷接走。

    然后……没有什么然后了,曹操瞬间翻脸,率兵攻陷陈留城,张邈因为拒绝面见曹操而逃过一劫,带着家人仓皇出逃至雍丘。随后曹操包围了雍丘城,警告张邈要么现在投降,速速受死,要么等他攻下城池,城内所有人一起死。

    张邈彻底清醒了,他终于意识到了曹操到底有多恐怖,不再对他们的旧日情分抱有丝毫幻想。

    可惜已经迟了。

    *

    夏日的江陵闷热而多雨,百姓们早早更换了更为轻薄的衣衫,街坊随处可见躲在阴凉地里打着扇子消暑的人。

    但江陵城内最为豪华的州牧府中,刘表却裹着一件厚厚的披风,倚靠在榻上,没精打采地接见属下。

    自从那年在襄阳感染了瘟疫,刘表的身体就不大好了,可惜此后他一直没有喘口气好好休息的机会,又是扫除宗贼,又是平定各郡频繁爆发的内乱,折腾到现在,风波暂定,却落下一身的毛病。

    半个月前,刘表偶感风热,药汤灌了一碗又一碗,整个人都要被腌成苦味了,还在床上躺了五六天,总算缓过劲儿来,能下地走动了,但他仍然怕冷,见不得风,只得在炎炎夏季穿上了保暖的厚衣服,十分可怜。

    即使身体严重不适,刘表依然坚持自己处理政务,这位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对权力有着过分的迷恋和渴望,他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苍老,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失权。

    今日刘表召集黄祖、蔡瑁、蒯越、张允等要么深受他信任、要么在荆州颇有名望的人,是为了商讨一件重要的事。

    “这是本初公的信。”刘表说一句话,就要咳嗽一声,房间内没有留侍从,黄祖便主动倒了一碗温热的蜜水,恭敬地端给刘表。

    刘表接过,一口气喝了小半碗,然后他以五指扣着碗沿,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眯起眼睛似在假寐,实则是悄悄观察众人的反应。

    黄祖展现出适当的好奇,蒯越神色如常,蔡瑁和张允目光闪烁,似有想法。

    刘表与袁绍本就互有联络,当初为了对抗袁术和公孙瓒,袁绍拉拢了刘表,后来因为吕昭横插一杠子,他们之间的联盟才被迫断开了,刘表隐隐转向吕昭,虽未言明,但他身为荆州牧,这么多年从未插手过南阳的事务,还把大儿子刘琦送到荀彧身边,跟随他学习干活,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当然也可以说是老狐狸为形势所迫,两头下注。毕竟刘琦在刘表心里并不得宠,娶了蔡夫人后,在妻子日夜坚持不懈吹的枕边风的影响下,他渐渐变得更喜欢次子刘琮了。

    刘表堂堂荆州牧,却被吕昭压制这么多年,他心里难道没有怨气吗?

    当然有,而且怨念大了去了!但受困于地理限制,他很难联络上靠谱的盟友,再加上吕昭势大,难以与之抗衡,且荆州境内小纷争不断,他只能暂且隐忍,老实蛰伏,静待时机。

    忍耐将近五年后,刘表终于等到了机会。

    同样的袁绍来信,一切仿佛回到旧日,但面对这份诱惑,刘表却迟疑了。

    他知道情况千载难逢——吕布坐镇汉中,孙坚守在颍川,吕昭征战兖州,吕氏最为重要的大本营只有一个荀彧。荀彧出事,刘表就可以以荆州牧的身份进入襄阳,名正言顺接管一切事务,顺利收回南阳。

    吕昭、吕布和孙坚的反应再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