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行家 想得周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夕这天,祝青君又派人把刘昆送了回来。姑姪三人都极高兴,见了面,先拉着手原地蹦个不停,发现“轻狂”了之后,拍拍脸颊,开始请缨:“节帅,我们来帮忙布置吧!”

    之前的年,她们也戴孝,祝缨这儿没了花姐也没人收拾。如今姑姪三人轻装上阵,又教怎么剪纸作摆设,又讲怎么布置吉祥景儿。

    杜大姐看着年轻姑娘飞来舞去,心情也好了一些,笑道:“安南新年有花儿,不用扎纸绢的。”而且纸啊绢的还挺值钱的,不好太浪费。

    刘遨一拍脑门:“哎哟,真是,差点忘了。北方扎假花儿,就是因为没有。如今有了真的,谁还要用假的?”

    三人虽忙过年,也不忘叙旧,说着说着,便成了互相听取工作经验了。刘昆便说:“人真有贤愚,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人都说太翁年轻时一腔热血,要教化万邦的,后来变得言辞犀利。”

    她也是,忒想教所有人都成个文明开化的,可有些人,哪怕语言通了,大家都说同一种话,他偏“听不懂人话”。

    给刘昆气得够呛。

    不过也有有趣的事情,譬如一些诗歌,有唱希望有情郎的、有唱盼丈夫死的还有唱骂媒人的。刘遨与刘衍听了都是一笑,刘遨问道:“本地各族,难道没有传说?”

    “你说哪样的传说故事?”刘昆问,“我听了一个,咱们节帅巡狩遇鹿的。”

    刘衍道:“我听到奇霞族的传说,有些类史。”

    “诶?”

    刘遨道:“安南设镇这么久了,竟没有方志,我近来总在想,咱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总要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著书立说是一其,那也不过是节帅体恤咱们,实在是为咱们扬名。咱们也当为节帅著史,至少是方志,记述功勋,传之后世,不能埋没!顺带将各族来由也记一下,唔……要搜罗往昔头人的劣迹……”

    三人渐渐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凑到一处密谋了起来。刘昆在外,经历更丰富,轻声道:“何必罗织?你们道这些头人起先干什么好事了么?也就苏、郎几家归化得早,如今好些。便是这几家,四十年前也是人祭人牲的。”

    “豁!”

    刘昆道:“我到寨子里,听到得可不少,那里,至今还有被头人斫手断足的。”

    “肉刑。”刘衍道。

    “对。”

    三人商议好一阵,都觉得此事是势在必行的,真着当年的亲历者还在,尽量搜罗资料,才好动手。三个年轻姑娘,一想到以自己的年纪竟开始“著史”,不免又是一阵激动。议了个大概,便一同去找祝缨,因为过完年刘昆就要回普安州了,须得在走之前把这事敲定,她回普安州之后才好同祝青君讲,讨要一些人、纸笔、经费,开始干这个事。

    姑姪三人有点忐忑,刘遨先是问祝缨想安排什么娱乐为引,说到讲故事,再说到听苏喆讲过阿苏家的史诗故事。

    祝缨道:“你们三个?找我说故事?不用同我绕弯子,说实话,究竟打算说什么事。”刘遨只好说:“想修方志,也会搜集各族故事。”

    祝缨笑了:“方志?你们是行家啊!想得周到。阿苏家那个呀?我知道。”

    “啊?”

    祝缨笑笑:“来,我告诉你们。”

    正好,过年没别的人事,幕府也放假,祝缨也闲,便从头给她们讲怎么写奇霞族的史诗神话故事的。也没有撒谎,就是讲得更动听一点嘛!

    三人本就有此心,如今更是大受启发,天擦黑,四个人捧着碗凑在一张圆桌上吃饭。刘遨道:“那,咱们就开始写吧!虽然人手、纸墨都有些紧,但这个事是不能不干的。我愿拿出我的俸禄来……”

    祝缨道:“不用,府里出。以前我做县令的时候就有心修县志了,到了安南事多,读书人也不够用。如今你们愿意领职就好。”

    “咱们先收集……”

    四人一顿饭吃得很快,祝缨三两下把胃倒满,三个姑娘吃得都不多,刘昆饭量涨了一点,也只添了一次饭。吃完就又凑在了一起商议。三人读书多,祝缨修过方志,先将篇章大类定下,剩下的就是往里填内容。

    刘遨先问祝缨生年、父母祖上之类,祝缨道:“我的年纪倒有,别人的都没有啦。祖先名字也要有吗?”

    “当然要有,”刘遨说,“立传呢。”

    “祖先的名字早失传了,现在这些都是我起的。”

    “啊?没有记述么?”

    祝缨又只好告诉她们:“我生来没有户籍,隐户也算不上,算个黑户吧。当然也没什么记载祖上的东西。”

    “诶?”

    祝缨倒不介意,讲了讲自己的来历,户口都是后来于妙妙要招赘才帮她上的,讲着讲着拐了弯儿,又说到了于妙妙。三个姑娘听传奇故事一般,听了半夜才听到上京。

    祝缨道:“交子时了。”

    外面放起鞭炮来,故事,暂停了。

    ————————

    刘昆的假期结束的时候,带着一肚子的意犹未尽,一步三回头地回普安州了。其实祝缨不大讲自己的曲折事迹,多是她一语带过,姑姪三人必要追问,才略说一下。她说的很多的是一些女子的小故事,有自杀的,有逃亡的,有被害的,有害人的……

    难为她记性好,至今说出来仍让人听得入迷。

    刘遨更在意祝缨自身的经历,刘衍又想问祝缨断案时的想法,刘昆则想知道她都怎么治理辖内的。

    一个假期,祝缨净哄孩子讲故事去了。

    好容易刘昆走了,祝缨也感觉轻松了,她跳了起来:“好了,干活干活!阿炼今年可算能够早些回来了!”

    刘遨道:“苏大人她们回来得更早呢!您别忘了,她们得拨人手给我们使。”

    “忘不了。”

    苏喆等人一回来,就遇着祝缨又是拨人、又是拨钱、拨物,给姑姪三人使。她听了要修方志,便说:“这是件大事,当然要给的!”

    巫仁、项安两个也需要配合,两人忙说这就核算。因为年前封账了,所以要晚上两天。

    祝缨道:“不急,方志也不是一天就修好的,这几天先分拨一些,后续再拨。”

    “是。”

    祝缨又问苏喆:“孩子呢?不带过来?”

    苏喆笑道:“我先把家里收拾一下,下个月天气暖些再接他来。”

    祝缨点头,记下一会儿要给孩子见面礼。接着,又问巫仁:“家里怎么样?”

    巫仁道:“山下新刺史还没到任,我倒在家住得轻松。就是爹娘老了……我娘叫回来千万多谢大人,东西她都很喜欢。又说缎子太金贵了,张罗着做了老衣穿着走。”

    “喜欢就好。”

    最后是项安,不等祝缨问,她就先说:“大人,我……想从二哥家过继个女儿。卜算了吉日办酒,二哥二嫂把孩子送过来,到时候不知能否请您做个见证?”

    祝缨道:“你刚才就犹犹豫豫的有话要讲,就是这个事?”

    “是。”

    “行。你们家里自己商议好了就成。”祝缨说。

    项安也安心地笑了,过继个女儿,她也是有考量的。女儿贴是其一,周围抱养过继的女孩子也不少,这样做也不显异类。再者,西州现在学问最好的是刘遨等人,女的,日后求学也是女孩子方便一些。

    祝缨又不反对,她便知自己这主意是对的,也要去收拾自己的住所了。吉日卜在三月初,安南气候炎热,春耕已过,大家比较安闲。算来到时候祝炼、赵霁等人也回来了应该正在幕府,嘉宾又多几位,场面也好看。

    项安带点喜悦,静等吉日的到来。,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