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新题 各家都皱起了眉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道:“难道是?”他伸手指了指路果的伤腿。

    祝缨点了点头,头人们都颇为激动,这就是分好处的时候到了!他们都说:“好!”

    陈枚也有点小兴奋,耐着性子看人回客房了,他自己却不回客馆,而是缠着祝缨:“叔父,这……不用瞒我吧?指点指点我?”

    祝缨道:“你正事还没办完呢,就凑这个热闹?”

    “呃?什么事?”

    祝缨道:“梧州刺史府可还没建好,你不得出份力?再有,邸报按时送了吗?”

    “刺史府可不怪我,羁縻嘛,又只有抽签轮流的副官,理事的司功司户之类的官员一概一没有,那得您请示朝廷,您也没上表。邸报……倒是想给,也没驿路通您这儿,没有刺史府发抄下去呀……”

    根子就在梧州之前就不是一个正经的州,是散装的几个县,也没人揽总,顶多就是各家每年凑一块儿商量个事儿,比如一起交点布和米给皇帝。其他的就没了。司马之类的官职,也只是要一个官职,这个官甚至没有俸禄。

    新梧州,更多的是一个地域上的范围,而不是一个被实际控制管辖的区域。

    祝缨道:“我这不正开始呢吗?路,我来修,名单,我来拟,奏本我来写,你得把话给我捎回去。”

    陈枚慷慨地说:“好!那,您别忘了给我爹的信。您是知道他老人家的,一件事儿,他总放在心上,您在这儿没事儿,我回去不带个答案回去,他能天天念叨,您就当可怜可怜我吧。”

    祝缨被逗笑了:“知道了。你现在就走?”

    “那可不是!”

    “还是!既然来了,就来帮忙吧。”

    “要做什么?”

    “督促秋粮。你带着贡赋回去,说话也响亮些。以后梧州的贡赋,我们自己交。”

    这个陈枚爱干,说:“好!”

    “别急,话还没完。交多少,得有个定量。就把去年的总数固定下来,无论年景好坏,我就出这些。”

    “啊?”

    “啊什么?前几天的雨你也看到了,以后有这样的事儿,我报个灾,朝廷给我赈济?”

    “这……”

    祝缨道:“赈济如果没有我的,那我不能再出更多了,以后无论梧州有多大,就都是这个数,其他的,我自己想办法。怎么样?”

    “这我也做不了主啊!”陈枚讨价还价的,“不过我能给您带话回去。”

    “成。哦,还有贸易,别当我不知道吉远府打的什么算盘!课税,低买高卖。呵呵。”

    陈枚道:“您别欺负吉远府太狠了,毕竟那里也有您的故人呐。”

    “你只要把此间的事情说给政事堂听就好。”

    “好。”

    两人又谈了一些条件,陈枚好奇地问:“您到底要怎么做?”

    祝缨叹气道:“以前对艺甘家缺了点儿德,现在有点儿小报应,谈不拢,只好打,手上的兵马有些散乱,得先盘一盘。你看就是了。”

    ————————

    次日,祝缨与诸县令齐聚一堂,陈枚也硬凑了过来。连同花姐、祝青君、赵苏等人都在,祝缨把侯五也给请了过来。

    路果第一个沉不住气,道:“大人,这要开始了吗?”

    祝缨道:“要打仗,先要有安排,谁打哪里,出去打仗的人怎么吃、怎么走,赢了之后怎么分。对不对?”

    路果道:“是。”

    祝缨道:“既然是各家一起行动,我又是刺史,我现在主持,你们赞成还是反对?”

    苏喆高兴地说:“当然是赞成!”

    其他人也附和。

    祝缨道:“好,我先设刺史府。”

    她早有准备的,司马之类的副职是轮职,这个还不变,她自己亲自管着“官员考查”即司功,赵苏做司户,项安做司仓,小江做了司法,狱丞是周娓。祝青君就还是本州的校尉,管兵马,侯五被授以司兵之职。

    侯五莫名其妙地被安了一个官儿,万万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天。连连摆手:“我不成的。”

    “你看家。”

    那这倒可以,他同意了。

    祝缨又把州学交给了花姐,花姐道:“全州的……我……”

    祝缨道:“你看看还有谁能行?就你了。其他职缺,就看这次大战的表现了。”同时,她又把祝县的空缺给填了一填。项渔被任命做了县丞,江腾负责了县里的司法,巫仁做了祝县的司户,祝文被祝缨任命做了县尉,祝银则成为了县中的司仓。别业所剩的几个管事,也分别担任了主簿之类的职务。

    祝缨指着艺甘家的方向对路丹青、苏晟、林风等人说:“你们的实缺在那里。”

    无论是梧州还是祝县,也都还有一部分的职缺,吏职,祝缨就下令:“祝县吏职,本县人可以考取,无论男女。梧州吏职,各县都可到我这里来考取,也不论男女。”

    接着分派任务。

    这次出兵得以祝青君为主,其他各家给她打辅助,所有的兵马里,只有祝青君率领的是经过比较正规的训练的,其他各县的比较“乌合之众”。路果、喜金家可以各少出一百兵,但是要各出一百名说话利索的,向艺甘家宣传一下祝缨的政策——释放奴隶。

    各家也需要出一部分的粮草,虽然是各自携带,最好是统一调配,这方面归赵苏管。

    兵马,让祝青君来安排。

    有需要协调的地方,来找祝缨。

    陈枚看到这个粗糙的计划,也有点发懵,不晓得是怎么回事——这简直不像是祝缨能干出来的事。

    祝缨却很清楚,梧州这个羁縻的样子,这个计划就够了。

    尤其对手是艺甘洞主,而己方是祝青君。祝青君的本领祝缨知道,故而不给祝青君设限,让她放手去打。

    祝青君也简单地向祝缨说了她的构思——先偷袭,擒贼先擒王,出奇不易杀进大寨最好。

    祝缨又点了林风、苏晟一人的名字:“你两个,要监督军纪,不可烧杀抢掠。”

    “是!”

    祝缨又对各县令说:“阿苏、塔朗、山雀与艺甘不接壤,我、路果、喜金家与之接壤,还照先前的例,有人分土地,有人分财产。如果有意见,现在说。”

    苏鸣鸾道:“我不止一个哥哥,倒想再请求要一个寨子。”

    其他人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祝缨道:“可以,到时候计功来分。但是,即使是分给你的寨子,也要释放奴隶,不能抢完了就走。你走了,这地方别人再拿,就是别人的了。”

    这倒是公平,大家都不反对。

    唯赵苏看了祝缨一眼,心道:不应该呀,纵使我不提醒,她也应该知道“分封”的坏处。

    但看祝缨一脸的平静,他心头一动:别是这些人也要掉坑里吧?

    赵苏决定静观其变。

    ——————

    待到秋粮入库,休息三日,祝青君等人便率部出发了。

    祝青君很懂祝缨,得拿下大寨、拿下粮仓,如此一来粮仓就可以用来安抚人心,占了大寨,就能分得艺甘家的大部分地方。

    祝青君心里更是嘀咕:分明可以再设一个县的,艺甘县听起来名字也不错,又能安置好些官员……等等……

    她好像懂了。

    开开心心又小心翼翼地带队出发。

    她识途,兵马又比别人的更强些,在寨子外面留下两支拦截逃跑的小队之后,亲自带队突入艺甘家的大寨,抢占制高点。她没有用路果、喜金家的人,自从祝县带了几个会说花帕族话的人喊话,释放奴隶,只擒杀艺甘家一家。

    奴隶们大部分在观望,艺甘洞主家与一些普通的族人却仍然在战斗——之前十年,相互之间摩擦不断,颇有一些仇恨。

    如果来的不是祝青君而是路果,这些人反抗得会更激烈,奴隶里恐怕也会有不少人拿起棍棒来搞抗。

    从白天打到了傍晚,这场仗才算结束。

    其他各路情况却是千差万别,路果、喜金两路打得最是胶着,本来就差不太多,近来还互相拿人祭天。现在一方是因为贪婪,一方是为了生存,心境又不同,因此他们两家是打得最慢的。路丹青本领不弱,但与父亲意见总是分歧,路果不太在意杀人抢劫,路丹青却希望严肃军纪。

    父女俩又“交流”了一番。

    喜金那里也是差不多,父子俩也别扭了一回。

    最后两位舅舅还是因为各自外甥、外甥女的援助才拿下数座山寨。

    山雀岳父父子倒是意见一致,也与艺甘家没有深仇大恨,一路喊着要释放奴隶,一路展示其勇武,过程颇为顺利——只是私下把各寨主的私产抢了不少。

    陈枚与祝缨在县里等着,半月之后,这些人才陆续回来。

    到了分果子的时候了,祝缨笑问:“都赢了吧?”

    “是!”

    “划算吗?”

    “划算!”

    “那好,各拿各的,喝酒吧!”

    山雀岳父道:“那、那,官职呢?”他是对朝廷最有戒心的一个人,此时提起这个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林风。家业有大儿子继承,林风没有。现在有了一个寨子,没有一个正式的可以传下来的职位,他又觉得缺了点什么。

    祝缨道:“他身上本有官职的。”

    就是不能世袭传下来,就算能荫,也得减好几等,到孙子就没了。

    祝青君默默地低下了头,心道:来了。

    艺甘的地方分了,就没有一个“艺甘县”了,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官员治理。除非各家分完了的,愿意再攒成一个艺甘县,商量怎么设县、分赃。这其中,祝缨又要占个大头。

    县令的世袭也落不到别人手里,他们顶多世袭个县丞,县丞也就只有一个。

    各家都皱起了眉头,这可是个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啊!要么索性不要官职,要么,就得有个新办法。,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