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夺情 王八蛋上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r />
    冷云道:“你说的是!你别走,等我。”

    赵苏道:“大人想岔了,此事不能只由您一个人来说。”

    “嗯?”

    赵苏道:“毕竟还有个‘孝’字,只有您一个人硬讲道理,讲不过的,您还要为千夫所指。您先上本,再多找几个人,也请他们为郑相公进言才好。”

    冷云道:“妙!”

    当下分头行事。

    郑侯的丧事办着,冷云先向皇帝进言,建议夺情。

    赵苏则往陈府去,向陈萌痛陈利害。陈萌儿子都送到祝缨面前了,去就是要攒个资历。这么年轻的时候,参与了一场这么大的战争,对陈放好处颇大。

    陈萌的问题在于,他自己死了爹守孝守得足足的,现在却不让别人守孝,这有点不对。

    陈萌给赵苏出主意:“不要求太子,免得戳着了陛下的眼。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他的办法就是,派人宣扬有人要查不法兼并之事。一提抑兼并,就容易让人想起王云鹤,弄得许多大臣必要与冼敬等人作对,坚持要留郑熹在政事堂。很多人在朝上为郑熹说话。

    有想郑熹夺情的,就有想他滚蛋的。仕林对丞相不丁忧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乃至于民间都有了些非议。

    “要是北地战事拖个三五年,他就一直做着丞相了?要是三、五年后他自己也死了呢?到地下丁忧不成?”

    郑熹已经到了一个死了也不算太意外的年纪了,说这话的人也确实是嘴毒的。

    一番争吵,太子装聋作哑,被皇帝问急了,只说:“丁忧,为父,夺情,为君。”

    太子的话说出来,便有穆成周说:“去了的郑侯就是个忠臣,让他为儿子选一样,会怎么选呢?”

    这什么屁话?太子用力咳嗽了一声,瞪了舅舅一眼。

    李彦庆在一旁看得厌烦,出列奏道:“不如给其假期治丧,待丧仪完毕,回来理事。北地大捷之后,再丁忧也不迟。”

    当时便有老大臣说他“乳臭未干”,天知道李彦庆儿子都十几岁了,哪来的乳臭未干?

    皇帝却把李彦庆的话听了进去,道:“有志不在年高,他说得有理。”

    事情这才定了下来。

    ————————————

    郑熹在家中接到消息,又上表要求守孝。皇帝再不准,郑熹又哭着要求。

    如是者三,终于,郑熹领了旨。皇帝为了“补偿孝子”,多给了金帛治丧,将郑侯祔葬先帝。

    冷云闻讯放下心来,对赵苏道:“这下可好了!咱们都能安心了。既安心也省心。”

    赵苏迅速拿出了一份公文,道:“操心的事又来了。”

    冷云从来办理公务都是下面的人先筛一遍再给他过目的,这回也是这样,他一面接过来,一面问:“什么事?”

    赵苏道:“骆驸马在北地应付胡人,要鸿胪寺协调,奏请调下官去一趟。”

    “诶?什么?!!!”

    赵苏耐心地说:“郑侯在世的时候,就有扶植奚达部的意思。如今郑侯去了,这事儿也不能就此搁置,否则,前线将士就要多流血了。”

    冷云道:“我看就是姓骆的既无能又想出风头,一定是他!”

    “这与驸马何干?”

    冷云道:“你不懂,好吧,去就去了,为我捎封家书过去。”

    “是。”

    赵苏又与同乡辞别,祝缨临行前是把京城的一些事务交给他的,他不得不将事情又嘱咐给赵振等人。

    接着是去郑侯府上辞别,看郑熹有什么话说。

    郑熹也拿出一封信来,道:“没想到又要再给三郎一封信。把这个带过去,告诉他,京城有我。”

    “是。”

    赵苏将京中安排好了,领了公文之类,又带上了几个吏目,一路疾驰往行辕报到。

    ————————

    赵苏一路吃了不小的苦头,他在路上的时间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行辕,人被晒得黑了一档。

    行辕门口,守门的人是后来到祝缨跟前的随从,并不认识他,收了帖子,客气地说:“大人稍等。”

    赵苏也耐心地等着,直到苏喆提着裙子跑了出来:“舅!”

    随从吃了一惊,赵苏对他笑笑,苏喆道:“舅,你别逗人家,他们新来的,不认识你。”

    拖着赵苏去见祝缨。

    一路上,卓珏等熟人不断与他打招呼,赵苏脸上的笑越来越明显。

    只有在看到金良时,赵苏敛起笑容。金良顺着他的目光低头看到自己腰间的白布,眼圈也红了,说:“三郎在等你了。”

    赵苏看他身边两个军士手臂上系着白布,而一路行来其他人并不如此,便知各人来历了。

    苏喆小声说:“讣闻传来,阿翁已经设祭过一回了,没失礼数。金将军这是另外的情分。”

    赵苏道:“知道了。”

    到了祝缨面前,赵苏才重新有了笑意,当地一拜:“儿拜见义父!”

    祝缨道:“快起来,正有事等着你呢!”

    赵苏顺着她的手指的方向坐了,苏喆挨着他坐下,一脸的期待。

    赵苏前身子往外扯了一扯,问祝缨:“这丫头是不是有什么坏主意?”

    一室皆笑。

    祝缨道:“哪里来的坏主意?她好得很。”

    赵苏新来,寒暄之后,其他人就都识趣离开,留下赵苏向祝缨汇报了京城近来的诸般情状。郑侯死后怎么争执的,王云鹤大病一场才好,东宫又多了一个儿子之类的。

    祝缨一一听了,道:“知道了,咱们还是干咱们自己的事。机会难得,不要分心。你且安顿下来,我再同你讲。”

    赵苏道:“是。”

    他还捎了些书信、物品,有他准备的,也有别人托他捎带的。留下祝缨的,再出去分发别人的。

    都分完了,赵苏指着一口箱子对苏喆道:“喏,都是些小娘子用得上的东西,你拿去分给你的小女伴们。”

    苏喆道:“都是些什么呀?步摇之类太累赘的不要啊!咱们可忙着呢,打扮得利索。”

    赵苏啧啧两声,打量着她,道:“给你东西,你倒挑起来了!不要算了。”

    “要的!”苏喆赶紧说。

    赵苏斜眼看她:“你不对劲,什么时候这么乖巧可爱了?无事献殷勤。”

    “嘿嘿。”

    赵苏道:“你同我过来。你长大了,别叫我动手揪你。”

    舅甥俩到个小厅里说话,不等赵苏发问,苏喆先说:“那个,舅,阿翁要让您管的事儿,您已经知道了吧?”

    “嗯,一会儿还要拜见驸马去。难道还有什么内情?”

    “不是不是,就是一件差事。这事儿,你带上我呗!上阵又不让我去,治理地方哪儿不能干呢?我到北地来,最难得的机会不就是学点儿新鲜的么?”苏喆的语气里有一点乞求的味道,“我不去太危险的地方,不能干危险的事。”

    “行。”赵苏说。

    “真的?”

    “嗯。”

    “那阿翁那里呢?”

    “我去说吧。”

    “好!”

    两人一同望向祝缨书房的方向。

    祝缨正在里面拆信。郑熹的信里说了些夺情的事,然后叮嘱她:北地一定要稳,她的名下绝不能有败绩!只要奏凯,就赶紧回来,代替郑熹盯住朝堂,如此一来郑熹也能放心地丁忧。

    这孝是非守不可的,早守比晚守强,不然得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祝缨收好信,对祝银道:“下张帖子给驸马,今晚我请客。把小妹、青君、三娘也带上。”

    祝银道:“三娘有伤,也来么?”

    祝缨道:“当然,有她们的事儿。”

    祝银领命而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