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师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骤,榨取柘汁是一样的。然后是过滤。</p>

    甘蔗足够,唐师傅就让徒弟们将柘汁分成几份。打算一次将不同的糖都做出来些,看祝缨要什么样的。先支一口大锅,慢慢地熬……</p>

    唐师傅也不多吭气,只管动手,间或指挥着徒弟们,又让徒弟们烧火,大徒弟与他一同搅拌。祝缨要让白直们干,唐师傅道:“不用,他们不懂火候。”</p>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糖还没有做成,但是渐渐的已经有了粘稠的模样。二徒弟扛来一个扁平的木框子,有点像压豆腐的框子,只是上面有许多小格子。</p>

    祝缨当即拍板:“你们有什么忌口吗?要是没有,就跟着衙门灶上一块儿吃。有也没关系,跟厨房说一声就得。甭浪费功夫自己烧饭了,你们就干这个!”</p>

    项乐小声道:“那我也不回家了,过年也在这儿帮忙。”他有一个念头,只要是祝缨想干的事,一定是好事,那他就得帮帮场子。</p>

    祝缨道:“你瞎掺和什么?他们着急回家呢,早点干完早点儿回去,你何必耽误回家探亲?”</p>

    二徒弟嘴上没把门儿的:“大人许我们回去?师傅,这可太好了……”</p>

    师傅只恨手上没个筷子再抽他!忙说:“禀大人,小人听令来,不敢逃走,会尽力办差的。大人只管派下个数目来!小人一定限期干完。”</p>

    祝缨道:“我不用你做多少,只要你将糖霜做得再洁净些。”</p>

    唐师傅愕然。</p>

    祝缨道:“要洁白的糖霜,对了,我还见过大块儿的,你会么?”</p>

    “也会一点儿,不过不一定能成。”</p>

    “那就试制!”</p>

    唐师傅小心地说:“恐怕要费许多甘蔗和柴火,也未必能成。要做现在的工艺,倒是能够的。”</p>

    祝缨道:“没事儿!你做多少,就在这儿住多久,这屋子现在就是你的。什么时候做得我满意了,我再与你二十贯钱,将你的名字从簿子上除去,你要州城也由你,如何?”</p>

    唐师傅道:“大人此言当真?”</p>

    “先把我要的做出来!”</p>

    唐师傅来神了:“好!”他主意转得飞快,他们这些匠人比较难的是应付官府的徭役和力役等。这头你正过着日子,那头将人拖走干活去了,什么都被打断了,反复来这么几次,就什么都干不成了。他的特长是制糖,糖是比较贵的,利润颇为可观,但是他一年里没多少日子是为自己干活的,有时候就是在自己的作坊里用自己的东西干朝廷的活儿。</p>

    朝廷规定一年里只征发二十天或者三十天,再征发就要给匠人钱,实际执行的时候都是胡扯,狠的一个月就能征二十天。管饭就不错了,有时还得自己带饭。如果能够不在名簿上,他的日子必比现在好许多。再有额外的赏钱,家什也都能再换一套了!</p>

    祝缨也知道朝廷征发是一笔烂账,越到最后这笔账就越烂。纵使是普通的百姓,征发也多是超额的。普通百姓也不懂这些个,一年到头就忙个没完,所以逃户也越来越多。如果朝廷、官府手里能松一点儿,世上的隐户也能少一点。</p>

    祝缨问:“今晚看着不能弄成了?”</p>

    唐师傅道:“连夜也能弄出一些来,就是点灯熬油的。”他说着,将一部分糖浆放到那个“豆腐框子”里,等它凝固。又将一部分放到一只大桶里。</p>

    “那就先不用了,明天再说。对了,明天样品做出来之后,过年先放几天假,歇一歇。人日过后再动手。明天你先别动,我还来看你怎么弄。”</p>

    唐师傅答应了。</p>

    祝缨带着项乐一同回去,路上,项乐道:“这老货,倒会拿乔。”</p>

    “有本事的人都这样,再者,心里怕也委屈。他有这样的手艺,也确该过得好些。对了,明天过后他们休息,你们也该回家过年啦。东西都收拾好,别丢三拉四的。”</p>

    “我能留下来,叫三娘回去就行了,娘想她。”</p>

    “不想你吗?一起回去。”</p>

    祝缨这么说着,也给他们一人一份年礼。如今家里给她做事的人多了,她也如同在大理寺时一样,每人过年也按级分一份儿。</p>

    第二天,祝缨在府衙里封了印,先打发苏喆和苏晴天与顾同回家,他们有一半的路可以结伴。苏喆听说可以回去见母亲,一声欢呼!</p>

    祝缨笑道:“这么想回去呀?”</p>

    “我想阿妈了!”苏喆说。</p>

    “那回去要多跟阿妈在一起。”</p>

    “嗯!”</p>

    苏晴天道:“哪有这么说话的?”</p>

    祝缨道:“她说心里话,你不要教她哄人。”</p>

    苏晴天道:“那是老师大度,要是别个小心眼儿的见她在面前说想走,怕不要生气?”</p>

    祝缨道:“胡说,怎么能不想母亲?那不是扯么?一听就很假。路上小心。”</p>

    顾同也不想走,还想多留两天,祝缨道:“滚。”</p>

    顾同只好滚了。</p>

    祝缨打发走了他们,再到唐师傅的住处,他们已经又重支好了摊子。红糖已经做出来了,从豆腐匣子里拍出来,一小块一小块的。祝缨掂起一块来,发现它的一面上有花纹。原来那匣子底还刻有纹路,糖上自然也带了花纹。</p>

    祝缨问道:“霜糖也是这样的浆这样弄么?”</p>

    唐师傅道:“大同小异。”</p>

    “也能铸出这样的纹路和形状来?”</p>

    “也能吧,不过霜糖一般不那么弄它。”</p>

    祝缨点点头。</p>

    再看他弄其他的。</p>

    唐师傅有好几种技艺,竟不能在两天内展示完。他又将放了东西的那桶取来,将上面一层倒水,祝缨看到它竟变成了一种淡黄色。唐师傅并不讲解,打定主意不多教人,这个知府大人有点奇怪,他爱记就记,唐师傅却想留着自己一点手艺,后半生有靠。</p>

    祝缨也不计较这个,她从唐师傅这里已经学到了很多了。她只要看着唐师傅都干了什么就行,接下来她自己会总结。唐师傅人在她这里,一应东西都得从她这里获得,能瞒多少?</p>

    她问唐师傅:“还能更好不?”</p>

    唐师傅道:“那就要试了。只要大人给够甘蔗与柴炭,小人总能试出更好的来。”</p>

    “以前试过多少呀?”祝缨问。</p>

    唐师傅诚实地摇头:“没怎么试过,师傅教什么就学什么,有些想法也不敢试。”</p>

    “师傅不让?”</p>

    唐师傅很干脆:“没钱。”</p>

    试错是需要成本的。他刨去了徭役等等,自己没多少本钱去试。这也是许多匠人的难处,试个几次不能成功,就没本钱继续试那个不稳定的法子了,得继续干活攒本钱。许多时候发明得靠运气。能够用习得的成熟工艺过活,为何要冒险呢?干这一行的人多了,你试一个我试一个,总有一个合适的“偶然”被碰上,然后被许多人学了去。</p>

    不过现在好了,有人愿意当冤大头,他都想多在这儿住些时日好好“试试”了。甘蔗在这儿不太值钱,但是人工、柴炭,尤其是“不用愁生计”就很奢侈了。</p>

    “冤大头”也很开心:“那你就接着试!”</p>

    二人达成共识,唐师傅也不再别扭了。</p>

    祝缨也回去过她的新年了。</p>

    ————————</p>

    这一年的新年,由于太子的关系大家都不能尽兴,祝缨这儿再不能再在府城放烟火带着父母登城楼去看着满城灯火了。</p>

    祝大深以为憾,却又说:“明年再看,明年更好!”</p>

    祝缨将唐师傅制的那些红糖块拿出来,给锤子、石头各分了些,又给杜大姐、丁贵他们分着吃。告诉他们:“到明年咱们就能吃上好霜糖啦。”</p>

    张仙姑道:“那可贵呢!”祝缨以前给她们买的饴糖之类更多,祝家后来能够多弄到糖霜的时候,杜大姐甚至不知道怎么用它做菜。虽然现在也能吃得起了,张仙姑还得觉得它贵。</p>

    祝缨笑而不答,她要将糖价给拉下来!不能说多便宜,至少分个几等,最便宜的那些能多产一些,让没钱的人能用更低的价格吃到一点。糖和橘子,在她这儿是不一样的,橘子可以卖高价,糖,她要做到量大价低。</p>

    糖霜和大块的白糖,主要是颜色,这两天看着唐师傅的手法之后,她就觉得自己闲着无聊做点红糖块就得了。大规模的制糖得熟练师傅,她没那么个功夫练这一手。不过她有别的办法,像榨汁,光用人力也太费力了。多弄一道绞盘,用畜力就会快很多,如果条件允许,在河上用水力带动效率就更高了!到时候只怕制糖的师傅人手不够还得另招。</p>

    新年过后,她就想要将全府会制糖的人都招过来,一块儿跟唐师傅学一学。唐师傅不肯教,她就自己个儿摸索着传授一下。这个事儿跟卖橘子似的,单凭哪一家不行,还得官府以政令来推行。</p>

    先是官府本钱弄一大坊,将局面打开,后续才能有人跟进。不过这个东西是实物,有“与民争利”之嫌,中间得过一道手,或者再找一个什么名目才好。</p>

    过手,就是找个管事的代理,这样无疑就是自己扶植一个商人,似乎不妥。要不就以官府“征发”的名义?</p>

    这样,即便更好的制糖的法子没摸索出来,有这样的规模,造价也能被压下来,光凭现在的工艺,她也能将南府的糖铺出去!</p>

    祝缨耳朵里听着张仙姑和祝大拌嘴,心里想着自己的计划。她觉得十分可行!</p>

    拜年的间隙里,祝缨摸出一包张仙姑说的很贵的霜糖,到厨房里找了口小锅,将它给融了,倒到一只竹杯里,等它凝固之后,再起出来,见它果然也如红糖一样遇到什么模子就成什么形状。</p>

    祝缨大喜!正要寻个木头自己再雕点印模出来,能成方的圆的就能成花的,她知道怎么样将南府糖的招牌打出去了!</p>

    杜大姐又跑了过来:“大人,快,李司法来拜年了。老封君到处找您呢,叫她老人家知道您在厨房里,又要念叨啦。”</p>

    祝缨道:“他?我正要找他呢!”</p>

    ——————————</p>

    也是合该李司法倒霉,过年给上司拜年不是应该的么?过去的一年里,南府遭遇了许多事情,从章司马往下,无论官吏,大家多少沾点儿错。然而最后的考评都没有下等,最差也是个中下,这是知府大人放了大家一马啊!</p>

    李司法颠颠儿地备好了礼物,到上司家里拜年来了。</p>

    宾主坐定,李司法看祝缨心情不错的样子,说了一堆的吉祥话,又表忠心:“今年下官必定鞠躬尽瘁、水火不避!”</p>

    祝缨道:“那倒不用。不过有件事儿正好要你去办。”</p>

    李司法以为是什么心腹事,有点激动地说:“但凭大人吩咐!”</p>

    “前几天不是发了两份海捕文书吗?”</p>

    “是……是……”</p>

    “这都过年了,犯人也是人呐,他就不想回家过年,一家团聚?不看妻儿还有父母在家呢?一个人在外头,凄风冷雨的,铺子也关了,人也都回家过年了,连偷都找不着地方偷。我看他们或许会回家过年。你辛苦一下,安排人,蹲他们家,将人拿着。回来给你记功。”</p>

    李司法被梗住了:“额……是。”</p>

    我为什么要过来拜这个年?!!!李司法扪心自问,大过年的!他几乎哽咽了!</p>

    顶头上司吩咐的事情是不能不做的,他只得亲自带人去蹲守。到了一村,正撞上自己要抓的人。李司法乐了:“神了!拿下!”</p>

    逮着了一个,李司法的劲头就大了,次日就跑去另一个的老家。</p>

    先唤里正来。里正先给他塞红包,然后说:“没有回来!他家老娘前天还在哭呢。”</p>

    李司法道:“你莫瞒我!他是你远房侄儿,你真不是包庇?”</p>

    里正赌咒发誓,又要杀鸡宰羊款待李司法。李司法道:“不用了,找个屋子我们住下。”</p>

    里正请他住到自家住下,将最好的一间屋子让给他住。李司法也不客气,他也累了,夜里睡得很香,睡梦中忽然听得一声:“不好!走水了!”</p>

    李司法从床上弹了起来,发现自己卧房的窗下火光映红了半边屋子,他鞋子也来不及穿就往外跑,门又被从外面扣上了!李司法脸都黄了!亏得衙役撞开门,将他救了出去。</p>

    狼狈地跑到屋外,李司法一张脸黑如锅底:“里正呢?”</p>

    里正不见了踪影,里正的娘子正在骂街:“杀千刀的小畜牲!你被官府抓拿,我好心为你隐瞒,你倒放火烧我的屋!”村民们忙着救火,里正娘子忙着骂人,又要找那远房侄儿的家里拼命。</p>

    李司法整整衣冠,胡乱寻了件衣服套着了,命衙役去救马匹出来,对着里正娘子大喝一声:“你知道犯人回来了?他去哪里了?”</p>

    里正娘子道:“往那边去了!”里正又赶了一群人过来——他找人担水灭火去了。</p>

    李司法揪起里正:“你!跟我走!”</p>

    李司法带着里正,狼狈地回到了府城,他也不及换衣服,就着这个样子去见祝缨,展示自己的辛劳与惊险。</p>

    此时已是初七日,衙门就要开始恢复办公了。祝缨道:“竟敢谋杀朝廷命官么?这一家子好大的胆子!”</p>

    里正吓了个半死,跪地讨饶:“并不曾合谋,只是……只是……实在是不知道啊!”</p>

    李司法大怒:“你当我是聋子?你们怎么说他忘恩负义烧你屋的?”</p>

    里正又讨饶:“他老娘实在可怜。”</p>

    亲亲相隐,祝缨不追究这个,只是说:“现在这事儿变了,你得说说他去哪儿了。”</p>

    里正道:“山、山里。”</p>

    哦……</p>

    祝缨笑了,这不巧了么?她还正想着怎么跟找个由头去跟邻居聊聊天儿呢。</p>:,,.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