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获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p; 祝缨心道:我跳大神的时候且能不偷不抢也不黑心骗人,小骗而已,做了官儿干的可比偷、抢厉害得多了。我知道做官的少有不吃些黑钱的,没想到您老人家吃得这么狠!账房一笔,几百上千贯,再一笔上千银子,再一笔一箱金子,就这么没了。

    她说:“当官儿也不容易啊。”

    郑熹道:“这又是什么怪念头?”

    祝缨道:“鲍校尉都成我哥了。”

    郑熹笑了,说:“促狭。”

    接着,郑熹总安排祝缨跟着去抄家,越大的、越富的,越是安排她。盖因祝缨的谨慎是许多老人都不具备的,抄家吃回扣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有账房做账都是好的,有些个大大咧咧的人,干脆把抄家单子抽几张走,这上面的东西就都归他了。至于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担干系的内容,他们竟然不管。这又会成为日后此后被问罪的一项证据。

    祝缨不太认识珍宝,这是弱项,但是她明白“不着痕迹”四个字。这就非常的难得了。

    郑熹也听了回报,祝缨做事不贪,又放些仆人之类出府,很是能传出好名声。又会与禁军的人相处,后来禁军那里换了个李校尉,祝缨也与他相处愉快。

    如是一直抄到了腊月快过年,大理寺审的逆案也快成型了,各衙门要放假了,郑熹终于停了手,道:“来年再办!大家先缓一缓,过个好年。”

    大理寺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郑熹抄家自己占了大头,也很大方地给冷、裴二位准备了丰厚的年礼。底下也是人人有份,祝缨也分到了自己的那一份。一齐谢过了郑熹,又有左、王两个小声说:“小祝,干得漂亮!”

    唯有苏匡声音挺大,说:“这么些金银,多亏了有小祝啊!”

    祝缨道:“那是,我拿刀架大人脖子上给大伙儿勒索来的。”

    左评事大笑:“满大理寺,也就你有这个胆子!”

    郑熹听罢一笑,并不理会。祝缨也不再解释什么,只拉着王评事问,问京城哪家酒楼办年夜饭好:“今年不想我娘下厨忙了,订几桌,反正放不坏,慢慢吃。”王评事就开始数起好吃的地方来。左评事又说:“据我说,你还是先买个奴婢回家侍奉伯母。”

    大理寺的生活气息顿时浓厚了起来。

    祝缨得了外快,拿回家里依旧跟张仙姑分账,自己留些,大部分都交给了张仙姑存着。张仙姑道:“哎哟,这当官儿可真是……哎,我听他们说,抄家有油水,可没想到这么多呀。”

    祝缨道:“什么油水?这是衙门里郑大人给大家伙儿过年的。各衙门肥瘦不均,咱们衙门好些,是大人有本事。”

    张仙姑道:“哦哦,我知道,我知道!哎,这些钱,够咱们买个小房子了不?”

    她非常的踌躇,小房子,差不多够了,但是她想弄个离宫里近点儿的,不然闺女天天两条腿跑着去?心疼!尤其是冬天,身上再不方便的时候。那怎么行呢?她又想买个大点的,能养个脚力,这样祝缨可以骑马或者驴去应卯。

    祝缨这笔钱在普通人家看来可谓巨资,真要在京城弄套可心的房子却是又不够了。

    祝缨道:“先收着。这房子租金都付了一年了,不急。”

    张仙姑道:“咋?还能再接着抄?”

    祝缨叹道:“抄家也不是什么好事的。”

    “那是,不过他们都说你心眼儿好,饶了不少人活命哩。”

    “瞎说,我又不管断案。对了,咱得备点东西,也得请请金大哥、甘大他们,还有同僚,一年到头都帮了不少。”

    张仙姑心里一算,得,新房子的厨房没了。然而也高兴,说:“我知道了!哎,这给了钱,还给升官不?”

    祝缨道:“得看什么时候了。”

    张仙姑道:“不急不急,我不是催,听说你这个已经很快啦!咱也有实惠呢。”

    ——————————

    张仙姑的嘴可能是开过光,她正式当神婆的时候总不大灵光,这一回却是很灵的。

    在她说完“实惠”之后不久,郑熹就叫祝缨去了郑侯府上。

    祝缨也去了,郑熹道:“你准备准备,过两天随我去王府。”

    祝缨道:“我?又……”

    “想什么呢?册世子的典礼,不得去观礼、道贺吗?”

    事情是早就定了的,不过通常有个典礼,因为要准备世子的仪仗、服色等等相匹配的东西,正式的这个典礼就在年前。这已算是很不错的效率了,甚至有一点点简陋。

    祝缨是不想去高阳王府的,那个地方,她去了一回,扒出人家儿子的破事,这儿子还不明不白死了,她怕迁怒。

    祝缨吞吞吐吐地说:“我去了别扫兴,叫人想起来旧事就不好了。”

    郑熹道:“叫你去你就去。”

    说话间,一个仆人过来说:“侯爷和夫人听说小祝来了,要见一见。”

    郑熹道:“来吧。”

    祝缨就被带了过去。老侯爷身边站着金良对她挤眉弄眼,老侯爷看着他,对郡主说:“这孩子看着精神吧?”

    郡主也笑着说:“嗯,看着就聪明懂事儿,过来我再看看。”

    祝缨看了一眼郑熹,郑熹使了个眼色,祝缨这才上前。郡主笑道:“不错不错,是个懂规矩的好孩子。这些日子辛苦你啦!我这个儿子,别的都好,就是干事太拼命,自己拼命呢,还要叫别人陪着一道。”

    祝缨道:“我挺喜欢这样的。”

    郡主和郑侯都笑了。

    郡主很大方了,既然说了她辛苦,就给了不少药材、香料之类,端详一下,又让拿一匣子簪子、佩饰出来,好给她“打扮打扮”。另给张仙姑一套金首饰,一套一共五件,簪环都有,还嵌着珍珠宝石,宝石不大,倒是好看!它还是真的值钱的宝石。

    金良小声说了一句:“侯爷。”

    郑侯咳嗽一声,先训了个话:“兵行险着,不可持久!以正合,以奇胜!还是要踏实一点才好!”

    这老头还伸手弹了祝缨的脑门儿。老头手劲儿极大,给她脑门儿弹出个包来。祝缨脑仁儿嗡嗡的,捂着脑袋瞪眼。老侯爷就给了祝缨一套好弓箭、并刀剑,还让金良带她去挑。

    这一家子如此,祝缨还是有点受宠若惊的。天下多的是把下属的辛苦当作理所应当的上峰,郑熹大方已然是难得了,连他的父母都这么慷慨就更少见了。

    她对去王府的抵触之心也就小了许多。

    到了王府,没有人迁怒她,对她还挺不错的。王府不大看得出来才死了一个大儿子,郑熹照顾是被老太妃搂在怀里一通揉,郡主和郑侯也来观礼,却都由着儿子被老太妃揉来搓去。

    好容易老太妃搓完了外孙,对小心立在一边的祝缨说:“这孩子眼熟呢,看着就让人喜欢。”

    老太妃就赏了祝缨些缎子之类,王妃也说凑个趣,赏的也是缎子和一套文具。郡王又赏了一条银腰带还有一身袍服,非但如此,郡王还拍了拍她的肩膀,夸奖道:“你是个很用心的孩子,要不是你认真,我还要为难呢。”

    祝缨在王府就非常的沉默,样子极恭谦,有点怕哪句话说出来让这个能狠心让儿子“病死”的郡王记恨上自己。

    然而郡王一家并没有生气的意思,郑熹对祝缨使了个眼色,祝缨便极礼貌地接了这些赏赐,又谢了赏。老太妃道:“你谢什么呢?他们该谢你的。”

    也就这一阵儿了,宾客们陆续到了,祝缨被郡王再拿出去暗示一回“这小子帮我们清了家贼,我十分忠心,所以十分感谢他”之类。祝缨维持着腼腆的模样,等到郡王向一些重要的宾客展示完了,她也就识趣地后退。

    这些宾客里,她还看到了陈萌,这位大公子是代表父亲前来的。陈萌对祝缨很热络:“小祝也来了?我还说好些日子没见着你了呢!老黄他们也想你,就要过年了,我的年酒你可要来。”

    祝缨道:“好。我去只吃饭喝菜,不喝酒。”

    陈萌也笑道:“知道你这脾性。”

    祝缨不由想:我还有事要请教他呢,几乎要忘了!

    觑了个空儿,她凑到陈萌跟前,陈萌也看到了她,两人往僻静处说话。祝缨低声问道:“这府里,真的很欢喜么?”

    陈萌道:“这是自然的!”

    “可是不是才有白事……”

    陈萌笑了:“你果然还是太年轻。我只问你,要是没有这白事,留那个人下来做什么?”

    祝缨道:“好歹是儿子,如今名份已定,翻不了天。”

    陈萌道:“就因为是儿子。殿下哪有不心疼儿子的,可他更心疼这王府,这家业。留下来,那一个会心服吗?到时候又会干出什么事来呢?龚劼又身陷逆案,殿下正好借这个机会表白自己。这样的儿子,哪家没一两个呢?不过有的父亲明白,有的父亲心存侥幸罢了。”

    祝缨想到陈萌那个诅咒的弟弟,一时沉默。半晌方说:“多谢大公子指点。”

    陈萌道:“要是旁人,我也是不会说这些的。因是你,你又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唉,我那姨父的事儿,多亏你提醒,才好有所准备。”

    祝缨道:“何必算得这么清楚?”

    陈萌道:“那我也是要谢你的。只是不知道,龚案如今还有什么新进展不?”

    祝缨道:“我净忙着抄家去了,不过都是原来的那些,牵连的也都是些小案,犯官品阶也不高。可不是什么好差使,看着那么许多人哭哭啼啼的,心累。”

    “听他们说,你放了好些个仆人一条生路。唉……”

    两人又沉默了,还是陈萌道:“今天是个好日子,殿下有好事,世子也是好事,你也将有一件好事了。”

    “什么?”

    陈萌笑道:“你这官儿升得,我几乎要以为你是郑熹的亲儿子了!他上了一本,你们大理寺能升的都给升了,有些人是散官的职衔升了,你,司直,从六品啦!你数数,这是多少级?”

    祝缨吸了口凉气:“我怕有人想把我给活吃了。”

    陈萌道:“不招人妒是庸才,怕它怎的?!你又不是没人护着。且你也不是很显眼的,大理寺那里有郑大理,旁人不能把你怎么样。出了大理寺,你可数不上号儿了,这一回升迁的人多了!”

    “咦?”

    “抓人不难,杀人不难,空下来的位置谁来顶?”

    “原来如此。”

    两人正经话说完了,那边典礼也开始了,祝缨与陈萌又都回去,等着观礼。祝缨品阶低,她也不想过于显眼,就老老实实憋地郑熹侧后颇远的地方。叫她,她能听到、赶过去,不叫她,她窝着。

    今天的主角也登场了。

    这小世子出现的时候祝缨吃了一惊,她算是知道了,为什么京城的人见多识广,见了她并不怀疑她是个姑娘。

    这小世子比她还像是个姑娘!京城大户人家的孩子,无论男女,大部分长得都很细皮嫩肉,不像乡间,一下地,大部分都晒成了黑炭。可小世子在京城大户人家的孩子里,长得都是美而精致的。

    只是看着就挺瘦弱,穿着大礼服,一左一右两个侍儿扶着,行礼也是人扶。

    祝缨心道:怪不得郡王不大敢把家业交给他,他比当年朱家大郎看着还弱,这要当了家,不得被人吃绝户?郡王也确实怪难的。

    她对郡王有了些同情,郡王拿她去说事儿的账被她减了几分。也明白郡王至少眼下不会迁怒于她了,她就很放心地吃席了。又想着自己将做司直的事儿,猜测:不知道做了司直之后,是不是能办些案子了?又想,不知道升的还有谁?王、左二人又如何?

    ————————————————

    正式的任命还没下来,祝缨也不便向人透露,依旧在大理寺正常的当差。新年将近,所有人都有些懈怠,祝缨被左评事拖出去晒太阳,兼与太常寺的杨六聊天儿。

    杨六这些天不能往大理寺跑,也是憋得狠了,三人一起抄着手,趴在栏杆上看景,一面胡扯。这些小官们的一大爱好,就是八卦一下经过的大官儿。

    左评事道:“那边几个人,有点眼熟啊,见过吗?”

    杨六一看,乐了,说:“嘿!那不是先头被斥回家去的钟宜钟大人么?旁边那个,周游,周将军。”

    “他们?”

    “嗯,一个掌礼部,另一个好像要调入禁军啦。”

    “啥?”祝缨问,“为什么呀?”

    “缺人了呀!”杨六理所当然地说,“你们还好意思说,龚案你们弄了多少人下去?那位子,能一直空着吗?”

    我干事,你得官?!!!

    明知道杨六说得有理,钟宜、周游办事不力是真的,但是比龚劼等人更可靠,眼下皇帝重新起用他们是有道理的。

    祝缨还是被气到了。

    我辛辛苦苦干坏事,升个从六品,你啥都没干,随心所欲干坏事,你……“他,的官,几品?”

    “唔,正五品上。”杨六随口说。

    祝缨心道:狗屁的天理。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