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召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召都的建筑都带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皇城根脚下的制度也是森严的可怕,即便是白天,大街上也有穿着精良的盔甲巡逻的甲士。

    街道也分为行路、车路和马路。

    行路是给人走的,路不算宽,有石栏阻隔。

    车路上可以跑马车,但速度不能过快,骑马的人也要走这条路,但不能跑马。

    而所谓的马路,并不是每一条道上都有,只有召都入城后,通往皇宫方向的主干道上才会设有马路,是使者传递加急消息时的专用路,不管是谁都不可以上去。

    严青栀看着这样的路面,只觉得一阵眼熟。

    但有些问题时注定没有答案的,她也只能遵从这里的规则,跟着苏阖的马车缓慢前进。

    他们从正南门入城,一路往城东的方向而去。

    严青栀对召都的了解不深,只是从冯山上的话中了解了一些基础常识。

    比如说,皇宫在召都的中心处,八个城门入城,顺着主干路可以直走到皇宫。

    皇宫之外的几座府邸都是皇亲贵胄的府邸,再往外就是勋贵之家。

    越过这些大赵的顶尖贵族的居所,剩下的地方被八条主干路分成了八个部分。

    城东住的是些有身份的人或是达官显贵。

    城南因为靠近水路,算是召都有名的商圈,城北的位置因着有几个书院,大多都是文人居所,城西则是普通百姓住的地方。

    严青栀刚开始以为苏阖赶着马车是要停在城南某处,但越过了东南的城门后,还在一直往前走。

    城南的喧嚣声渐渐远去,城东的院子明显大了起来,周遭相对也比较安静,巡逻的人面貌都比城南更加精神。

    看见苏阖赶着马车,他们还会停下来仔细查看,确定严青栀一行人是懂规矩的,这才继续向前。

    见他们这样样子,马车上看热闹的孩子们都是一阵紧张。

    连几个赶车的人也是吓得连连缩脖子。

    甲士们已经习惯了刚来召都的人用这种反应面对他们,只是冷冷的扫过并没有说些什么。

    这种情况即便遇到了三四回,赶车的人也都没能完全适应他们展现出来的压迫感。

    这里最淡定的除了苏阖就是严青栀了。

    前者见多识广,后者实力强大,寻常甲士表现出来的压迫感,永远也无法比肩神明。

    严青栀的注意力更多停留在周围的建筑上。

    作为一个涉猎广泛的匠人,她对这些方面总是要更敏感一些。

    召都的建筑风格和气场确实带给了严青栀很多启发,再加上她走过那么多的地方,见过那么多的风景,她觉得自己如果实力足够,其实也可以看看召都周围有没有合适的庄子,买下来搞一搞旧业。

    马车一路走,严青栀一路看着。

    虽然觉得苏大伯的武功更胜文采,但如果最后苏阖停在了文人聚集的城北,严青栀也并不会有多意外。

    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马车并没有走到城北就停了下来。

    苏阖从马车上跳下,抬头看着面前的牌匾。

    二十几年没有回来,他在这里的记忆已经淡了许多。

    严青栀发现前面的马车不走了,也跟着惊讶了一下,她也跟着跳下马车,就看见苏阖站在面前这大宅子的门前。

    这座宅子显然不是寻常百姓能住的了的!

    光是院墙就有三米多高。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