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红楼(五十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红楼(五十七)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怀孕了,脾气不知不觉地变大了, 明华就觉得南安王老太妃的这一行为真能叫她生闷气。

    若是按照书里的, 这老太妃是看中了贾探春,贾家人为了帮贾政躲过一劫, 心甘情愿叫贾探春出去和亲了, 自己也没话说,总归是他们家族之间私下的交易。

    但自家明确就是爱惜女孩的人家, 她非得用功名利禄来磨人家家长,这不就是存心来恶心人吗?

    她招了招手, 叫过了平嬷嬷, 在她耳边轻声道:“你去拿点碎银子,这么着……”

    平嬷嬷听着, 点了点头就下去了。

    再接下去的时间, 街头巷尾很快就传起了南安王和海匪勾结, 陷害史家和卫家, 南安王老太妃用权势压迫别人家的女孩代替自己家的孙女去和亲的流言。因着这事儿是大事儿,史家和卫家的人才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被关进狱神庙,百姓本就对这事儿议论纷纷, 这流言一出,更是火上浇油一般, 将南安王、史家和卫家都推上了风口浪尖。

    招还用的是以前对付王夫人的老招,就找那些乞丐和小孩四处传唱, 效果十分惊人。

    如今这情况, 也是皇帝和朝廷愿意见到的。

    南安王这一府从根子上就烂了, 旁的不说,只说他和海匪勾结,从朝廷挖银子的事儿,就够朝廷里那些老臣将他恨得咬牙切齿的。

    这朝廷里的老臣,有不少是前朝的后代。前朝动乱时,北边游牧民族南下烧杀抢掠,几乎将世家的一些精英屠杀殆尽。如今过了两代,不过也就三十年的样子,这些世家都还没有恢复过来,仍旧需要足够的时间修生养息。

    南安王是异姓王,他的狼子野心,朝廷大臣都看的出来。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那些在早朝时不停嘴炮辩论的老臣也忍不住骂娘了。

    要不是现在要先对外,把南海的局势控制住,皇帝立时就能把南安王全家都下大狱,连根拔起。

    眼瞅着自家的名声是被败坏殆尽了,南安王老太妃急的直上火。这满京城的流言还导致了一个要命的后果,那便是没有哪个做官的,敢为了前程再叫自己家的女孩代替南安王妃的孙女去和亲了。

    这南安王府自家能不能保得住都不一定呢,这回儿靠上去,不是找死吗?

    短短几日时间,南安王老太妃急的头发都白了一半,人都瘦了一圈。南边每天都有信过来,就催着赶紧送人过去。南安王在信里抱怨自己如何难过,老太妃看的心都要碎了。

    无奈之下,她只能含泪送了自己的孙女上花轿,去把儿子换回来。

    南安王被扣住这段时间,朝廷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皇帝气得快砸了御书房的桌子,发泄了一通后还是得忍着火处理后面的事情。他点了老将冯唐,让他带着人马立刻奔赴南海收拾残局,守卫疆域。

    林熙提醒了两句:“冯唐将军虽是战神,但擅长的是陆战,海战他并不熟悉。”

    皇帝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叫冯唐过去,不过是为了震慑。我另外派了两人,叫苏明和蔡合。这两人在海战上倒也有些本事,朕已经让他们在苏南地区历练过三年了。此次去南海,这二人才是收编南安军的主力,冯老将军,朕还是要让他回来镇守北边的。”

    明白了,派冯唐这个战神过去,不管他擅长不擅长海战,这明面上的注意力就全被他吸引过去了,另外两个人也就方便做事了。

    若不是南安军一直被南安王捏在手上,皇帝怎么会如此容忍他。只怕,此次也是皇帝收拾异姓王的机会。

    果不其然,南安王一被海匪放了回来,就被朝廷的人扣住了。他大声地嚷嚷着:“请让我留在南海将功赎罪,我愿意为陛下守土边疆,万死不辞!”

    冯唐鄙视地看着他。这货也就是嘴上喊得好听罢了,若真的这么不怕死,早被海匪捉住时就可以自尽殉国了,偏偏一封封信发回京城,催人将和亲姑娘带过来最勤的人就是他。

    不过是个贪生怕死的孬种罢了。

    冯唐干脆利落地将他捆了起来,私底下严刑审问出了海匪的相关情况,才将人秘密押送回京。之后,他又迅速果决地卸掉了南安王嫡系人员的官职,将他们关了起来。苏明和蔡合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南安军,将其打乱收编,勉强整出了一支新的御海军队,和海匪隔海对峙。

    存在了三朝的南安军,解散地无影无踪。

    而被送过去和亲的南安王的女儿,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却再也没有人关心了。

    就这,又叫明华气了一回。这若是被送过去的真是林黛玉,林黛玉该怎么办?那可真只能拿条绳子把自己给吊死了。

    南海形势勉强被控制住了以后,冯唐就被召回京城了。南海这边,暂时就只能叫两个年轻人带军收着,甭说满朝文武看着不放心,就连做出这个安排的皇帝,心里也十分忐忑。

    但没办法,他们这边的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大海,对海战实在是太不了解了。就那两个,老家在沿海边上,算是他们那边最优秀的青年了,可他们来赶考时,也只是泯灭于众人,连个同进士都没考上。当初太子势盛,太上皇宠幸,就算要拉拢新科进士,那也是太上皇和太子才能做的事情,哪里有他们这些皇子的份。皇帝没有办法,就将进士科排名末尾的这批人开始摸排考察,连落榜的也没有放过,就这么着,找出了几个有实干之才的得用人,这两兄弟就是这么来的。

    人呢,他是培养了好些年了,得不得用,就看他们在南海发展地怎么样了。

    没过多久,卫家和史家的审判就下来了,这两家的女眷发卖为奴,男人流放至边疆。这审判比想象中的要轻,明华以为皇帝是手下留情了,等林熙回家说了一通后,她才知道这和自己还有些关系。

    当初她因着恼恨南安王老太妃,叫乞丐去传南安王的流言,谁也没料到,这流言传着传着,百姓同情起了这卫家和史家,觉得他们家虽然也有错,但这当家人都已经死了,剩下的家眷未免可怜。皇帝之前是心里有气,把南安王处置了以后,心里这气也就顺了很多。民间的流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也没兴趣和几个史家、卫家的家眷过不去,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放过去了。

    发卖那天,林黛玉叫人买下了史家和卫家的女眷,将她们全部都送到了乡下,一家给了一座一进的青砖大瓦房和十亩地,这么着,平时自己织布种田,虽然清苦了些,但日子至少能过下去了。

    卫若兰等人,也有冯唐将军等人照应。冯唐和冯紫英本就驻守在边疆,从南海边回来以后,也是要返回边疆的,正好带上他们也不费事。

    林黛玉去看了一回湘云,回来以后直抹眼泪:“整个人瘦了两圈,蓬头垢面的,看见我就哭得不行。当初她还劝解我过日子要想开点,不过小半年时间,大家怎么就都成这样了?”

    明华只能安慰她道:“至少你把她带回来了,她也不至于颠沛流离。”听帝君说,这史湘云的结局极有可能是被卖了去做船妓,如今这样,可已经好了很多了。

    林黛玉止住了哭泣,道:“嫂子,原我想着,将她们安排在村子里,叫她们自食其力也是好的。但她们都是女眷,没有当家做主的男人在身边,纵然有房又地,也容易被人欺负。”

    这倒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是好几个寡妇再加上丈夫被流放的女人,加上以前日子过得精致,言行坐卧之间瞧着就和别人不一样,只怕这门前的是非只会更多。

    明华就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林黛玉道:“我想着,这世道上能读书识字的女子也不多,叫她们去种地,既浪费了那几亩良田,也浪费了她们的本事,不如就叫她们去药堂帮忙。”

    明华正色,道:“让她们去药堂帮忙,自然不难,可你要想清楚了,她们如今是奴仆的身份,而你是千金小姐,以往你们的身份是对等的,如今可是天差地别。你日日与她们在一块儿,若是她们因着生活上的差距,对你产生了怨恨,你就得不偿失了。”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到时候帮人可别帮出几个仇家来。

    林黛玉忙点点头,道:“我知道的,不然嫂子也不会将紫鹃和司棋她们送去庄子,轻易不与她们见面。我是这么想的,如今咱们来这咱们药堂看病的人多,好些都是十几里以外走过来的,来的时候脚底上磨出了好些血,这么着也不是个办法,我想在别的地方再开个药堂,然后叫她们过去帮忙,这样既安顿了她们,也做好了好事,她们跟咱们家,也远远地隔开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明华就点头道:“既如此,这事儿便交给你去办吧。你身边那两个嬷嬷,是你大哥哥特意为你请来的,若有什么不清楚的,只管问她们便是。”

    “唉,好。”林黛玉欢天喜地地应了,然后急急起了身就出去忙活了。

    这事儿结束以后,明华的系统又滴滴地响了起来。史家和卫家的那些个女眷是林黛玉去救的,但系统还是算给了她两千个功德点。这大约是因为林黛玉靠着林家,而她是林家的当家奶奶,这些事儿需要她点头,所以她也沾了光。

    天气越来越冷了。这大半年里,京城里处置了不少人,这置产买卖的事儿却越来越火热了。光林家,这一个月里就买了京城的三个好地段的大宅子,五个中心区的两层大铺子,以及京城附近有万亩良田的两个大庄子。

    在这期间,帝君又带着她去了好几趟那个收物资的院子,往她的空间里塞了好多东西,除了又塞了好几箱金银珠宝、药材布料、棉花皮子之外,什么厨具啊、炉子啊、农具啊、凉席啊、笔墨纸砚以及各式各样的糕点、菜肴和成框刚做好的大白馒头都有,更丧心病狂的是,他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