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红楼(五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大长公主被告了以后,当天皇帝没有直接发作, 但下朝后他接连下了数道圣旨。圣旨里, 他亲自点了刑部尚书姚凯、御史台御史崔子道、内大臣罗霄等人,要求刑部和大理寺从上到下彻查官员贪污渎职、私收贿赂等的行为。

    事情发展到这步, 顺天府尹张绍都被暂时停了职。这倒不是说张绍是犯了什么事, 只是顺天府尹这个职位是首当其冲要被查的。审查的时候,张家人就在张府, 哪里都不能去,一直到审查结束, 确定张绍没问题, 张家人才能恢复自由。

    在形势这样严峻紧张的时候,贾政因为贾家的事情烦心, 对于工部的差事还如以往那般爱去不去。就这么着, 旁人还没有开始被审查, 他就先被抓住了把柄。

    刑部和大理寺一见这情况, 干脆就先抓了贾政这个典型去查,这一查,就发现了大问题。

    要知道, 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为了几千两银子, 就能随便拿着贾赦和贾政的名帖去官府插手正在办理的案件的人。贾家人行事都嚣张地很,丝毫不知道掩饰, 留下了许多尾巴, 姚凯稍稍一查, 便查到了一些证据。这事儿被掀了起来,不仅贾赦和贾政要配合审查,连王熙凤和王夫人都得被叫去问话。

    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王夫人反而因为被贾赦“病逝”逃过一劫,王熙凤却不得不挺着肚子去大理寺接受审查。审查的人看在贾府的面子上,对她也还算客气,问话的时候也和气。打从她跟明华交好之后,便知道有很多事是自己不该也不能做的,故而对方问话的时候,她回答的十分小心,尽量不叫自己触雷。问话的人没听出什么不妥,问完后就平静地整了整手上的记录离开了。

    王熙凤暂且住在大理寺的一个空房间,她的隔壁住着另一个女人。那也是老勋贵郭家的女眷,还是个当家奶奶。两人境况相似,便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可还没有互怜多久,那位郭奶奶就被查出放印子钱,直接被侍卫从这干干净净的房间里带到了牢房。

    王熙凤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紧接着,她心里暗自庆幸,得亏她当初放下管家权的时候,已经把她放印子钱的账册和借据都一把火烧了,如今只要咬死没有这事便好。只是,她和王夫人拿着贾政的名帖去干扰官府断案的事情,却是实打实的,当时府衙里的人都见过贾府的人,这事儿却不知道该怎么才能糊弄过去。

    贾赦也在思考这件事。他是断不能看着自己的大孙子出事,也不能让自己的大孙子有个有污名的母亲,不然,孩子这辈子都得毁了。那事儿的当事人就两个,一个王熙凤,一个王氏,若要将王熙凤撇清,这责任和罪名自然是要往王氏身上推的。这事儿该怎么处理,他也有了个主意。

    官府定罪,无非从人证,从物证。物证不好找,人证的可操作性却很大。贾赦一番严刑拷打,找出了当初替王熙凤和王氏传话的那几个奴仆,然后拿捏着他们的家人,威胁他们将事情都往王夫人身上推。总归王夫人已经“病逝”了,她也不可能跳出来为自己辩白,用她来背锅正合适。为了叫事情显得更加真实,他还把周瑞夫妻给提了出来,谁叫周瑞夫妻是王夫人手下最得用的。

    要说周瑞夫妻为什么还在贾府,这其中也有一番波折。

    按照贾琏的意思,这周瑞夫妻,就算不乱棍打死,也该被送到采石场做工,好好体会一下日日被人拿着鞭子打骂、天天忍饥挨饿背石头的痛苦滋味。但贾赦觉得,这对夫妻要是死了,王夫人的罪行也就跟着被抹平了。若是叫这对夫妻戳在众人眼前,就能叫知道那事的人时时想起王夫人做的事儿,也能叫二房老老实实地缩起来过日子,所以他没把人送走,将一家子都拘在贾府收夜香。

    就这么歪打正着的,周瑞夫妻又派上了用场。

    安排好这一切后,贾赦又托人给王熙凤带了话,让她什么都别说,贾府自有安排。

    于是,接下去,刑部和大理寺从贾府下人那里得到的口供,全是和王夫人有关的,王熙凤就这么被撇了出去。

    但贾赦和贾政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这件事就引起了二房的强烈反弹。

    王夫人要只是“病逝”了,那贾政也就认了,总归对贾府和娘娘的名声没有什么损害。但插手官司这事儿若是真被推到王夫人身上,让王夫人有了污名,那娘娘和宝玉的名声也就完了。

    贾家爆发了激烈的争执,贾母看着贾赦的眼神都是痛恨的:“为了娘娘,贾家付出了多少?娘娘又庇护了贾家多少,这些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是,王氏是死不足惜,她污了名声也是咎由自取,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若是这么做了,就是把娘娘逼上了绝路!”她含着泪,语重心长地看着他:“我知道王氏可恶,所以你要让她‘病逝’,我不拦你。可如今这一遭,若是娘娘倒了,贾家就连最后的庇佑都没有了!”

    贾赦闭了闭眼,语气很硬:“可我的嫡孙还没有出世!您疼爱宝玉,念着娘娘,难道我的孙儿就活该吃苦受罪?他才是贾府正经的继承人,以后琏儿的爵位是要给他的!王氏是没做那事吗?她做的最多!照着现在的形式,王氏和凤丫头两个只能二选一。我若是为了贾府的名声,忍着恶心保了王氏,那凤丫头就完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完了。老太太,这些年是我没用,我没撑起贾家的门楣,您偏心老二和宝玉我也理解,人的十根手指还有长短呢。你们要保你们的娘娘的名声,要保你们的宝玉的名声,我没话说,但我得保住我的孙子,我不能叫他的母亲顶着那样的污名,也不能叫你们踩着凤丫头和我孙儿的血,维持着这摇摇欲坠的荣华富贵。”

    贾母和贾政的眼皮跳了跳,还想去劝贾赦。谁知贾赦直接说道:“你们也别劝我了,我拿定了主意,便非要这么做不可。你们要保你们的娘娘和宝玉,尽管去,反正咱们各凭本事,你们要是能保下王氏,那我大房活该吃亏,但你们真保下了王氏的名声,害了我的孙儿,也别怪我对二房下手太狠。”说罢,他转身就离开了。

    贾政看着兄长远去的背影,无措地看着贾母:“老太太,这可怎么办?”

    贾母恨恨地看着贾赦,没有说话。

    怎么办,她也没有办法。她年纪大了,精力不够,管不了那么多。王氏在的时候,王氏能借着娘娘的势压着她,叫她就真做了个又聋又哑的老封君;自打王氏被送走以后,老大掌管了这个家,她还是又聋又哑。但凡老大决定要做的事情,她也阻止不了。是,她手里还有些关系,但那都是女眷的关系,怎么能和老大官场上的人脉相比?

    老二呢,还像个孩子一样,年纪一大把了,遇上事情只会问她这个老人家怎么办。她还能护着这个家几年呢?贾家啊,怎么就落到这样的地步了?

    在这场保王熙凤还是保王夫人的争斗中,终究还是掌握了话语权的贾赦赢了。王熙凤被放了出来,已经“病逝”的王氏担上了罪名,而被拿了名帖的贾政,则在事情有了定论后,被皇上罢了官。

    与此同时产生的恶劣后果,就是贾家唯一的娘娘被气病了,王氏不在,能进宫看她的只有贾母。贾母一个人吃不消,便又带上了探春,这阴差阳错的,倒叫探春在元春面前露了脸。

    王熙凤从大理寺出来那天,天还是蓝的,空气还是燥热的,贾琏站在路边的马车边,担忧地看着她。上了马车之后,贾琏就和她说了所有的事情。家里大房和二房剑拔弩张,那事儿已经不能不说了,不然他这媳妇若是因着不了解情况,掉入了谁的坑里,父亲不就白忙活了吗?

    他道:“往日里你那么要强,这一回,你也得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坚强一些。接下来我说的话,你得好好听着,一句都不能漏。”接着,他就把王夫人如何卖了祭田,贾赦如何拿住了她,逼着她“病逝”,大房又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才将王熙凤保了出来的情况一一都告诉了她。

    王熙凤听了,吓得冷汗涔涔。若是问别人,娘娘和她王熙凤哪个更重要,一百个人里面有一百零一个会选娘娘,就算是她自己,也从不觉得她会比娘娘要紧。可贾赦硬是顶着所有人反对的压力,在娘娘和她中间选择了她,把她给捞出来了。

    这个时候,她反倒十分敬佩她这个公爹的魄力和能力,体会到了家里有个能干的男人,是多么要紧的事情。琏二要是有公爹的一半,她这辈子死了都还能笑醒。可也就是这件事,叫她心里怕的不行。她哭着攥着贾琏的衣服,问道:“我这肚子里的孩子若不是男孩,那可怎么办?”也不是她重男轻女,贾赦就是为了孙子才救的她,可她若是生不出男孩,岂不是叫他们的努力都白费了?

    贾琏就摸了摸她的头发,道:“生个女孩也没事,你若是折进去了,巧姐儿的名声不是也要受到影响。你又不是不能生了,这一回若生的是女儿,咱们再生一个,一定不能辜负了老爷的安排。”

    王熙凤哭得稀里哗啦地,她不住地点头:“我生,我一定给你生个嫡子出来。”

    贾琏给她擦干了泪水,又叫平儿检查了她收拾的要紧东西,赶紧地陪着王熙凤去了保定的庄子:“京里现在有点乱,我先送你去庄子住一阵。”

    王熙凤问他:“那你呢?”

    贾琏抹了一把脸,道:“家里还有事儿,我得把事情处理好了,才能去陪你。你放心,探春惜春和巧姐儿也会一起去。京里的事情一时不会完,你在庄子上住的时间会比较久,说不得就把孩子生在那里了,所以他还亲自给你挑了四个接生嬷嬷,四个奶嬷嬷,一个随身照顾你们健康的老大夫,和有一队二十个护卫,绝不会叫你出事。我惦记着咱们孩子呢,我一忙完就来找你了。”

    王熙凤没有反驳,她搂着贾琏的胳膊不放。如今的琏二,让她觉得格外有安全感。这样就够了,好歹她不是被放弃的那个,以后就算是叫她为了琏二,为了贾家付出性命,她也愿意。

    将王熙凤送到庄子后,贾琏又急匆匆地回了京城,和贾赦会合,一起去了林府。他们刚到的时候,明华她们才收拾好东西,却还没有出发去庄子那里。这倒不是她不想走,而是林熙那位母亲不肯走。

    林母自打进京以后,山珍海味吃着,绫罗绸缎穿着,金银珠钗戴着,还有两个贴心丫头带着吃喝玩乐,早忘了之前节俭的生活,正经将自己当成了一个老封君。

    当林熙宣布所有人要去庄子里住一阵的时候,她心里便想起了当初在姑苏时的日子,对此十分排斥。她道:“反正我也在院子里不出门,你们自去便是。”

    她就在院子里住着,只管吃好喝好玩好,不想离开自己的富贵窝。而且,她还有些别的想头。皇后娘家出来的这个儿媳妇太厉害了,管得她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儿媳若是离开了,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儿子,趁着这个机会,她可以将两个贴心丫鬟纳给儿子做妾,等到儿媳回来后,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她想不认都不行。

    林母的算盘打得特别好——没了妙儿,她手里还有其他人啊。

    不过这事儿,她注定要失望了。明华给她挑的那两个丫鬟,还真没有给林熙当妾的意愿。其中一个是志气甚高,心里是以明华为榜样的,她就琢磨着赚够了银子,好给赎身,人后也去嫁一个书生,等他考上了科举,她也跟着做那一言九鼎的奶奶,这可比伺候人的姨奶奶要好上百倍;另一个就想着,每日只要吃喝玩乐便能拿到月例银子的差事,氪比做姨奶奶要潇洒快活多了,若是得罪了明华,她上哪里才能再找到这么好的差事?再者,自己的卖身契还在奶奶那里收着,那位奶奶若是不高兴了,便是将她们直接发卖了,也没人能说什么。自己不过是个小丫鬟罢了,可不敢和她对着干。

    于是,林母才找这两人说了这事儿,就被两个丫鬟给岔了过去,然后直接报告给了明华。

    知道这个消息后,明华忍不住斜睨着林熙,语气酸地活像吃了十个柠檬:“怪我不周到,也没给你准备两个貌美的小妾,如今太太要送人给你,你开心吗?”

    “怎么这就酸上了?”林熙好笑地将她搂在怀里,捏着她的鼻子道:“天宫里哪个仙娥不比这凡间的女子好看?我若是贪图女色,还能跟着你来到这里?”

    明华的脸还是有些臭臭的:“你怎么就这么招蜂引蝶呢?”

    林熙又抱着她哄她:“招蜂引蝶不是你们植物才做的事情吗?不生气啦,我就只被你这棵桃树给吸引了,以后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两人又凑在一起,甜甜蜜蜜地聊了几句,这气氛立马又活跃了起来。

    关于林母这事儿,他们都有共识:以林母这么软的耳根子,绝不能留她单独在一个地方,她的身边,必须得有人看着才行,不然她若是被人钻了空子,他们哭都来不及。

    而且现下这事儿,无论是她还是帝君都是晚辈,不方便出面处理,最好还是交给林父。

    等林熙将这事儿和林父一说,林父心里气炸了,他直接就道:“反了她了!给她好日子过,还真养出太太脾气了?这事儿我来办,你们只管去收拾东西!”

    林父心里头怒火烧地旺盛,但他见到林母时,表情和语气都十分平静:“我给你两条路选,要么,你老老实实跟着我去庄子,要么,我叫人送你回姑苏去。我得提醒你一声,你娘家和金妙儿做事不地道,林家已经和他们断绝关系了,你若是回姑苏的话,他们见你身边没人,少不得会找你算账。到时候会出什么事儿,我也不知道。”

    林母是头一回听说这事儿,她顿时急了,质问道:“怎么就和我家里断绝关系了呢?我不过是想叫妙儿多陪陪我,怎么就成了天大的过错?你们这也太过分了。”

    林父冷嗤了一声,道:“你和金家打着什么主意,我们都清楚,你呢,也别扯着那块遮羞布瞎嚷嚷了。我告诉你,林家娶你,是为了传宗接代,不是叫你带着金家趴在林家身上吸血的,金妙儿那个勾结外贼胆大包天的搅家精,我更不会叫她再踏进林家半步。就这样了,你若还想回去,我也不拦你。”

    林母顿时就不敢吭气了,老老实实地叫人去收拾东西。这京城的日子她还没有过够,儿子的福她还没有享完,她才不要回去过苦日子。

    贾赦和贾琏,就是赶在这个当口上来的。

    得,既然人来了,也不好往外推,怎么着也得看看他们有什么事情才好。

    于是,明华他们各自回房歇着,林熙则带着贾赦父子去了书房。

    贾赦和贾琏带了几车礼物过来。到了林熙的书房后,丫鬟才上了茶,贾赦就道:“通明,咱们家好赖都是亲戚,先不说旁的好的坏的,伯父这一回是来求你救命的。”

    向林熙求教这件事儿,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王熙凤和贾元春之间,他选择了王熙凤,那不是不知道娘娘的重要,而是相比娘娘,他更看重自己的嫡孙,他还没有为整个贾家付出一切的打算。等王熙凤被救出来以后,他最大的心事就没有了,就得琢磨着怎么挽回贾家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