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十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明华注意到,“越王”这两个字一出来,房里好些人脸色就变了几变。

    佘太君先是意外,然后尴尬,几个瞬息后,立马又恢复镇定。八贤王则是高高地挑了眉头,转头看了佘太君一眼,才又变成原来的那副样子。

    她心里就明白,佘太君不愿意她嫁给帝君,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担心帝君会有三宫六院,也是不愿意过多地和宋真宗那一脉捆绑。八贤王作为宋□□那一脉,和当今这一脉,一直存在着矛盾。

    这是派系的问题,宋真宗对杨家如此戒备,除却宋朝对武将的天然戒备以外,这个肯定也是原因之一。而她若是和帝君在一起,意味着杨家要重新选择派系。佘太君是讲情义之人,八贤王这些年与杨家同舟共济,双方若是因为这样的事情疏远了,她心里只怕会十分过意不去。

    杨六郎疑惑不解地问道:“越王为什么会来天波府?我要不要避开一下?”

    杨安知道内情,但也没有想那么多,他直接就道:“若是越王,六爷倒也不需要避开了,他早就知道您的事情了。”

    杨六郎的表情有些僵硬:“他是怎么知道的?”

    当初“丧礼”时,八贤王几句话,太君就将实情告诉他了,这会儿又来一个越王,也知道他的事情。敢情他还活着这件事,早就不是秘密了?

    这件事说起来太复杂,明华也不打算把西陵居的那件事告诉他们,毕竟这里面涉及的太多东西无法解释清楚。她尽可能简洁地说道:“那天我们在河边烤鱼,被他看到了,他就是通过这个猜出来的。”

    “原来如此,”八贤王摸着胡子笑了笑:“看样子,我这侄儿当真是心细如发。”

    明华品着他这话,知道他话里有别的意思。就凭老赵家的恩怨,帝君想要通过杨六郎这件事亲近杨家,八贤王心里不痛快也是正常的,但此刻事态紧急,并不是去计较这些事情的时候,她快速说道:“越王此次过来,想必也是为了边疆的事情,太君,还是先让忠叔将他请进来吧。”

    越王身份太特殊,让他在外面等着确实不行,佘太君只得吩咐人将他赶紧迎进来,还得以王爷的排场将他迎进来,不然一口以下犯上的锅扣下来,对杨家来说又是一场祸事。

    明华见状,便拦道:“他过来是为了边疆战事的,如今幽州尚且无虞,我看朝廷上下并没有人重视此事,官家也只管与王贵妃嬉闹快活,大张旗鼓反而不好。六哥之事他已经知晓,不如由六哥亲自去迎接,以示杨家郑重和坦诚便好。”

    宋真宗昏庸,朝臣也跟着假装花团锦簇,杨家要真把边界那点事儿宣扬出去,岂不是在打皇帝的脸?再不喜欢他,他也是一国之君,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情给自家惹来祸患。

    佘太君点头同意了:“这样也好,六郎是杨家的当家人,由他出面比较妥当。”

    杨六郎没有意见,跟着忠叔去外面把赵熙迎了进来。

    赵熙一进门,先和八贤王互相行礼,而后,是佘太君带着杨家诸人向赵熙行礼。都是成了精的人,面子上的事儿总是会做好的,谁都不愿意在这方面被人诟病。

    行礼完毕后,大家各自入座。

    赵熙知道,八贤王素来与杨家交好,休戚与共。当初杨家被潘仁美所害,是他一力坚持斩杀了潘仁美;王钦后构陷杨家,又是他力保杨家,在朝堂上将王钦骂了个狗血淋头。他们关系非比寻常,而他对杨家来说,只能算是个外人。不过,现在是外人也没有关系,无论是为了杨九娘,还是为了杨家,他都会让自己从外人变成自己人。

    没有多想什么,他直接开口说道:“听说杨安去了边疆,此时才返回汴京不久,不知那里情况如何?”

    杨安没有料到自己的行踪居然被人监视着,他惊出了一身冷汗:“王爷怎知杨安去了马坡?”

    “这没有什么,”明华在边上淡淡解释道:“汴京城乃是天子脚下,面上瞧着繁花锦簇的,实则暗地里风起云涌,但凡汴京城有名有姓的人家,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你是杨家的人,自然也在他们的盯梢范围内。前些日子,你快马离开,今日又风尘仆仆赶回,而后八王爷又急急过来,个中原委,只怕不少人心里早已有了猜测。”

    换句话说,杨家在外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下,权贵之间的利益争夺,从来都不是小事,能屹立不倒的家族,自有其独到之处。

    明华觉着杨安有些被耽误了。这些东西,她的兄长们肯定学过,但杨安当时还是杨家的仆人,或许能跟着一起读书习武,但这种官场潜规则,是没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