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熊孩子(一百零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明华和六阿哥要走的路,是他们来到这人间以后走的最难的路。他们带着五千的军士、大量在大清生活了多年的黑人奴隶和一些愿意出海继续伺候主子的太监和宫女到海边的时候,就引起了那片大陆上的人的注意。

    自从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到如今康熙三十九年,按国际历来算便是1703年,已经将近一百年了。在这段时间中,英国人不断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个。在此期间大批英国人移民北美,已然将那里当成了自己的所有物。

    英国的海军非常强势,他们占据了大量的临海城市,在北美驻扎了三万英军。殖民地的统治模式是依照英国政体建立的,每个殖民地都有自己的总督和议会。总督代表英国对殖民地进行统治,拥有行政、经济和军事大权,可以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

    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带来的惊人利润,成了英国人的底气。依靠着从别处攫取的财富,他们武装自己,在北美的殖民统治也日趋稳定。

    事关利益,明华和六阿哥这样一支新的力量到来,难免会引起警惕。

    他们到的第二天,就有五个殖民地的总督上船求见,想要友好访谈,打探明华他们来美的目的。

    从来美出海的华人来看,他们的武器装备超过了英国人,现在的大清并不好惹,能不起冲突,最好就不要起冲突。

    六阿哥和他们虚与委蛇了半个月,打探清楚情况以后,果断决定离开北美,从南美入手。

    南美大多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而这两个国家,早已经失去了海上霸权的地位。对上这两个国家,比对上英法两国要好,以他们目前带出来的人手和武器,硬轰开一个港口,先占下一块地方安顿下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时间飞速往前奔跑,当六阿哥挑拨西班牙和葡萄牙内斗,吃下大半个南美,利用桑德斯等在大清经过生活和熏陶的黑人,获得大部分美洲本土人的支持的时候,已经到了康熙四十七年。

    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明华生了两儿一女,长子叫弘昭,次子叫弘暄,女人叫舒宁。这三个名字,都是康熙赐的,舒宁还被赐了和硕公主的爵位,已经早于她的两个兄长拿到俸禄了。

    在这八年里,清朝内部也产生了极大的动乱。

    这年深秋,她接到了故土的来信。大公主在信里面说,宫里面发生了重大变故,太子被废,和十三阿哥一起囚禁了起来,大阿哥被三阿哥告发,说他魇镇太子,也被圈禁在直郡王府,而三阿哥,也因为这件事,名声直下,让众阿哥和朝廷重臣,都对他有了看法。

    这一波,让康熙的皇子一下子就废了四个。

    四阿哥的信写得更加清楚,他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有人妄图调动军队谋反,汗阿玛误以为主谋是太子,怒极之下骂太子不法祖德,不遵皇训,惟肆恶虐众,暴戾□□,废去了他的太子之位。可等太子被废了之后,他才发现,调动军队的印鉴是仿冒的,太子被人诬陷了。大阿哥不知道这些事情,以为太子真要谋反,做那大逆不道的事情,愤怒之下在康熙面前表示这样的人,便是杀了也死不足惜。康熙已然得知太子是被陷害的,乍然听到大阿哥的话,觉得他没有丝毫兄弟情义,心寒至极。三阿哥在一边打圆场,说以太子的品性,除非被魇着了,否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让大阿哥等事情查明之后再做判断,不要让太子被污蔑了,谁知康熙听到这话,顺水推舟给大阿哥扣了一个魇镇太子的罪名,把他给圈禁了。而十三阿哥,纯粹是和太子走的太近,太有义气,为太子辩解而被牵连的小可怜鬼。

    他还说,现在宫里人人自危,他们这些阿哥,在皇上面前,都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若是必须要回答,那要说的话,也必须在脑海里过三次,确定没有一个角度能被挑刺才行,他们生怕自己成了下一个大阿哥或是三阿哥。

    明华只看这封信,就能想到他们是如何战战兢兢的。

    康熙毕竟老了,他利用儿子们互相牵制,终究还是受到了反噬。

    六阿哥抽走她手里的信,道:“得回去一趟了,要不然,我那几个兄弟,就真的要废了。”

    明华深以为然,单靠他们两个,在这地方打拼,实在是太累了,皇上既然圈着太子、大阿哥和十三阿哥,还不如把人送到这里,帮他们分担分担压力和工作呢。

    三日后,明华就带着两儿一女,坐上了返回大清的轮船。

    大海是神秘而美丽的,明华的孩子们虽然住在临海的城市,经常在海边玩耍,但是这样坐着船,漂洋过海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那还真是从来没有过。

    哦,额娘说那是他们的故土,是他们的家乡,这一次,他们是要回家。

    弘昭肃着精致的小脸,一面听着明华给他们讲大海,一面在走神:好想知道大清,是什么模样的。

    经过大半个月的行程后,轮船终于到达了天津港口。

    桑德斯穿着服帖的军服,头上戴着帽子,腰间系着皮带,腿上穿着长靴。即便他是黑人,不符合当下大清百姓的审美,但也让人觉得十分精神,十分有气势。

    他指挥了一个五十人的小队在前面开路,自己则握着枪,亲自跟在明华身边守护。

    明华走到船头的时候,忽然笑着对他说道:“桑德斯,我想起第一次见到你的场景了。”

    桑德斯不好意思地笑笑,用带了点口音的华语回复道:“那时候我虽然跟着将军来了大清,但是我满心恐惧,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踏入了另一个地狱,幸好我是遇到了夫人。”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奴隶,到如今竟然能够成为一位反抗殖民者的将军。

    是啊,她也没有想到,当初随手救下的那些黑奴,会成为她和六阿哥在美洲的得力助手,可见时间的因果是何等的奇妙。明华笑着鼓励他,道:“桑德斯,命运十分神奇,你现在是人民的英雄,大家都很尊敬你,爱戴你。”

    天津已经大变样了,码头是由水泥和转土修建的,被打扫的十分干净。在轮船和码头连接的楼梯下面,铺了一条长长的红毯。红毯边上,守着一群英姿飒爽的禁卫军,天津的官员们微微躬身,整齐的站在红毯边上。

    等明华和三个孩子走下楼梯后,他们整齐地打了个千,行礼道:“奴才见过睿亲王福晋,见过两个阿哥爷,见过淑华公主。”

    明华有些感慨:多少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了。

    弘昭他们站在明华边上,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场景,然后抬头去看自家额娘。

    明华弯下腰,轻声对他们说道:“额娘教你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