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熊孩子(六十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大公主的事情传到后宫, 也像是水入了滚油,噼里啪啦地热闹了起来。太后倒是没有女子不能太过强势的想法, 她对大公主夸赞不停,还催促着身边的嬷嬷,收拾了几大车东西给她送去。

    太后如此, 太子妃和娘娘们自然也要跟着这么做的。

    明华随车队送去的东西,和别人的不同。她送了一车的营养粉给大公主, 并且叫人带信给大公主。她在信里面告诉大公主,将营养粉浸泡融化与水中, 无水培植牧草种子, 可改良牧草品种,使其更坚韧, 繁殖更快更茂盛,生长期更短, 营养更丰富, 抗寒性和抗旱性更强, 一年四季皆可种植。

    除此之外,她还送了三十双橡胶鞋底。大公主总领的四厂之一里有鞋厂,她送这个也是表明, 自己想和大公主做一做这橡胶鞋底的生意。

    回到永和宫后, 德妃都难得开口问道:“大公主就这么领了爷们的差事?”

    她怎么就不能领男人的差事了?那圣旨都下了,皇上都认可了。

    明华就挤在德妃身边坐着,问道:“额娘,领了差事也不稀奇, 你看我也早就领了差事啊。”

    “你不一样。”德妃摆了摆手。

    她不知道明华的农场里生产的,都是粮草和军用物资,以为明华的差事,无非是管理些农场和厂子,和朝廷无关。当家主母么,本来就该学会管理庄子和铺子,如今她年纪小,趁着还没出嫁自己练练手也无妨,等她出嫁了,交给奴仆管着也就是了,这并没有什么出格的。

    再说修建京城道路一事,那水泥不是小明华发明的吗?除了她以外,也没人能做这个,可不得她出面吗?

    自带深厚的女儿滤镜的德妃,自发地为明华找了N多理由。

    行吧,要这么想也行。少点人注意她,那就少一点是非。

    明华也不反驳,只是换了个方向解释道:“您别忘了,大姐姐是抚蒙……抚蒙是为的什么,您心里也清楚。大姐姐手里有了权力,科尔沁就算不为她皇家公主的身份,只为了自己部落的利益,也会好生和她维持关系。科尔沁都如此了,其他部落难道不想让自己的族人过的好一点?”

    “这么说也是。”德妃很快抛开了这件事,又和她说起了宫里的事情,什么二公主和三公主已经不管事儿了,四公主也请辞了,什么太子妃管事倒是颇有手段,但她和太子之间,似乎并不如一开始的那般和睦。

    虽然一直在外面,但宫里的事情,明华也是在关注着。如今听着德妃似有似无的透露,宫里的一些关系纠葛,在她心里也就更加明朗了。

    一连过了十五天,四公主的事情,还没有回音。四公主本人倒是不怎么着急:“即便现在做不了什么,以后嫁了人,我也能如大姐姐一般,也做些利国利民之事,尽力就好,无须强求。”

    明华也不着急。

    这个世道对女人的压迫够久了,想要提高女子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四公主的事情,能成最好,不能成也没有关系,好歹大公主这个榜样是立起来了,够她宣传很长时间了。

    六阿哥却不这么认为:“汗阿玛迟迟下不了决心,不过是少了些推力。这么着,这事儿我来办,你们安心等着就好。”

    第二日正是休沐日,不仅朝廷官员可以休息,连无逸斋也停了一天的课程。康熙去永和宫探望德妃时,六阿哥邀请他道:“汗阿玛,听说京城茶楼里的说书人有了新段子,儿子和小明华正要出去听一听,您可要一起去?”

    康熙来了兴趣:“哦?讲什么的?”

    明华抿着唇笑:“听说和大姐姐有关,仿佛是黑心官胆大吞官银,勇公主正气惩奸贼。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大姐姐的,所以想去听一听。”

    “这倒是有趣,”康熙起身,挥手道:“走,换衣裳,咱们去外面看看。”

    马车从皇宫驶出,经过宽阔平整的水泥大道,往内城的茶楼里而去。康熙撩开帘子,看着外面的道路,心情甚好:“如今换了这水泥路,下雨时便再也不用担心路途泥泞,晴天时也无需担心尘土飞扬了。”

    这么干干净净的,瞧着多舒服啊。

    很快茶楼就到了。明华跟着六阿哥跳下马车,这座茶楼有两层,正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牌匾上提着清源茶楼四个字,边上是一副对联,门口则放着一块木制的架子,架子上面夹了一张纸,纸上面写着:“今日故事:公主锄奸记。黑心官胆大吞官银,勇公主正气惩奸贼,诸位客官敬请期待。”

    康熙见着这个,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倒是纯僖先在民间出名了。”

    明华胆子大,直接回了一句:“您倒是想要出名,那得有人敢有胆子写您,还得有人敢有胆子说这万岁爷的故事才行啊。”

    汤若望那个时期的文字狱,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可好些汉人心里仍旧心有余悸,有哪个吃饱了撑的,敢去议论当今万岁?万一被人扣住了某个字眼,告了上去,那岂不是亏大了?

    这小丫头说话,还意有所指呢。

    不过康熙没有生气,他敲了敲明华的头,道:“你在阿玛面前说话,不许和那些朝臣似得似是而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阿玛什么时候责备过你?”说着,他就率先走进了茶楼

    自家女儿,还能和她置气不成?

    明华捂着额头,然后忍不住笑了一下,跟在他后面快步走了进去。

    作为一个皇帝,这气度够可以了。

    茶楼有两层,乃是回字形结构,一楼的最中间就是一个平台,上面是说书人站着说书的地方。从二楼往下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楼的所有情景。

    六阿哥要了二楼的包间,叫小二带着上楼坐好。上的茶是君山银针,品质不错,但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这君山银针上,而在一楼走到平台中央的说书人身上。

    茶楼里已经坐满了人,连二楼的包厢也都已经定完了。从二楼的大窗户往下看,只见那说书人对着众人团团圈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诸位客官好,今儿个诸某要和大家说的,是当朝大公主智擒奸贼的故事。”

    “话说当今有四个已经成年的公主……”

    百姓哪里能明白这羊毛衫厂厂长,没有品级,压根就算不上朝廷命官。但张潮没有改正这一点,而是以百姓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写了这段故事。

    说书人感情充沛,抑扬顿挫,说的故事细腻动人,除此之外,他还会口技,时而变为女声模仿公主说话,时而变为男声假装是奸臣在说话,甚是吸引人。至少在明华这个包间里,连康熙都听得津津有味的,半个时辰没有离开座位。

    等到故事结束,说书人说道皇上感念公主忠义,又觉得公主能力出众,不输于男子,令她掌管建设四厂,又说了奸臣被押入大牢,即将问斩,吹了一通彩虹屁,把皇帝和朝廷夸了一顿,就结束了。

    四周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康熙听着,也似乎十分满意。

    正在这时,人群中响起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纵然为一国公主,也不过是女流,如何能掌权四厂?管理厂子这些事儿,合该男人去做才是。”

    另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起身反驳道:“木兰当年代父从军,一路建功立业,功劳大至皇帝想要赏她个大将军做做,胜过万千男儿。生你养你的母亲也是女子,你连母亲都看不起,岂不是那等不孝之辈?”

    前头那人顿时面红耳赤:“你这是狡辩……”

    他的好久见状,便插入战场:“兄台这番话就有失偏颇了,陈兄的母亲三从四德,温柔顺从,相夫教子,这才是女子该有的品行,在外抛头露面,频频与男子接触,这不是害了女子的名声?女子掌权,毛鸡司晨,不妥,不妥……”

    书生模样的青年是和诸位好友一起来的,他的好友听到如此歪理,立刻起身,挽起袖子给朋友找回场子:“你这话着实好笑,什么叫女子才该有的品行?钟无艳辅佐齐国,对齐宣王当头棒喝,才使齐宣王成为一个明君;班昭替兄完成《汉书》,方有如今流传千古的名作;唐朝平阳公主乃一员名将,为大唐江山东征西讨,唐高祖重之,唐太宗敬之,死后由唐军为她举殡;刘娥辅政,功绩赫赫,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穆桂英挂帅;李清照词曲流传;马皇后是人尽皆知的贤后;本朝又出了个为国为民的大公主,你是哪个地方来的,可有何本事和功绩比得上她们任何一人?连女子都尚且比不上,你有什么脸在这里叫唤三从四德?”

    对方涨红了脸:“三从四德是女子典范,是好女子,就该遵守《女戒》……”

    “我呸,女诫是谁叫修订的?那是前朝□□命儒臣修定的,可虽则如此,他还定了女官制度,张氏辅佐三代皇帝处理政务,仁宗、宣宗、英宗时期出现的女官亦不在少数,说什么女子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姑娘家离开闺房去参加地方戏曲演出、庙会庆典,乃至举办诗社茶会还少了吗?他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叫人修的东西,你说说倒是哪个祖宗教你的,女子非得遵守《女戒》不可?”

    “荒唐!女子擅权,祸害朝纲,吕后武后就是前车之鉴!”

    “照你这么说,秦败汉起,三国鼎立,晋朝两分,李唐代隋,五代纷乱都是女人的错了?”

    “你强词夺理!”

    “你胸无点墨不忠不孝沽名钓誉不学无术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俗人俗气遗臭万年,你就是个草包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